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芒?大卫:麋鹿、大熊猫发现者的传奇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北京南郊,1865年秋。
  永定河在华北大平原上缓缓向东流动,在地势低洼处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泊,北京人俗称“海子”。包裹着这些“海子”的,是一片片树木葱茏的密林、中间间隔着低矮的灌丛和蒿草没膝的草地。这一大片如今属于北京南四环到南六环之间的地带,在清朝时被一堵高高的围墙圈起,像内城的紫禁城一样拥有多座“宫门”,并有重兵守卫,这就是清朝的皇家猎苑——南苑。
  南苑在清初的时候曾经非常热闹,尚武的皇帝经常带着大臣们到这里纵马驰骋、围猎游玩。不过到19世纪60年代初期,也就是同治初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北京条约》刚刚签订的那段时间里,这片猎苑却很久没有圣驾降临了。不到十岁的皇上同治帝,整天除了坐在养心殿的珠帘前面做傀儡,就是在南书房被满汉师傅们拘着读书,而这个国家的实际统治者——两位年轻的寡妇皇太后,也不会想到把“皇帝”撒出去练习老祖宗的骑射狩猎本领,万一她们唯一的宝贝儿子磕着碰着有个闪失,可怎么得了!
  不过,在这一年秋日的某一天,安静了很多年的皇家猎苑,居然迎来了一位偷窥者,而且还是个外国人!
  他,是一名法国神父,名叫皮埃尔· 阿芒· 大卫,他的名字有多种中文译法,比较常用的是“大卫”或者“戴维”。和清末很多来华的外国人士一样,为了方便,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谭卫道(也作谭微道)。
  发现麋鹿
  大卫神父来华的身份,首先是一位天主教传教士,不过他的名气却来自于另一个身份——博物学家、动植物研究学者。值得注意的是,从晚明到晚清,来华的各国传教士虽然主要的任务都是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又都是有着丰富自然科学知识的学者。比如明末的利玛窦(1552-1610),将欧几里得几何等数学知识带到了中国;清初的汤若望(1592-1666)以其丰厚的天文学学养,曾经主持顺治朝的钦天监。不过像大卫这样专门研究动植物的学者,在来华传教士中所占的比例却不高。
  1826年9月7日,大卫出生于法国巴克斯地区的埃斯佩莱特,父亲是一名医生。受父亲影响,大卫从小就对自然科学知识很着迷,尤其喜欢观察动植物。成年后,大卫成为一名天主教遣史会会士,和他众多的被派往东方各国传教的同行们不同,他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在意大利的一所天主教学院中担任自然科学老师,而且一待就是十年。在意大利期间,大卫经常进行野外考察,搜集动植物标本。所以,当他得到机会去中国传教的时候,一些巴黎的自然科学学者,就恳求他一定要在中国搜集那里的动植物物种。
  1862年7月,大卫到达北京。在开展传教工作的同时,大卫更热衷于在京郊各处考察动植物,搜集那些中国特有的物种。所以,当他听说京南的皇家猎苑里保留着很多中国独有的动物时,当然急于去亲眼看一看。在买通南苑护军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机会,于是就有了那一次意义非凡的偷窥。
  大卫的这一次偷窥,不仅发现了一个西方动物分类学中之前没有记载的物种,更重要的是,他的发现,也为这个物种得以保存到今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物种就是——麋鹿。
  麋鹿,俗称“四不像”,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是大型的沼泽湿地鹿类,也是中国独有的物种。从远古到晚清,麋鹿不断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诗词和其它文字记录中。不过,因为人类千百年来的不断猎杀,自然界的麋鹿数量一直在减少,到清末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野生的麋鹿了。大卫见到的这一群,是当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麋鹿群,而且并非野生种群,而是圈养种群。
  从史料记载来看,从周朝开始,最高统治者就有在苑囿中饲养麋鹿的习惯,这种传统被历代的统治者所延续,一直到清朝末年。
  大卫发现麋鹿的年代,南苑中的世界上最后一群麋鹿,数量少得可怜。据记载,清初的时候,这群麋鹿还有400多头,而此时,已经降到了一半以下——不到200头。在动物保护领域里,这个数量其实已经非常危险,一旦出现变故,比如灾难、战乱、传染病等等,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大卫在当时其实并不了解这么多,不过,以他特有的敏感,他已经感觉到这是一个欧洲没有的物种。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获得麋鹿的标本。1866年3月,依然通过贿赂,大卫从南苑管理者的手中“弄”到了麋鹿头骨和鹿皮,之后立即寄往法国自然博物馆。经自然博物馆的馆长米勒·爱德华鉴定,这是一个新属新种。为了纪念大卫的贡献,它在法国被命名为“大卫鹿”(David’s dere)。从此,养在“深宫”的麋鹿,开始闻名于世界。
  19世纪后半叶,博物馆、动物园等公共教育事业刚刚在世界兴起,各国都在广泛搜集新奇的物种。大卫发现麋鹿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列强的关注。从那以后的几十年,各国纷纷“动手”,通过索要、贿赂、偷盗等方式,想方设法地从北京南苑“弄”到麋鹿,长途海运到各国的动物园。到19世纪末,南苑的麋鹿遭遇了真正的灭顶之灾——1894年,永定河发生洪灾,洪水冲垮了南苑的宫墙,很多麋鹿四散逃走,变成了饥饿的灾民的食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南苑中仅剩的麋鹿被侵略军洗劫一空。麋鹿,在它的模式标本产地(是指对物种定名的时候,用来定名的原始标本产地)——北京南海子灭绝。
  幸运的是,因为大卫神父向世界介绍了麋鹿,促使少量的麋鹿“出国”,这个物种得以绝处逢生。那些“出国”的麋鹿,遇到了英国的贝福特公爵。他将最后的18头麋鹿收集起来,放养在自己的乌邦寺庄园,种群得到了繁衍。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3000多头麋鹿,都是乌邦寺麋鹿的后代。
  当麋鹿开始被世界所知的时候,大卫本人在中国的传奇之旅才刚刚开始。同一时期,大卫还在香山的静宜园、承德的木兰围场、清东陵等处发现了不少中国特有的物种,比如梅花鹿、马鹿、直隶猕猴(曾经是分布纬度最北的猴子),并陆续将标本运回法国,引起了法国自然科学界的震动。之前虽然也有一些传教士和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发现和带回了一些中国物种,但是大卫发现的这些保存在皇家苑囿中的物种,显然更珍稀,也更具研究价值。科学家们意识到大卫在这方面的潜力,促使法国政府让他暂停传教工作,专心去收集中国的物种。而这一安排正合大卫的心意。   三次发现之旅
  大卫为了搜集中国的物种,先后进行了三次旅行——内蒙古之旅、四川之旅和武夷山之旅。
  第一次旅行是在1866年3月,也就是他寄出麋鹿标本后不久,目的地是内蒙古一带。虽然和后面两次旅行相比,这次的收获算不上很大,不过也相当可观。因为在同一个时期,大卫在北京的天主教北堂中建了一个小型博物馆,展览他发现的鸟类和其他动植物标本,馆名“百鸟堂”,有人认为这是中国近代自然博物馆的开端。据北京救世堂的樊国梁主教在其《燕京开教略》中记载,百鸟堂中的标本,“奇禽计800多种,虫豸蝶3000余种,异兽若干种,植物金石之类,不计其数,毕博物家罕见者。”而百鸟堂建立初期,因为紧邻紫禁城(当时的北堂位于中南海紫光阁之西的蚕池口,今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古籍部的斜对面),开馆之后盛况空前,“王公巨卿,率带眷属,日来玩赏者,随肩结辙,不久名传宫禁,有言皇太后亦曾微服来观者。”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大卫的四川之旅,因为在这里,他发现了另一种更加著名的动物——大熊猫。
  大卫在各地采集动植物标本时,都会得到法国天主教会在当地建立的教堂的帮助,其中特别著名的一个是位于四川宝兴(当时叫穆坪)邓池沟的天主教堂。邓池沟教堂又名灵宝神学院,是法国远东教会1839年派人到四川秘密建造的。从外表看,它是一座极富中国韵味的木质大屋,与周围群山环绕的自然环境非常协调,教堂内部则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巨大的花窗,交叉穹隆的拱顶,西洋味十足。
  1869年2月底,大卫从成都整整走了6天,才到达深山中的邓池沟。他立即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虽然离成都不算远,但由于崇山峻岭的阻隔,仍是一个封闭的部落。”“这里的高山和河谷都被原始森林覆盖,使得当地的野生动物得以生存和延续下去。”邓池沟教堂的本堂神父给大卫提供了很多帮助,甚至专门为他准备了一间存放标本的屋子。从那时起一直到这一年的11月,大卫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宝兴,雇佣当地的猎人为他捕猎动物、采集植物标本。
  1869年3月11日,大卫在当地一位姓李的人家里发现了一张特殊的动物皮——它的身体部分是白色的,但是四肢、眼圈、耳朵却是黑色的。它虽然看起来很像一张熊皮——当地人叫它“白熊”或者“花熊”,但是大卫的直觉告诉他,这应该又是一个像麋鹿一样的新物种。在他的要求下,当地的猎人没几天就给他送来了一只“白熊”幼崽,但它已经被打死了,“它的体色同我以前看到的成年个体皮毛的颜色是一样的。”又过了几天,1869年4月1日,猎人们又给大卫送来一只活的成年“白熊”。由此,大卫确认了自己之前的直觉——这又是一个欧洲没有的物种,于是暂时把它定名为“黑白熊”。
  大卫认为“黑白熊”是熊类的一个新种,但是当标本寄回法国后(那只成年“黑白熊”最终也没活下来,所以送回的仍然是标本),米勒·爱德华经过研究,主张将它独立为一个新属Ailuropoda,“在外部形态上,它确实同熊非常相似,但它的骨骼特征和牙齿明显地与熊不同,却与小猫熊和浣熊很相似,它肯定构成一个新属。”爱德华提到的小猫熊,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熊猫,是1821年在宝兴发现的,因为大卫发现的“黑白熊”和小猫熊有相似之处,所以爱德华将它命名为“大猫熊”,并在它的名字中加上了大卫的名字: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到1939年,大猫熊标本在四川展览时,因为误读——当时的中文阅读习惯还是从右向左读,所以展出牌子上从左向右的国际书写格式“猫熊”,被人们读成了“熊猫”,久而久之,“大熊猫”这个名字反而成了大家叫得最响的名字。
  对于大熊猫的习性,大卫当时掌握的知识主要来自猎户们的描述,如它们“栖息在和黑熊相同的森林里,不过数量稀少得多,分布地海拔也高一些。它似乎以植物为食,但有机会吃到肉食时,它也绝不会拒绝。我甚至认为在冬季里肉食是它的主食。”
  今天,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大卫对“大猫熊”认知上的偏差。这是一个躲过了第四纪冰川期的古老物种,为了在寒冷的冰川期生存下来,它们改变了原先的食肉特性,开始以竹子为食,但是吃肉的犬牙却保留了下来,偶尔地吃一些肉食,它们的确不会拒绝,不过它们的主食,一年四季都是竹子;为了在冰川期繁衍自己的种群,它们缩短怀孕时间,进化出生育早产儿的特性,初生的熊猫幼崽,没有黑白相间的萌宠模样,而像没毛的小老鼠,离开妈妈的照顾,很难成活……不过,正是因为大卫首次发现了“大猫熊”,才有了更多的后来者,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这一物种的秘密。因此,1869年4月1日,也就是大卫见到熊猫活体的这一天,被定为熊猫发现日,而穆坪,也就是今天的宝兴,成了世界知名的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
  大卫在宝兴的收获,当然不止于此。今天很多世界上非常知名的中国物种,都是他在这里第一次发现的。比如,川金丝猴。金丝猴在我国境内分布着三个亚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大卫发现的川金丝猴名气最大,浑身金色的毛发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煞是漂亮。当时的欧洲人,只在中国的图画和瓷器上见过它们,以为它们是臆想中的动物,正是大卫的发现告诉人们,这种传说中的美丽动物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们鼻孔朝天,大卫将它们命名为“仰鼻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这个名字到今天还在沿用。
  大卫还发现了一种被称为“活化石”“植物大熊猫”的孑遗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宝兴一带的珙桐,像大熊猫一样躲过了第四纪冰川期,花开时节,成双成对的“花瓣”像是满树飞舞的鸽子,因此大卫称它为“中国鸽子树”。经后人研究,那些美丽的“鸽子翅膀”其实并不是珙桐的“花瓣”,而是一种特殊的叶子——苞片。当大卫把珙桐写入了自己的植物学著作之后,欧洲的园艺狂人们纷纷前往中国,将包括珙桐在内的多种植物引入欧洲。
  其它比较著名的由大卫神父发现的物种还有:扭角羚,又称羚牛,生活在秦岭及四川的山地,虽然身形庞大,貌似笨重,却是爬山的高手;娃娃鱼,学名大鲵,这个两栖类中的古老物种,有着娃娃一样的叫声;绿尾虹雉,一种羽毛像彩虹一样绚丽的雉鸡。植物中,有多种美丽的高山杜鹃和报春花。   四川之旅之后,大卫神父回法国休养了一段时间,把自己收藏的部分动植物标本拿到巴黎自然博物馆展览,得到了很高的评价。1872年,他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的通讯院士。
  1872年3月,大卫返回中国,这年10月,他从北京启程,开启了第三次考察。这次考察进行了一年多,大卫在秦岭停留了四个月,后来沿汉水南下,经汉口、九江,又去了武夷山,到达了深山中的一个传教点——挂墩。这个海拔1800米、位于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的地方,一年的大部分时间云雾缭绕,因为空气湿度高、生存条件恶劣,这里人烟稀少,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在这里,大卫发现了很多独特的物种,如挂墩鸦雀、挂墩角蟾、猪尾鼠等等。因为大卫对其生物多样性的推崇,后来成为当时世界动植物学者向往的“模式标本的圣地”。不过,大卫的此次旅行却没有第二次那么顺利。在乘船去汉口的途中,船只触礁,损失了大量的标本。在之后的考察中,大卫又感染了痢疾,虽然在江西休养了一段时间,但是到达挂墩没多久,病情又恶化了。1873年11月,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虽然对中国很留恋,大卫还是决定回国。
  探索成果
  大卫断断续续地在中国待了不到十年的时间(1870-1872年曾回法国两年),这段时间中他的“物种”发现,用“庞大”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分的。1874年,大卫回到法国,他带回的动植物标本以及活体,经巴黎自然博物馆统计,总计2919种植物,9569种昆虫、蜘蛛与甲壳类动物,1332种鸟类,以及595种哺乳动物,而这些,还不包括那些在各种意外中损失的标本。之后的岁月里,大卫与其他自然科学家合作,主要致力于对这些标本的分类、描述、展览和出版等工作。
  由巴黎自然博物馆的米勒·爱德华和他的儿子研究撰写的《哺乳动物的自然史应用研究》在1868-1874年间出版,第一卷所提到的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大卫发现的。
  1877年出版的《中国鸟类》,记录了大卫亲眼目睹的772种鸟类,其中有58种是新种。此外,根据自己的研究,以及同时期其他人在中国的发现,大卫估计出中国大约有807种鸟类,其中甘肃、青海、四川等地的鸟类就占据了整个中国的四分之一。当然,他也认为,如果到中国西南地区做进一步的探索,这个数字还会大大增加。
  1884-1888年,《谭卫道所采植物志》第一、二卷分别出版,介绍大卫搜集到的植物,其中包括“中国鸽子树”珙桐。
  1900年11月,阿芒·大卫在巴黎溘然长逝,享年74岁。
  虽然大卫在中国仅仅待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但是其间发生的传奇故事,却让他和他所发现的那些物种,在世界博物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引人注目的章节,也为间接推动我国现代博物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最近十几年,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成为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的问题。几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各国更为此争论不休:谁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当今这个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扩散的时代,这种担忧可能会传递到每一个人身上。举目四望,人们似乎可以寻找到全球变暖的种种征兆:冬天好像没那么冷了;春天来得更早、也更短了;高温干旱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而在谈论气候时,穿不穿秋裤都可以成为公众讨论的议题。  在历史上
期刊
1947年,美国探险家理查·伯德在南极。图/ FOTOE  南极,是地球最南端的神奇大陆。这里曾是生命的禁区,是地球上最寒冷、风力最大的地方,也是地球上最干旱的地方。但南极壮美的冰雪世界、洁净的荒原本色一直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  两百多年前,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就开始了。1772至1775年间,英国人库克带领探险队最早进入南极海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挪威、德国等国的探险队陆续登上南极大陆
期刊
萧何为何是千古名相呢?  话说,刘邦打下天下之前,萧何有三大功绩:尽收秦律令文书、举荐韩信、镇抚关中,一件件,都是成就刘邦大业的极大关键。等刘邦打下天下之后,萧何又确立汉朝的典章制度与气象规模,一桩桩,也都决定了大汉四百年江山的长治与久安。这样的一代名相,忠勤恭谨,实在没啥可挑剔的。但有一桩,两千多年来却始终遭人非议;今人韩兆琦(《史记》研究专家)甚至还说,这事萧何“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这桩“
期刊
人在天地间,什么是我们的生命坐标?中国人爱讲阴阳,如何才是阴阳平衡?  《周易》有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怎样去学天的自强不息?怎样去学习大地包容的这点品德?  其实秘密就在汉字里,在汉字所表达的中国哲学里。当我们在汉字里找到一组一组的辩证法,找到了那些貌似对立其实平衡的关系,把它融汇到我们的生活里,也许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的坐标。  《周易》上说,一个真正的圣人
期刊
1853年11月,俄国海军在锡诺普海域击溃土耳其舰队。这由此引起英、法对俄宣战,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爆发。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 图/FOTOE  相比陆战,世界军事史上的水战和海战,受到风暴、飓风、大雾的影响,甚至改变历史格局的案例比比皆是。最终,也是经由一场海战,催生了现
期刊
公元1274年和1281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两次强攻日本,而日本两次从蒙古大军的攻击下死里逃生,日本人将此归功于天佑日本的“神风”——飓风。  公元1274年10月,九百多只舰船、33000将士组成的蒙古舰队在朝鲜合浦(今韩国东南庆尚道)整装待发,奉忽必烈的命令去征讨不肯向蒙古人纳贡称臣的“蕞尔小邦”——日本。那时,不善理财的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需求极其旺盛,帝国财政时常捉襟见肘。在过去数百年
期刊
1812年,俄国军队火烧莫斯科,以阻挡拿破仑的入侵。 图/FOTOE  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是首个率领人马在俄国漫长的冬天跋涉进入疲惫和死亡之途的欧洲大侵略家。  1708~1709年的冬天并不适合户外露营。在小冰河期的煎熬中,整个欧洲被冻得像一块冰。  大北方战争于1700年爆发,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对瑞典宣战,目的是要把瑞典赶出波罗的海地区。当时的瑞典是一个超级强国,它的势力范围包括如今的瑞典
期刊
在1929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许靖华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地质学家和古代气候学家,他是美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在世界多所知名大学担任过客座教授。一次特殊的机缘,让他从一粒沙中读出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1994年7月,许教授到中国台湾省任台湾大学全球气候变迁研究项目的学术顾问。一位学生找到他,给他看一块湖内沉积物的钻心样本照片。样本来自大鬼湖,位于台湾中央山脉,海拔2000米以上。沉积物主要是黑
期刊
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的重建图纸,前景为伊什塔尔门,右后方背景为马尔杜克神庙。图/文仕工作室/FOTOE  长期以来,人们持续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坚持认为,人类活动尤其是工业化运动以来的碳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负面影响。国际上的各类气候会议的不断召开更是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认知。实际上,在这一次次的会议背后,更多的是借助气候变化的政治博弈。那么,气候变暖的真相
期刊
张百龄,字菊溪,河北隆化人,清朝嘉庆皇帝极为倚重的封疆大吏之一。张百龄曾先后担任湖广、两广、两江总督等要职,判处了多起案情错综复杂的大案要案。在其晚年得子之时,嘉庆皇帝亲自为其子赐名、予世袭官职,《清史稿》称其为“能臣之冠”。同时,他的为官之路,走得也是十分坎坷,充满着与同僚之间的残酷斗争,经历了三起三落,死后也留下了说不尽的议论。  兴于决绝断案,败于督抚之争  张百龄的从政之路始于1772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