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众所周知,政治课很难上好。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偏重于说理,趣味性不强。再加上政治课教学受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只追求考试有个好成绩,学生认为政治考试在高考中是等级考试,高考得个“B”就行了,因此,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很令人担忧。大多数老师都在应付考试,学生只是在临考之前背背书。很多人认为这种现状是政治老师不作为造成的。其实,学生方面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政治教课教学效果。本文想从学生、教师两方面探讨一下影响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从中找出一些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措施。
二、学生方面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是副课,从小学到高中,他们就没有认认真真听过一节政治课,他们习惯于老师在考前画画范围,背一背,从没有用心思考过某个概念、原理。例如初中生都学过“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可到了高三,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叫“生产力”“生产关系”。不知道公有制、私有制、分配制度是属于生产力范畴还是生产关系范畴,也不理解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初中生都学过公民权利,可到了高三,很多学生还是不知道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哪些经济权利。
2.社会知识缺乏
由于受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只是埋头学习书本知识,书本上没有的他们一概不知。他们不知道公安局是行政机关还是司法机关。人们经常把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合在一起统称公检法机关,很多学生就认为公安局是司法机关,其实司法机关特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是行政部门。还有的学生不知道党、政府、人大、政协有什么区别,他们往往认为这四个机关都是国家机关。其实只有政府、人大是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负责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不具体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只是一个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不是政府机关。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我国政府机关只到乡一级,农村居民委员会只是群众自治组织,不履行国家职能。由于学生不懂得这些社会知识,做题就经常出错。
3.不了解国家大事,关起门读书
现在的学生一天在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一天要上七、八节课,一天要完成一大堆作业,除了吃饭、睡觉,他们真的没有时间去读书看报,也没有什么途径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学习政治要理论联系实际,他们不了解实际,怎么联系呢?老师在课堂上联系这些实际时很难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4.学习方法不对
很多学生学习政治就习惯于背书,根本不理解概念内涵。即使背下来了,几天一过又忘得一干二净。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必要的记忆。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要背什么,他们总是想把书上内容全背下来,这是不可能的。背书要讲就技巧,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否则,即使背下来,也不会运用。学习政治,只需要记一些主干知识,记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只要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就行。如果学生死记硬背,政治课就很难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方面
1.很多老师对教材研究不够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不研究教材,肯定上不好课。很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满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讲解,不能深入挖掘教材,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如讲《经济生活》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概念,就不能只满足于概念的理解。教师要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种经济现象形成的不同原因、表现、治理措施等。
2.教师知识面不够宽
要上好一节政治课,政治老师必须见多识广,什么都要懂一点。小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价、药价、房价、医保、足球比赛等,大到国家大事、国际新闻,政治老师都必须知道。只有这样,政治老师在上课时才能引经据典,左右逢源,政治课才能上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如果政治老师知识面很窄,天文地理、天上人间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传授书本知识,这是很难上好政治课的。
3.语言不够生动
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如果政治老师上课时还是以老本本说教,学生就会很厌烦,那政治课教学效果怎么会好呢?很多老师不注意语言的锤炼。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很严肃的事,课后可以和学生开玩笑,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不行。是的,课堂教学是很严肃,教师不能信口开河。但也不能不苟言笑,一味说教。教师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往往能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这样的政治课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增强政治课教学效果。
四、小结
总之,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寻找原因。原因找到了,才能对症下药。从学生这方面看,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从老师这方面看,广大中学政治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备课、上课,钻研教材,研究学情,锤炼教学语言。教师、学生两方面努力,才能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
众所周知,政治课很难上好。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偏重于说理,趣味性不强。再加上政治课教学受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只追求考试有个好成绩,学生认为政治考试在高考中是等级考试,高考得个“B”就行了,因此,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很令人担忧。大多数老师都在应付考试,学生只是在临考之前背背书。很多人认为这种现状是政治老师不作为造成的。其实,学生方面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政治教课教学效果。本文想从学生、教师两方面探讨一下影响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从中找出一些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措施。
二、学生方面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是副课,从小学到高中,他们就没有认认真真听过一节政治课,他们习惯于老师在考前画画范围,背一背,从没有用心思考过某个概念、原理。例如初中生都学过“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可到了高三,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叫“生产力”“生产关系”。不知道公有制、私有制、分配制度是属于生产力范畴还是生产关系范畴,也不理解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还有初中生都学过公民权利,可到了高三,很多学生还是不知道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哪些经济权利。
2.社会知识缺乏
由于受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生只是埋头学习书本知识,书本上没有的他们一概不知。他们不知道公安局是行政机关还是司法机关。人们经常把公安局、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合在一起统称公检法机关,很多学生就认为公安局是司法机关,其实司法机关特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是行政部门。还有的学生不知道党、政府、人大、政协有什么区别,他们往往认为这四个机关都是国家机关。其实只有政府、人大是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负责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不具体履行国家职能。人民政协只是一个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不是政府机关。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我国政府机关只到乡一级,农村居民委员会只是群众自治组织,不履行国家职能。由于学生不懂得这些社会知识,做题就经常出错。
3.不了解国家大事,关起门读书
现在的学生一天在校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一天要上七、八节课,一天要完成一大堆作业,除了吃饭、睡觉,他们真的没有时间去读书看报,也没有什么途径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学习政治要理论联系实际,他们不了解实际,怎么联系呢?老师在课堂上联系这些实际时很难引起学生感情共鸣。
4.学习方法不对
很多学生学习政治就习惯于背书,根本不理解概念内涵。即使背下来了,几天一过又忘得一干二净。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必要的记忆。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要背什么,他们总是想把书上内容全背下来,这是不可能的。背书要讲就技巧,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否则,即使背下来,也不会运用。学习政治,只需要记一些主干知识,记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只要能运用这些概念、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就行。如果学生死记硬背,政治课就很难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方面
1.很多老师对教材研究不够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不研究教材,肯定上不好课。很多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满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讲解,不能深入挖掘教材,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如讲《经济生活》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两概念,就不能只满足于概念的理解。教师要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种经济现象形成的不同原因、表现、治理措施等。
2.教师知识面不够宽
要上好一节政治课,政治老师必须见多识广,什么都要懂一点。小到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价、药价、房价、医保、足球比赛等,大到国家大事、国际新闻,政治老师都必须知道。只有这样,政治老师在上课时才能引经据典,左右逢源,政治课才能上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如果政治老师知识面很窄,天文地理、天上人间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传授书本知识,这是很难上好政治课的。
3.语言不够生动
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如果政治老师上课时还是以老本本说教,学生就会很厌烦,那政治课教学效果怎么会好呢?很多老师不注意语言的锤炼。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是很严肃的事,课后可以和学生开玩笑,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不行。是的,课堂教学是很严肃,教师不能信口开河。但也不能不苟言笑,一味说教。教师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往往能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热情,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这样的政治课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大增强政治课教学效果。
四、小结
总之,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寻找原因。原因找到了,才能对症下药。从学生这方面看,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关心国家大事。从老师这方面看,广大中学政治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备课、上课,钻研教材,研究学情,锤炼教学语言。教师、学生两方面努力,才能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