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应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相关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鉴赏题和文言文阅读题均是考察学生对古典诗文的综合运用和鉴赏能力的,然而,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并不能作为对教学的唯一检查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感悟古典美学、欣赏古代经典、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教会学生鉴赏古典诗歌,同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感悟,来谈一下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把握相关策略,更好的鉴赏古典诗歌。
  
  一、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内涵
  
  所谓宏观把握,即是在面对一首古典诗歌时,首先要从诗歌的题目、结构、注释几个方面着手,这样就可以对整首诗的诗歌类型、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做题打下基础。
  
  1、认真审题
  在面对一首诗歌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这首诗歌的类型,初步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都属于山水田园诗,这一类诗有共同的特点: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上多使用白描手法,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自然景色,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度的渲染,却又让人能够深刻感受作者寄托其中的个人情怀。
  
  2、了解作者的整体创作风格
  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要对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以及个人的创作风格做到心中有数。每个时代的作家在个人创作风格上都势必会打上深刻的时代烙印。如盛唐时期的李白,他正处在唐代最繁华强盛的时期,于是在他的创作中就具有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杜甫,在安史之乱后,面对百姓颠沛流离、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创作出的三吏三别,无不体现了关心民生疾苦、忧心国家命运之情,现实主义风格贯穿于其作品的始终。宋代词人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的代表,创作风格则因金兵入侵中原而产生了很大的不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词采明丽、雅致,后期寄托对中原的怀念,悲叹身世,词采多凄清、洗练。把握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对准确地把握分析这首诗词的风格和意蕴具有重要的帮助。
  
  3、详读注释
  每首诗歌下面都会给出几个注释,这些注释要么是对作者身份、经历的说明,要么是对诗歌中引用典故的补充解释,有时又是对诗句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给予解释。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已知信息,有助于理解全诗内容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例如2010年,安徽卷的诗歌鉴赏题给出了杜甫的《岁暮》一诗,并在诗歌的下方,给出两个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看到注释,我们就可以得知杜甫创作此诗的时间,以及当时的局势,为进一步解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提供了依据。
  
  二、从微观上体会诗歌的深层意蕴
  
  对诗句中出现的意象、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关注,是在对作者、题目等有了宏观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微观研究,通过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对整首诗有准确的认识,做起题目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1、意象分析
  读到一首没有接触过的诗歌时,首先应该在原有诗歌鉴赏积累的基础上,将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圈点出来,如“伤”“凉”“冷”等形容词,反复琢磨这些词句,就可以领会到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以及创作时的心境。其次,是关注诗句中出现的一系列意象。作者创作诗歌的过程,往往运用创作技巧,将一系列的意象围绕中心主题串联起来,抓住意象,明确这首诗的意境特征,对正确把握作者的内心情感,以及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尤其重要。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写到了“藤”“树”“鸦”等意象,为实景描写,而且前面用“枯”“老”“昏”等词语来修饰,虚实结合不难看出作者凄凉的心境。
  
  2、针对表达技巧的分析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目中重点考察的一项,回答这一类题目时,一般先要回答出表达技巧是什么,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去分析表达技巧是如何体现的,常考的表达技巧有比拟、借代、用典等。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示了一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风景图;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以“东船西舫悄无言”来烘托出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杜甫的《登高》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惨淡的景象与作者的悲惨命运相辉映,衬托出诗人对自己身世飘零、老病孤愁的自哀之情。对于诗句中运用典故的地方,要反反复复多读几次,调动记忆,挖掘出他们的深层意思。例如,杜甫《岁暮》一诗中,“请缨”一词典出《汉书·终军传》,在此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以此来表达诗人关心国事,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之情。
  
  三、答题要点例解
  
  在认真审题、把握作者创作风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明确作者使用的表达技巧之后,就可以开始答题了。依据前面对诗歌的分析,结合出题规律,一般在答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答题要点:首先,明确指出诗歌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其次,结合诗句详细阐释为什么使用这种表达技巧;再次,这种手法的运用反应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例如,2010年赏析考察诗歌《岁暮》的问题有:(1)诗人为何发出“寂寞壮心凉”的感慨,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2)找出这首诗使用的表达技巧,并举出两种进行赏析。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运用上述宏观和微观分析方法,我们得出此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回答问题的时候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即可。
  
  四、小结
  
  我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一首好的诗歌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作为高考中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之一,教师切不可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单一的诗歌知识讲授,应该培养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品读经典名篇,同时掌握相应的做题技巧,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后解答诗歌鉴赏题时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田洪波男,1980年7月生,山东潍坊人.山东潍坊市核艺堂核雕工作室创始人;山东省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核雕专业委员会主任.热心组织参加民间艺术进校
在高中物理中,电容器作为器件结构简单,涉及电荷量、电容量、两极板间电压3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就会变得比较复杂,笔者就一道有关电容器的习题作了分析,希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中,存在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教师缺乏合理的组织方式等问
当今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开拓思维,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呢?所谓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的独创的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要求“真”;作为艺术,它要求“美”。它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价值,发掘其中的美学因素,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陶冶。   讲读文言文,如果只是为了应对高考,仅注重翻译、背诵,而忽视了古人的“炼字”之功和“意胜”之美,势必会使文言文的讲解枯燥而乏味,进而使高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失去本该有的兴趣,
10月10日,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参展作品收藏仪式。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出席捐赠仪式。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西汉到明代初年一直作为山东政治、经济中心的青州,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文化上更是独领风骚,尤其是
大家都说,学语文的基本功是听说读写。笔者认为,听说固然重要,但读和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用得更多,尤其是多读和多写,对学生来说则更重要。这二者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是多读多写的“充电”作用。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读书,研究学问,好比打仗一样,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攻坚’,第二是‘掠野’。”他还说:“必须广泛地学习新的知识,了解当前社会上各有关方面的实际情
女,1965年11月生.江苏苏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市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自幼随母亲
写作的基本功包括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及抒情等手法的基本能力。任何好文章总是以其中某种表现手法为主,而相机兼顾其他手法的综合精神作品。抒情虽作为多种表现手法之一,但它又往往时时渗透到其他手法之中,所以要写出出色的议论文,也应注重抒情。  一、议论文中的记叙抒情  议论文的议论,本是从文体的总体倾向而言的,在议论文中本来一直就包含着局部的记叙,且在一些记叙文字中,又可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