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并非自生的,美依托客观事物,需要人不断去发现、照亮、创造和生成。而学校作为“彰显美”的重要载体,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发现、照亮、创造和生成美”的肥沃土壤。如何补齐学校美育的短板,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一、显性与隐性美育渠道有机结合
  我们认为,美育不是孤立存在的,“五育”本就是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过程中多个方面,它们各有侧重,互相支持。我们探索构建以“爱的教育”为核心的“五育并举”的文园育人模式,将艺术课程作为美育的主要渠道,在院校专家的指导下,已初步形成了美育课程体系。在艺术课程方案的研究中,开创性地将每周各一个课时的音乐和美术课均改为90分钟/节的大课, 18节/学期(14节单元课 4节常规课),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开展艺术学习和创作,使学生有了更多实践的机会。
  在其他的必修课中,也充分强调美育目标,使美育在各学科中都得到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渗透。同时,开设众多的艺术选修课程,如流行音乐欣赏社、拉丁舞团社、国学绘画社、美食社、旅行与摄影社,等等。其次,通过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展示、学科活动周等活动,学生的艺术特长得到展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什么要重视美育?就是要让孩子一直和美好的东西打交道,这样他看到丑恶的东西就不能容忍了,所以我们的教育规律之一,就是用美好的东西把邪恶、丑恶的东西挤跑。”我校将实践美育与活动美育作为显性美育渠道,将文化美育和环境美育作为隐性美育渠道,如校园里古色古香的“亦兰亭”“楹联”长廊,由学生书写的教育格言等,都在默默地展示着古典文化的美。
  二、从硬件上提升美育空间品位
  学校追求创建集智能化、课程化、人性化和开放性、审美性、生态性为一体的美育空间。在香洲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艺术楼的内部环境由艺术家倾力打造,大大提升了艺术空间的美感。以学生的作品装饰的空间,凸显艺术课程优秀成果和学生高水平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便于艺术课程开展的教学环境设计,更体现人性化;艺术教室与图书馆改造成的X综合客厅融为一体的改造,提升了空间的开放性和美感。美育空间的改革使学校向实现美育的梦想又走近了一步。
  三、特色美育成果初现
  青少年科技创新、心理健康是学校两大办学特色,STEM课程和心理课程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在美育改革研究中,学校大胆地将美育与之融合,形成了文园特色的STEAM课程,在美术老师指导下,学生飞机模型和船只模型的艺术设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使作品更具有观赏性,课程深受学生喜爱。STEAM课程何老师说:“与传统课堂相比,STEAM课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比如古帆船制作这个课程单元,开设这个课,既让学生了解到造船相关的人文历史,也学习到了船只构造、航行原理等理工科知识,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学以致用,动手制作,以此培養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针对“阿斯伯格”症的学生,由特殊教育、美术、音乐教师组成的团队开发的 “艺术疗愈”成果初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园美育被激活,艺术被浸润,师生被唤醒,未来被期待,一切生机勃勃、活力激荡。
  诚然,当前学校美育还有一些很难回避的现实难点,美育究竟应该怎样具体实施?美育的有效性如何体现?正如王德胜教授所提到的,我们希望美育不仅仅是艺术知识的普及、艺术方法的训练和主导的知识性的存在,美育不应局限于艺术教育,而应该通过特定的“审美”方式,持续完善人从现实生存领域面向精神高度发展、向生命深处发展的自我能力。另外,课程、空间、作品的设计需要认同,多个团队的分工合作需要协调,行政思维、任务思维、创作思维、学术思维需要融合。在隐形美育育人功能的探索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思考与完善。
  责任编辑 罗
其他文献
一、校门口图书驿站建立的过程   截止2019年12月南海区读书驿站共有183间,其中有44间为校园读书驿站。2016年12月6日,位于狮山镇松岗文华东路1号的松岗中心小学校园读书驿站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南海区第一间校园读书驿站,读书驿站面积为19.78平方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阅读
引擎的咆哮,绚丽的车身,没有限制的驰骋,游戏与拟真的完美结合——need for speed。  超越自己的极限,将弯道极速不断地刷新,为了一次又一次的O.1秒而努力着,胜负只在一刹那间,细节决定最后的结果。  有些人是天生需要速度的,活在速度的世界里才能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我,就是这种人。NFS伴随着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长大,至少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经历了网吧独自跑圈,与电脑对手竞速,逃脱虚拟
《电子竞技》杂志:PGL可以说是电子竞技发展四年来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请问您为什么会创立PGL这样的赛事?  王漫江:电子竞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想要发展就必须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尤其对于赛事来讲这更为重要。在03年底开始CEG这些比赛,从场面上和意义上不可谓不大,但有一点缺陷就是他们只是单纯的作比赛,而没有给电子竞技赛事探索出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所以我决定要去探索这样的一个模式,这就是PGL诞生
看到这个题目,或许有人会觉得纳闷。跑步谁不会呢?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学会走路后的第二件人生大事就莫过于掌握跑步的技巧了。从充满童趣的幼儿园到笑声满堂的小学课堂,从初中到高中直至之后的大学,哪一段人生旅程不是我们跑过来的。体育课、体能测试、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可以说,这其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离不开跑这个字。反而言之,我们又怎么能说自己不会跑步呢,更谈不到学习跑步这个可笑的话题了。  其实不然,或许大家在
是什么推动电子竞技的发展?职业玩家的水平?无数的赛事?政府的支持?都对,但电子竞技要发展,最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媒体的宣传,因为电子竞技的赛事也好、职业选手也罢,他们都需要媒体展示给玩家和Fans,这是电子竞技体育属性决定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媒体又是哪一类?电视媒体是当仁不让的,而对于在传统电视上还没解禁的电子竞技来说,新兴的数字电视和网络流媒体就好像电视媒体的地位,也就是说,电子竞技的比赛只有得到它
魔兽点评:    专家点评1:  XOJOt:Sec refVaey这张地图上小怪还是很多的,应该很轻松就能使英雄达到3级,而双方无论是MF点的选择还是初期策略都有问题,使得英雄没有很好地练级。NE思维很混乱,出了战争古树又造了猎手大厅,如果要生产AC,那就升级基地后再造猎手大厅,如果是女猎,战争古树和猎手大厅就同时造,最终却不伦不类,既耽误了科技,又没出兵就升级了,这是很危险的,如果对方是双地穴
说起跑跑中的卡位,让我想起了CS团队比赛里的个人意识,在CS团体比赛中进攻的T方攻破了CT在该地区的防守点,当T方安放了C4以后,就在该区域不下天罗地网,等待CT的反攻。当然这个天罗地网就是隐蔽式的卡位。但CS中的卡位是根据不同的比赛地形来分布各个位点位置,根据当时的比赛情况来形成的战术布局。同时在比赛中包含了许多个人意识的成分。当然跑跑里的卡位不像CS比赛中的那么复杂,但是它们的重要性却是一样的
我们曾经称“Human”的“火枪手 男女法师”战术为“万金油”战术,主要是为了说明此战术无论对战其他三族任何战术时,适用性之广,实用性之强。
《电子竞技》杂志:您作为政府里最早接触电子竞技的一批领导,您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电子竞技的?它给您的第一印像是什么?  孙晓晔:最早接触电子竞技还是在2003年,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模糊,因为我们必须从网络游戏开始认识电子竞技。  《电子竞技》杂志:可能很多人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电子竞技成为体育项目这个结果上,而现在大家应该会很好奇,为什么当初体总要把电子竞技列为体育项目?  孙晓晔:当初电子竞技
1998风靡全国忽如一夜春风来    1998年上半年星际悄然走进了中国,中国是际也从这里开始,在星际进入中国最开始一段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