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飘忽,莫名走俏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曝光频度最高的一本财经图书,甚至还掀起了一番持续至今的讨论。一些地方的官员通过会议或媒体开出的推荐书单上,《第三次工业革命》似乎不曾缺席过。
  很多在党政机关工作的朋友却陆续反馈,说这本书让他们看不懂。看不懂书,当然未必是书的问题,《第三次工业革命》这类书要求重塑人的发展观,不可避免挑战思维定式,让官员产生抵触,倒也正常。但疑惑的是,为什么翻来覆去出面推荐此书的多是地方要员或国企大员,而偏偏是年龄更小、知识结构更新的中低层公务员“看不懂”?
  这本书刚掀起热潮时,我就买过一本来读,最近翻出再读,大抵摸索出了原因。先来说,为什么这本书会在一定层级的官员中受到欢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个不错的名头,无论说是巧合还是刻意为之,与中国正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导向是一致的。这样一个原因,曾经让众所周知的伪书《学习的革命》因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政治口号相合,光机关、院校团购,就在中国内地成了超级畅销书;如今又让《第三次工业革命》莫名走俏。
  书中充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国际合作等潮流名詞,加上各界名流写下的肉麻推荐语,让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草草看了,视为惊世之作。书作者每隔几页又会吐露他与默克尔、美国议员等欧美政要交往的轶事,无形之中让读者对他及书的主张高看三分。实际上,炒作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概念的书,近年来并不少,与同类书比,《第三次工业革命》只能算是一本荟萃了部分“乐观看未来”观点,“攒”起来的集子。
  把观点和事例“攒”起来,还得看“攒”的质量。《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所以会让至少一部分读者看不懂,首先在于,书作者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工业革命”的概念界定十分混乱,且在不同语境和叙述背景下随意变换定义。一会将之视为已经蔚然大观、不可阻挡的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转型大潮,一会又声称之所“革命”成效不显著,是因为掀起全面“革命”的主客观条件还不成熟。
  其次,书作者无视“贪多嚼不烂”的资料收集、整合分析原则,将新技术、产业革命领域方方面面的新概念和新尝试等都拼凑在一起,还加入了大政府、市场自由主义等话题的讨论,却根本没有弄清其中任何一项。
  第三,作者在对“革命”按照他所描述的方式到来的必然性进行论证时,有意回避了不利证据,只挑好话说,但因为加入的信息太多,让各项子命题的论证出现了相互矛盾。
  比如,作者声称“革命”就是互联网和新技术、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工业革命,将改变之前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体系的传统、集中特点,实现更广泛的分散经营。这个判断其实是老生常谈;但书中又提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应更新基础设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更好平台,将各类民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改造为发电厂时,又滑向大政府主导、大企业主导的惯性之中。很显然,这正是那么多国外跨国公司、国内大国企的负责人力推此书的原因,让人不得不问,如果大政府、大企业主导的“革命”,还会给分散经营留出充分的空间吗?
  第三次工业革命
  作者: 【美】杰里米·里夫金
  译者:张体伟、孙豫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5月
  定价: 45.00元
  遗憾理由
  一本将观点和事例“攒”起来、概念界定模糊、论证飘忽的书,却成为了2012年度中国图书市场上最热门的财经图书。
其他文献
做记者的当然都知道不应该标签化一个人,可是冯唐,实在是最容易被贴标签的那种人。作为一个作家,他自己也把履历印到每本书上:协和医学博士,专业是妇科肿瘤,美国Emory念的MBA,麦肯锡全球合伙人,然后是华润医疗CEO,外形嘛,属于放在封面上可以增加50%销量的那种。这样的人有如人类里的三好学生,明明浑身上下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优点,但说来也怪,有时还就是倒数第二排那种看起来很颓的家伙更让人想交朋友。 
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给予地球生命的能量”,作为主办国代表的意大利馆,自然要好好发挥,将这个理念进行充分诠释。它由Nemesi
拍摄退役的奥运冠军是件难事。很显然,他们现在与领奖台上的样子已有所不同。不同的地方有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他们平凡化、世俗化的部分。  当摄影记者跪坐在床上,拍摄穿衣镜里的劳丽诗之前,我们做过一些说服工作。劳丽诗非常爽快,说明了拍摄几要几不要之后带我们上了楼。进了房间,劳丽诗说房子有点小,我说虽小,也只有奥运冠军才能买得起。  冠军的确是有光环的人,房间有一种别样的趣味。  我们和胡佳聊天的地方是
这大概是最让人享受的科学实验了:正值早饭时间,一打食欲旺盛的男女学生排着队,站在热气腾腾的烤架前,领取一大份滋滋作响的牛排。他们各自将这份8盎司的(约230克)牛排吃得一点不剩,再让护士抽一份血样,就算完成任务了。  主持实验的是美国克里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 in Ohio)的斯坦利·哈森(Stanley Hazen)医生。他和同事们一边兼职烤肉师傅,一边研究红肉为什么容易引
1  1月10日中午,当钟权桢、叶霞这对年轻夫妻正在自家的小店里忙碌时,几名神情严肃的铁路警察走了进来。随后,警察们在这间略显杂乱小店里,查获尚未被取走的火车票212张,并以涉嫌倒卖车票为由将钟权桢、叶霞两人拘留。  钟家小店地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大富村内,混杂在一片低矮陈旧的工厂厂房和出租楼中。随着春节临近,这里总上演这样的场景:买到火车票的幸运儿提携着箱包出门,满脸兴奋地离去时,他们的身影总被
从1868年百达翡丽将世界上第一只手表戴上Koscowicz伯爵夫人的皓腕,到现在世界90%的时钟和80%的手表在中国制造,时间已经过去了近150年,手表的功能增增减减,但最主要的用处—表达时间和彰显身份,却从未有过任何改变。而随着手机的普及,腕表的逐渐式微,也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世事难料,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近期全球各大媒体不约而同爆出苹果有意生产一款“iWatch”手表的消息。消息言
Fujifilm X100s固定镜头数码相机  参考价:8099元  为什么喜欢:高速对焦,所见即所得,画面干净无噪点。  如果你想要入手一台适合扫街的DC相机,那它一要够小巧便携,再者得有非常快的对焦速度,因为好的镜头总是稍纵即逝。这款来自富士的小相机采用了很复古的蒙皮设计,第二代处理器EXR Processor不仅能降低噪点,在对焦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仅需0.08秒就能完成对焦,堪称世上
第一次听说缂丝这个行当、王金山这个人名,是从苏绣大师“绣爷”沈德龙口中,拿自己和王金山对比;再次听说王金山,是在做缂丝团扇的85后“新绣”李晶说到,新生代的手工艺人提起王金山时眼睛发亮。带着对缂丝和工匠的好奇,我叩开了苏州“王金山大师工作室”的门。一寸缂丝一寸金  曾几何时,我们只醉心于苏州城小桥流水式的硬件——那时的动机很简单,少不更事,把苏绣、缂丝之流当成出土文物,生怕身上被其沾染上陈腐气,游
近来有学者刘瑜和作家慕容雪村在媒体上对谈“公知如何被污名化”,让这个话题引起热烈讨论。  两人都反对“公知”被污名化,刘瑜说,“我会为‘公知’这个现象受到的待遇感到不满,感到挺愤怒;但是我个人倒没什么,爱叫‘公知’就叫呗,现在还有人叫‘母知’,我都没那么在意。”慕容雪村则说:“从‘公知’变成一个坏词之后,我开始频繁称呼自己为公知。”  在去年,韩寒一篇博文《就要做一个臭公知》也表示类似立场,他提到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居无定所的人才会选择流浪。当你为了繁忙工作后的一杯咖啡而备感满足时,有人却在一条陌生的小路上踽踽独行,他们从不认为餐风露宿有什么不好。而荷兰设计师Jolien Hanemaaijer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根据自己多年的旅行经验,Jolien开发了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设计项目,并研发了两款产品,帮助旅行者解决衣食住行上的问题,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心情去感悟旅行的意义。一套组合式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