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不协调现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ong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在上课时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大声吼叫等,教师感到很伤脑筋,将他们列为“调皮鬼”、“害群之马”之行列。学生一旦被划成了“异类”,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利。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走进课堂的今天,教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不协调现象呢?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对课堂上学生“插话”现象的处理
  教师讲课时会遇到一些学生“插话”的现象,学生“插话”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常见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学生有疑而问;第二种是对教师讲的内容发生浓厚的兴趣,禁不住附和起来。第三种是个别学生哗众取宠,故意逗笑。前两种情况说明学生听课听得很认真,很投入,教师应因势利导。第三种情况,要进行正面引导,使其改正不良行为,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二、 对课堂上学生“吵闹”现象的处理
  作为教师,应在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但是,学生有时会窃窃私语,很不由自主地讨论问题,争论不休,课堂上乱成一团。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思考一下对课堂气氛的挖制方式。此时,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抓住时机让其展现他们的个性,引导其认真讨论,满足他们倾心参与的愿望。
  三、 对课堂上“学困生不配合”现象的处理
  在课堂上,有的学困生拒绝与教师配合,常常有挑衅或蛮横不讲理的行为。此时,教师要讲究方法,不能冷落或歧视他们,要与家长或他们身边的人沟通,关心帮助他们,用爱心去唤醒他们,时时关注他们。要留心他们的闪光点。一旦发现有点滴进步,就大张旗鼓地进行鼓励,激发他们发言的兴趣,才能使这类学困生积极配合。
  四、 对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现象的处理
  在课堂上,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主动举手要求回答问题,但站起来以后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样的情况有三种:一是学生确实不懂,但看到别的同学举手,觉得自己不举不好意思。二是学生确实懂了,站起来后却把要回答的问题遗忘了。三是想好了要回答的问题,当老师叫他时心理紧张,大脑里暂时成了一片空白。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更不要说他是“存心捣乱”。要分清情况,耐心地启发诱导,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把他的注意力引到回答问题上来。
  总之,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时有发生,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正确引导,千万不要当着大家的面批评学生,辱骂学生,否则,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
  (作者单位:贵州省水城县南开中学 553000)
其他文献
美团点评设立30亿产业基金,引起诸多讨论。如果抛开熙攘喧闹纷扰,其或能成功的依据是:有合适的管理人,能募集到足够多的钱,投资方向与美团点评能够产生互动,有己投资逻辑和章
如果要使行业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有良好的法律框架,以及相应合适的电价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海上风电的可行性。 If we want to make the industry grow healthily, we need a
我们自制的“电流间相互作用演示装置”的特点为:结构简单,教学效果较好.rn1制作材料rn长为400mm的铝条两根,炭质电刷三块,支架杆一个,支架座两个,电容器400V,220μF一个(铝
2015年11月25日,国家标准委就新制定的《牙刷及口腔器具产品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牙刷及日用口腔清洁器具安全卫生指标关乎每个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
新时期,在工民建筑中大量采用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通过各种形式在建筑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发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混凝土施工夹缝层等各种质量缺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通常是压缩空气点燃硝化棉或白磷来显示空气绝热压缩时温度升高 .因空气压缩引火仪活塞极易磨损 ,实验成功率不高 .而且操作时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笔者使
6月9日,第五届地坛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主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低碳新机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香菇又称香蕈,俗称蘑菇之王。在分类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斗菇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创汇率很高的传统出口产品。香菇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
近期,房地产市场疯涨。疯到什么程度呢?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济南东城一楼盘开盘遭疯抢,首期推出1224套房源,两个半小时便被一抢而空;涨到什么地步呢?涨到了回小区的电梯里,
欧盟海上风电的发展由能源安全到气候变化的许多因素推动.根据新的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20年实现34%的可再生电力,各欧盟成员国都希望,通过海上风电技术能帮助实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