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提前数年预测心脏病风险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可提前数年预测心脏病风险


  英国研究人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工具,可在心脏病发作前至少5年就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属于这类疾病的高风险人群。目前,如果一个人出现胸部疼痛等疑似心臟病症状时,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对冠状动脉扫描结果的判读,但这种方法有时并不一定能判断出病患未来是否就会心脏病发作。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大量的血管扫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生物标记物,能够识别出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周围间隙出现的异常,如发炎、瘢痕等可预示未来心脏病发作的迹象。出于机器学习的特性,加入的扫描数据越丰富,预测就越准确。通过在1500多名志愿者身上测试这项新技术,结果显示比现有诊断工具要优异。利用人工智能开发的这个新工具能够找到人们血管周围的“坏”特征,这在早期心脏病风险检测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让医护人员能够提前为病患采取预防措施。

变色小行星


  美国天文学家利用红外望远镜及光谱仪等设备,观测到太阳系内一颗小行星从红色变成蓝色的过程。这是科学家首次实时捕捉到小行星变色。这颗名为“6478 高尔特”的小行星1988年首次被发现,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直径约4千米。科学家本来认为它是一颗普通太空岩石,直到今年初发现它是一颗极罕见的“活跃”小行星。在小行星带内数十万颗成员中,像“6478 高尔特”这样保持“活跃”的仅有约20颗,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这颗小行星拖着一长一短两条尾巴,看上去类似彗星。这两条尾巴是其喷射到太空中的尘埃。表面尘埃层经太阳数百万年照射变成红色,而露出的内层因接受辐射较少呈现蓝色。科学家认为,这颗小行星之所以从红色变为蓝色以及形成尾巴,都源于同样的机制,即太阳光和释放热量对小行星产生的推动力使它快速旋转,估计它自转周期约为两小时,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表面尘埃层剥离,产生变色效果。

石墨烯原子级可控折叠成功实现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的石墨烯折叠,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叠,对构筑量子材料和量子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石墨烯的“折纸术”要借助纳米扫描探针,通过探针去操纵折叠石墨烯。理论预测发现,在原子尺度对石墨烯进行弯曲折叠,可以做出具有新奇电子学特性的纳米结构,比如由没有超导特性变成有超导特性,由没有磁性变成有磁性。利用这样一些特性的变化就可制备出功能纳米结构及其量子器件。
其他文献
大海  匡谨一(5岁)    这是一幅色纸刮画作品。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上升起,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新的一天开始了。红日碧水,鸟儿飞翔,鱼儿游荡,整个大海和天空欢跳起来,画面给人广阔、空旷、一望无际的感觉。地平线上朦胧的浅灰云渐渐淡远,时隐时现的点点帆影点缀其中,增添了天空的深邃和“海阔任鸟飞”之感,是一幅很有感染力的作品。不足的是鱼和海燕的形象过于概念,鱼尾都用交叉线完成,鱼都是平行的,鱼的花纹过于
彗星最明显的特征是拖着一条光亮的大“尾巴”,因而民间将其称为“扫帚星”。可是,最近天文学家报告说,他们在太阳系内发现了一个轨道与彗星类似但没有彗尾的天体,其独特性质可能会为揭开太阳系形成和演化的奥秘提供线索。  彗星由什么构成?    天文观测表明,彗星也是太阳系家族的一类成员。它们主要由冰和其他冰冻物质组成,多形成于太阳系边缘的寒冷地带。当彗星沿着自己的运行轨道接近太阳时,构成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蒸
宝宝心声:我喜欢画画,因为画画能把我做过的事情全都画下来,把我快乐、生气、苦恼的心情都表现出来。当我快乐时,我会用很鲜艳明亮的颜色,当我伤心时,我会用深暗的颜色。每当我画完画,不愉快的事总会逃得无影无踪。  家长感言:宝宝自2岁多开始提笔就喜欢乱涂乱画,每次一不留神就拿着圆珠笔、水笔在墙上涂抹,怎么夺都夺不下来。看着孩子那么喜欢,我就给他买了彩笔和大大的铅画纸,给他摊在地上,贴在墙上,让他尽情地玩
在很多人眼里现代派绘画看不懂,感觉就是“乱画”。其实并非这样,它是有理论基础的。被认为是现代派理论柱石的著名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给艺术定义道“存在意味的形式”,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对某种感情的亲身感悟。
小朋友,你知道吗?迪比费是法国一位有名的画家,他的作品风格一直都很现实,绘画技巧非常丰富。可是在1963年的一天,他在打电话时,他边和朋友说边用红色圆珠笔有意无意地在一张纸上随便胡乱涂写。他没有思考,就创作出了半自动完成的小型作品。接着,他把得到的一些图形剪下来放到一张黑纸上,发现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组合关系,自动创作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到1980年,迪比费79岁,年岁已高,就只能创作一些小幅
妈妈想知道5岁的小草是否能表现故事情节,就编了个故事让小草来画。妈妈觉得这个是有一定难度的。可能是平时鼓励得多了,现在的小草也轻易不说“不会画”三个字,总是说“可以呀”。如果碰到确实难表现的物体他也有小“花招”应付。    画瓢虫(2005.1.25)    故事大意:瓢虫妈妈和小瓢虫出去玩。走着走着,小瓢虫走得很累了,于是妈妈背着他。不一会儿,突然下起了大雨。看见一只蘑菇,他们在蘑菇下面躲雨。雨
由于供移植的人类器官短缺,研究人员想出了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研究人员提出了另一种设想并在进行试验,就是让动物长出人的器官,以供人移植。能够长出人的器官的理想动物首先是猪,其次是绵羊或牛。  敲除和替换基因    让猪长出可供人类移植的器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的胚胎发育期的干细胞或人的诱导产生的多能干细胞移植到猪体内,才能由这样的细胞长出各种器官出来;二是要让猪体内特定的地方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广为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独特含义,恰如《史记》所言:“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四季之中,“秋”是一个非常特别的
为什么沙漠有那么多沙子  沙漠在自然景观上表现为连绵的沙丘,大的沙漠又称“沙海”,形象地表达了沙漠是由浩瀚的沙子组成。沙漠中那么多的沙子是从哪儿来的?地球上的很多沙漠处在高大山脉的背后或者由山脉环绕的盆地之中。这些沙漠沙子的来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附近或周围的高山密切相关。这些高大山脉的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山上的岩石极易破碎,产生巨量的岩石碎屑。如果该山脉的山前地
2007年6月4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称《国家方案》)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侯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侯变化的国家方案。  该方案被形容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大法”,它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