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成长共同体”的实施与反思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228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成长共同体实施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以“自我教育,主动学习,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的班级文化。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成长共同体不是班级管理的全部,更不是德育教育的全部。
  关键词:成长共同体  班级管理  文化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试想如果仅靠唐僧一人,肯定很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但是他们师徒五人(包括白龙马)构成了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目标明确,互帮互助,分工合作,最终实现团队共赢。为此笔者把这种理念运用到班级建设管理中,构建班级的成长共同体。
  成长共同体就是在班集体建设中,以若干学生为成员组成的多元化的学习与成长的团体。成长共同体不同于学习小组,其不只是开展学习活动,包括开展学习活动在内的多种活动:1.班级常规工作,如值日卫生、黑板报、收发作业等;2.组织成长活动,如主题班会、艺术鉴赏和劳动技术课分组活动等;3.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如研学游、高三户外心理减压活动等;4.开展学生评价活动,如值日卫生的互评、班级晚自习纪律互评、班级量化评比活动等。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以“自我教育,主动学习,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为核心理念的班级文化。笔者在连续三届学生中推行班级成长共同体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成长共同体的成立
  新班成立伊始,根据班级人数,平均6、7人为一个小组,可以按照成绩均衡派位确定成长共同体成员,也可以按照学生自由组合及与班主任微调相结合确定成长共同体(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性别比例要合理,尽量不要一个小组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笔者所带班级为高中生,所以在编排座位时,让性别相同两人同桌,综合能力较好的同学与暂时落后的同学同桌,这样便于同伴互助。连续三排为一个小组,目的是小组成员相对集中,交流、组织活动更为方便。
  二、成长共同体的培养
  成立成长共同体比较简单,说白了就是班主任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那么,如何让小组组员有归属感和凝聚力呢?
  1.座位编排有讲究。让小组成员在座位方面聚集,不分散,笔者班级座位每两周循环一次,每次循环时采取小组整体式搬迁制度(如图1)。
  2.小组成员有核心。成长共同体团队设立行政组长和业务组长,两位组长是团队的核心,分工合作,相互补充。两位组长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组长职小责大,责权对等。行政组长人选由组内同学推选,职责侧重于组织开展组内常规活动和一些特色活动,如黑板报、劳动卫生、主题班会和成长活动等。业务组长由班主任挑选成绩相对优秀的同学担任,职责侧重于组织团队学习活动,如收发作业、讨论实行互助学习方案、组织共同体小课堂等活动。两位组长在每学期评优評先时对组内成员平时表现打分,确定他(她)能否评为优秀。组员也可以罢免不负责任的组长。
  3.小组发展有愿景。愿景是一种由组织领导者与组织成员共同形成,具有引导与激励组织成员的未来情景的意象描绘,使组织及其成员在处于混沌状态中持续依循明确的方向、步骤与路径前进。有效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成员,激发个人潜能,提高组织生产力。成长共同体团队成立一个月之后,小组成员间彼此都较为熟悉了,这时,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各小组召开本组集体会议,讨论本小组组名、管理措施、发展目标、发展愿景等个性化的小组组内文化。班主任将各小组讨论后的内容进行梳理,并张贴于班级宣传栏中。让愿景引领小组发展。
  4.班级管理有单位。班级以共同体为基本单位管理实施,共同体建设好,管理好,整个班级自然呈现良好的班风,共同体之间既有合作更有竞争。班级所有活动都以共同体为单位进行开展,如劳动卫生、黑板报、主题班会、作业、运动会、元旦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责任到组,而不是责任到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组内凝聚力和归属感。班主任还要引入一些竞争机制,开展各种共同体之间的竞赛活动,推动班级蓬勃发展。
  5.小组评价有规则。分组初期,便召开班委会和组长会议,拟定一个评价规则。笔者所带班级的规则大致如下:一是平时评价施行量化评比制度,各小组基础分为100分,从出勤、作业、黑板报、卫生及其他共五个方面进行量化打分。①出勤:迟到1人次扣3分;无故旷课(有事未履行请假手续视为旷课)扣6分,由团支部书记负责统计。②作业方面:作业迟交1人次扣2分;无故未交作业扣4分,由各学科课代表统计,学习委员一周汇总。③黑板报方面:按时按要求出,加3分;被学校评为优秀加4分,未按时出扣3分,由宣传委员负责统计。④劳动卫生:周五下午全年级大扫除,并检查通报。凡被年级部评为优秀的加4分,未被评为优秀的不加分也不减分,被批评的扣4分,由劳动委员负责统计。⑤其他:某组某同学参加各项活动,凡是被市级及以上表扬的加8分,学校表扬的加6分,年级部表扬的加4分,班级表扬的加2分;若被学校批评扣8分,年级部批评扣6分,被班级批评扣4分,由班长负责统计。量化评比维度不宜过多,公平公开,操作相对简单,各维度有专人负责统计汇总,一周一汇总一公布,各小组知晓本组在全班的位置,同时也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二是每学期期末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同学,班主任不再人为地凭印象或成绩评比,而是根据平时评价加考试评价相结合,得到一学期一次的终结性评价M=平时量化评比分×50%+(考试小组均分/750)×100×50%,再按照高分到低分排序,优秀小组就自然产生了。
  6.小组文化有特色。小组文化是小组内组员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得到小组内全体成员的认可,一种是显性文化,如组名、组训和组内活动计划等。另一种是“隐性文化”,如组内观念、组内风气、组内成员性格特点等。班主任定期召开小组组长会议,交流分享各小组文化、活动,交流成长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每个小组有一个任课教师做导师,参与小组的一些活动,融入小组建设。
  三、成长共同体的反思
  成长共同体和量化评比制度一旦确立,就不能随意改变。笔者所带班级学生一届三年,成长共同体小组成员不变。某一位同学迟到不再是个人受到批评,而是小组集体扣分;某一位同学因为参与某项活动而被表扬,小组可以得到加分,是小组集体的荣誉,让参与活动的同学倍加自豪。班级同学的小组意识得到了加强,班级常规活动不需要班主任过多操心,小组自主管理、自主安排。
  如何平衡小组间竞争与合作关系?避免两种极端,一是组内竞争过于激烈,量化评比“分分计较”;二是组员对组内事情漠不关心,没有组的概念与意识。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智慧和艺术非常重要,可通过集体引导、小组谈话、组长谈话、微调成员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健康竞争与合作。同时,班主任应该明白成长共同体只是班级管理的手段,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取代其他工作。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微妙的精神创造,其效果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也是综合性的。
  参考文献:
  [1]王达星,严军.高中班级成长共同体建设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9(28):4849.
  [2]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该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课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我们需要融合音乐多元元素,建立自由开放课堂,创设趣味欣赏情境,增强音乐思维碰撞。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外,更具有将传统文化世界化,将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教学法有机结合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 探索  奥尔夫
摘要:学校德育环境的创设,有没有科学原理可遵循?这是我长期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自镜湖区教育局开展校内育人环境评比活动以来,我终于欣喜地看到,区境内的兄弟学校对校园德育环境重要性的认识都有了明显提高,那就是——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深入、持久地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已成为镜湖区校长们的普遍共识。  关键词:学校 德育环境 优化原理 实施成效  一、环境育人原理分类  环境本身具有育人的功能,早已不是什么新奇
摘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当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教学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承担着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的任务。在新时期下,小学体育教学也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教学任务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韧的毅力,实现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摘要: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一个系列课程,同时也是智育、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集中体现。本校力求通过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校本课程 智育 德育 美育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既是骄傲也是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解决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数学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最简单的表现形式。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教材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少贴近学生实际,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产生乏味感,学习效率难以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情境 教学策略  教育改
目前,信息技术在公司各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在线信息技术方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大数据在管理公司成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引入先进的大数据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管理制度的升级与发展。本文围绕着信息化环境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进行研究讨论,希望能够为企业未来的成本管理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现代营销》经营版,创刊于1993年,16开本杂志。社科类一级期刊、双十佳期刊。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单位:吉林省期刊工作者协会。经营版被知网、维普、龙源等多家网络出版库全文收录。国内统一刊号:CN22-1256/F,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2994,邮发代号:12—132。每月1日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