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组织培养高频率再生体系的建立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yz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苜蓿组织培养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多年生紫花苜蓿上,Saunders等[1]首先从愈伤组织上获得了再生植株,其它一些苜蓿也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2,3].
其他文献
对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Pers.)CGAC-9506原生质体形成、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诱变羊肚菌原生质体,进行高生物量高氨基酸含量突变菌株选育.原生质体形成的合
实验利用PCR技术,从拟南芥原膜水旧白RD28的cDNA中扩增了所有植物细胞质膜水通道蛋白保守区段(420bp),并将其构入pGEX-KG。酶切、测序分析表明重组质粒pGEX-RD28结构正确。0.1mmol/L的IPTG可诱导表达分子量约40kD融合蛋白GST-RD28,该蛋白主要
从以鸡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病例中鉴定了一株新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命名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嗜腺胃毒株,ZJ971毒株.应用RT-PCR方法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嗜腺胃毒株(Z
本实验研究了山羊皮肤组织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和生长特征,获得了传统代培养的山羊皮肤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组织块贴附培养和分散单细胞接种培养均能获得原代山羊皮肤细胞
PCR产物直接克隆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基因克隆工作[1].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处经常会出现碱基突变.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动物体脂肪分解的关键酶,第8外显子编码着影响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的调节功能区,本研究合成引物PCR扩增第8外显子部分片段,PCR产物经SSCP分析,结果有多态性。
RFLP标记Xbcdl231-2A与Pm4a基因共分离,按探针BCDl231两端的序列,设计出3个PCR扩增引物P1、P2、P3,并分别组成两对引物组合(P1+P2;P2+P3),以近等基因系为材料进行PCR扩增,当退火温度在4
选择抗(耐)黄萎病的豫棉8号和感黄萎病的豫棉6号两个棉花(GossypiumhirsutumL.)品种作为细胞系,选择高毒的V44和低毒的V64两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umKle.b)为黄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