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本教育 深化课堂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华南师大教授郭思东提出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生”为本,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效教学情景,倡导学生学习“有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关键词】生本教育 课堂改革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89-01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基本理念,这为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挑战。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切教学中的问题必须从课堂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因此,要实现这种“少教”或“不教”而促进学生“坚实的进步”的教育理想,其最基本方法就是回归“生本”,回归生活,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一、以“生”为本,突显主体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地理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语)而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主宰课堂,忽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重新审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是课堂学习的一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主导者,教师要依据学生需要而施教。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学生要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放在首位,要学会通过“探究”来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师生关系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教学情景中成为朋友及共同学习者关系。唯有此,学生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够发挥出来,课堂才会变为学堂,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而身心愉快的学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强调转变师生角色,倡导开放课堂,创造和谐课堂,鼓励学生讨论、争论、辩论,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培育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较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习“有用”地理思想,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可见,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出发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比如我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常见天气系统》一课时,正值学校所在地天气最复杂多变的秋季,有时阴雨连绵,有时却是秋高气爽,并且有一句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课前我就设计相关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阅读课本,查找资料,上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受到的天气变化出发,分析天气过程的特点,探究形成该天气过程的成因(即控制该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这样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死去活来”学地理(死——死的书本知识,活——活学活用),从而实现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三、创设有效情景,培养创新思维。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有效教学情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能够和谐统一。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参与式学习状态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地转偏向力”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英国某报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说他蒙住眼睛在平直的大道上前行,发现路径总是向右偏,请解释原因?我让同学们帮助编辑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平时没有这样的体验,觉得很好奇,甚至有点不可思议,所以很快投入阅读课文、互相讨论之中。通过探究,明白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力——地转偏向力造成的,并且掌握了偏转规律。这样做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养成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景,唤醒学生体验。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尺度,而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又是非常有限的。在课堂教学中,仅靠课本示意图作为参考,许多地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依然难度很大,对提高教学效果产生了明显的“瓶颈”作用。为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原地理环境,拉近地理景观与学生之间的现实距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能够进一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思想,使学生形成创新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驿马东沟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发育的地质原因探究》的课题研究,在学习选修六《环境保护》时,我指导学生开展了《驿马工业园区的主要污染类型及解决措施的调查研究》等。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了调查、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形成了地理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地理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既要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走进科学,探究未知的习惯,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当中,尤其是旧城中心,也正在经历着更新。然而,快节奏、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在改变着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在消耗着旧城本来的活力。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保持良好的空间品质,为城市居民提供活力的人性化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大重点。微绿地是指存在在城市结构的边角缝隙中的绿地空间,因其面积小、可达性高和形态多样的特点,比起大型绿地公园,更贴近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贡献。因此,研究微绿地空间,探讨能激发活力的公共空间形式,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地铁交通已然进入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站点影响域空间与地铁交通紧密相连,人流随地铁站点而集聚,空间的功能与元素已经增加与改变,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定义与社会功能正待更新,影响域的多种功能形成了多元立体的公共空间。因此,本课题是在新时代对站点影响域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必然应有相应的研究来总结,为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影响域步行空间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指引。
  了解站点影响域的实际状况是设计者优化城市空间质量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能够完全反映出站点影响域多元化的空间状态和行为现象。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否已经符合生活性和学科性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改进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学 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71-01  生活教
期刊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儿童成长问题已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在城市住宅土地价格不断攀升的当下,高容积率地块已成为常态,在此条件下社区中的绿地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被不断压缩,对儿童而言,主要表现在社区内儿童活动场地面积的持续下降;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针对性不强,缺乏专业且有趣味的活动空间;计容条件下的室内儿童活动空间与开发商利益存在一定冲突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众多开发商开始尝试探索在住宅架空层内打造半室外儿童活动空间。
  本文拟从儿童对活动空间的需
【摘要】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因未入门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是恐惧心理。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初学时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集中体现在不敢开口、不善倾听等。因此,作为一线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准确发音、灵活记忆,另一方面要通过课堂设计、作业点评与促膝谈心等方式,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通过“单词记忆”和“大胆开口”这两道关口。  【关键词】单词记忆关 大胆开口关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
期刊
【摘要】预习是学生提前对于要学习的新课程进行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学生的预习就好比是在战争前的战略部署,学生战士们在打好“课堂学习”这一仗之前有必要做好预习工作(即战略部署)。他们对战场上出现的敌人“新的知识”应有初步的预测与对策,而不是到实战时才去思考对敌方法。在全方面做好准备,学生们才能在学习时做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关键词】英语预习 学习效果 自学能力 检测 教师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事半功倍地学习英语,让英语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可以通过很多方面进行,本文旨在阐述英语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关键词】学习策略 英语课堂 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19-01  英语是一门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应注重人文性。数学教师应该知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美感带进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课堂只有更多一份人文精神、人文内涵,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才能让数学课堂鲜活灵动起来。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 合作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角”。他们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预设”也常被一些“意外”的情况所改变。前不久我就上了这样的一堂课。  【关键词】智力潜能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58-01  那天,我主要对四年级"数与代数"方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82-02  一、教育背景与设计理念  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教学理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突破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的惯性,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以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为载体,尝试对高一学生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学习“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为此,在设计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