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污名化,谁受益?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有学者刘瑜和作家慕容雪村在媒体上对谈“公知如何被污名化”,让这个话题引起热烈讨论。
  两人都反对“公知”被污名化,刘瑜说,“我会为‘公知’这个现象受到的待遇感到不满,感到挺愤怒;但是我个人倒没什么,爱叫‘公知’就叫呗,现在还有人叫‘母知’,我都没那么在意。”慕容雪村则说:“从‘公知’变成一个坏词之后,我开始频繁称呼自己为公知。”
  在去年,韩寒一篇博文《就要做一个臭公知》也表示类似立场,他提到,在这两年“公知”这个概念被批评为“装逼”、“消费政治与公共事件”,但他说,“我是个公知,我就是在消费政治,我就是在消费时事,我就是在消费热点。我是消费这些公权力的既得利益者……当公权力和政治能被每个人安全地消费的时候,岂不更好?”
  所以,这可以说是一场“公知的反击”。事实上,韩寒和刘瑜几乎可以说是最火的“明星公知”,但是前年,两人几乎在接近的时间点上,都遭到网友对于其私德的严厉攻击,这些攻击让韩寒受了伤,也让刘瑜退出微博。当时就有人说,这不是巧合,而是有组织的攻击。
  所谓“公知”(公共知识分子),指的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介入公共领域,去批判权力、针贬時事的人,他们代表了一种与官方权力抗衡的价值与力量,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宝贵资产。尤其是学院知识分子生产出的学术研究和大众的公共领域之间的桥梁,可以让知识走出象牙塔,发挥更大作用,让人们有思想武器去认识统治机器编造的意识型态和甜蜜谎言,不论这个统治机器是官方或者商业体系。
  所以,在其他社会,人们担心的可能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衰落”,而不是“公共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妖魔。学者许纪霖教授就曾分析,中国1980年代是公共知识分子活跃的年代,但到了1990年代却相对沉寂,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使得公共领域被压缩,以及知识体制专业化和文化生产的商业化。这些因素在2000年之后仍然存在,但媒体更为多元,包括媒体的评论版面以及网络的出现,使得“公知”似乎影响力比1990年代更大。可以说,过去10年,媒体人和“公知”在舆论阵地上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力,更遑论2010年后微博世界出现后,个别知名人物的影响力更可以宛若一个媒体。
  学院知识分子和知名作家几乎被体制收编,只剩下媒体人还算是手拿笔杆者中较具批判性的群体。因而当少数作家如韩寒、慕容雪村或者其他知名学者加入媒体人促成的“公知圈”时,他们确实展现了强大的能量。
  当然,“公知”作为一个集体概念被批评,除了部分“公知”的自我堕落,还有其他原因,例如少数激进派批评“公知”不愿意采取更大风险的行动─这确实有道理,“公知”的道德光环和市场利益不应该只是便宜赢得的,而是最终应该被现实试炼的。但这些声音不应该加入保守力量的恶意批评─这些力量一方面是某些敌视“公知”的媒体/文人,另一方面则是一般性的犬儒主义者,而后者反映出当前普遍的价值虚无状态。在巨大的权力和市场掠夺前,人们只能谋取基本生存,而没有任何信仰、信念,也因此,他们在不相信体制的同时,也不愿意相信普遍价值的追求和实践是可能的,所以会去嘲讽高举普遍价值的“公知”们。另一个例子是对“文艺青年”一词的污名化─“文艺青年”也被视为一种“装逼”的姿态,大家更愿意表示亲近“普通青年”或者“二逼青年”。
  无论如何,当更多“公知”不愿意进入公共领域(不论是媒体写作或是微博世界),当更多“公知”放弃他们的公众影响力时,谁会是受益者呢?或者,一旦犬儒主义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导精神时,谁会是受益者呢?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影视环境下,像刘和平这样以编剧的身份可以主宰一部剧的全部内容不仅难得,而且稀少,更何况他的作品一贯以“严肃”著称。这部名为《北平无战事》的电视剧据说刘和平写了七年,台湾美国跑了很多趟查资料,由于题材敏感且耗时太长,问世过程也极为艰难。好在它最终还是完整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创作者的心血没有白费。  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北》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充满戏剧张力。事情发生在1949年前夕的北平,通货膨胀
乍暖还寒的周六上午,秋阳似金,我披上薄外套,直奔离家不远的菜场,打算买上一堆当令的秋蕈,做意大利炖饭,招待今晚来家便饭的老同学。这道菜的做法得自罗莎妈妈,她的汉学家儿子是我在意大利的好友。此刻,秋风又起,唇齿之间的美味记忆被唤醒,想起教我做这道菜的意大利妈妈。我不敢说自己的手艺比得上她,盼只盼吃到炖饭的人,也能在唇齿间感受到森林的芳香,留下美好的秋日回忆。  那是另一个秋季的事,我到朋友在北意的老
做记者的当然都知道不应该标签化一个人,可是冯唐,实在是最容易被贴标签的那种人。作为一个作家,他自己也把履历印到每本书上:协和医学博士,专业是妇科肿瘤,美国Emory念的MBA,麦肯锡全球合伙人,然后是华润医疗CEO,外形嘛,属于放在封面上可以增加50%销量的那种。这样的人有如人类里的三好学生,明明浑身上下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优点,但说来也怪,有时还就是倒数第二排那种看起来很颓的家伙更让人想交朋友。 
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给予地球生命的能量”,作为主办国代表的意大利馆,自然要好好发挥,将这个理念进行充分诠释。它由Nemesi
拍摄退役的奥运冠军是件难事。很显然,他们现在与领奖台上的样子已有所不同。不同的地方有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不是他们平凡化、世俗化的部分。  当摄影记者跪坐在床上,拍摄穿衣镜里的劳丽诗之前,我们做过一些说服工作。劳丽诗非常爽快,说明了拍摄几要几不要之后带我们上了楼。进了房间,劳丽诗说房子有点小,我说虽小,也只有奥运冠军才能买得起。  冠军的确是有光环的人,房间有一种别样的趣味。  我们和胡佳聊天的地方是
这大概是最让人享受的科学实验了:正值早饭时间,一打食欲旺盛的男女学生排着队,站在热气腾腾的烤架前,领取一大份滋滋作响的牛排。他们各自将这份8盎司的(约230克)牛排吃得一点不剩,再让护士抽一份血样,就算完成任务了。  主持实验的是美国克里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 in Ohio)的斯坦利·哈森(Stanley Hazen)医生。他和同事们一边兼职烤肉师傅,一边研究红肉为什么容易引
1  1月10日中午,当钟权桢、叶霞这对年轻夫妻正在自家的小店里忙碌时,几名神情严肃的铁路警察走了进来。随后,警察们在这间略显杂乱小店里,查获尚未被取走的火车票212张,并以涉嫌倒卖车票为由将钟权桢、叶霞两人拘留。  钟家小店地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大富村内,混杂在一片低矮陈旧的工厂厂房和出租楼中。随着春节临近,这里总上演这样的场景:买到火车票的幸运儿提携着箱包出门,满脸兴奋地离去时,他们的身影总被
从1868年百达翡丽将世界上第一只手表戴上Koscowicz伯爵夫人的皓腕,到现在世界90%的时钟和80%的手表在中国制造,时间已经过去了近150年,手表的功能增增减减,但最主要的用处—表达时间和彰显身份,却从未有过任何改变。而随着手机的普及,腕表的逐渐式微,也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世事难料,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近期全球各大媒体不约而同爆出苹果有意生产一款“iWatch”手表的消息。消息言
Fujifilm X100s固定镜头数码相机  参考价:8099元  为什么喜欢:高速对焦,所见即所得,画面干净无噪点。  如果你想要入手一台适合扫街的DC相机,那它一要够小巧便携,再者得有非常快的对焦速度,因为好的镜头总是稍纵即逝。这款来自富士的小相机采用了很复古的蒙皮设计,第二代处理器EXR Processor不仅能降低噪点,在对焦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仅需0.08秒就能完成对焦,堪称世上
第一次听说缂丝这个行当、王金山这个人名,是从苏绣大师“绣爷”沈德龙口中,拿自己和王金山对比;再次听说王金山,是在做缂丝团扇的85后“新绣”李晶说到,新生代的手工艺人提起王金山时眼睛发亮。带着对缂丝和工匠的好奇,我叩开了苏州“王金山大师工作室”的门。一寸缂丝一寸金  曾几何时,我们只醉心于苏州城小桥流水式的硬件——那时的动机很简单,少不更事,把苏绣、缂丝之流当成出土文物,生怕身上被其沾染上陈腐气,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