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之谓性”是商周时期人性论的基本论断,人性实指人之本能天性,所以要“节性”“度性”;而人之生理欲求又是人之生存的必然表现,所以又需“厚生”“厚性”。儒道人性论的展开皆是以此为思考的逻辑起点。孔子主张以德节欲,以礼约行,孟子与荀子在此基础上讨论人性善的应然性及现实性。老子则以道诠欲,防止欲望的无限膨胀。《庄子》及《淮南子》强调性以顺道,以道性为人性之本真状态,提倡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