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内蒙古GDP增长的因素分析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对1998年到2010年内蒙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基本建设 投资、固定资产、净出口总额 、利用外资额 以及教育投资这五个因素对内蒙古GDP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我们根据国民收入法核算理论,从三大需求的角度研究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相关的数据,利用OLS方法,在EVIEWS软件帮助下对测算所得的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根据这些结果,为内蒙古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蒙古 GDP 增长 因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在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年中,由于国家政策引导和建设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自2002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在全国保持第一,年均增速16.9%,创造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但同时内蒙古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中能源、冶金、农畜产品比重高、市场风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靠资源、能源起家的内蒙古,在国家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陷入了与全国经济格局不相符的窘境。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长最终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大需求因素共同拉动的,消费、投资、净出口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总量和结构的变动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态势。作为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地区,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值得我们关注,其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什么?面临的挑战又该如何解决?显然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我们对影响内蒙古GDP增长的因素做出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内相关学者对国民收入分析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张雪松(2003)在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的 GDP 的贡献一文中实证研究了我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净出口总额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综上,国内相关学者分别从产业结构,税收,人才资源等角度研究影响内蒙古GDP增长的原因。借鉴他们的经验,我们将从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因素。
  三、模型的建立
  根据内蒙古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我们收集了1998年到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消费品零售额、基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以及利用外资额,并建立计量模型。 其中:Y代表地区生产总值,X1代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2代表基本建设投资,X3代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U1代表出口总额,u2代表进口总额,x5代表利用外资额。
  根据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可知: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数据设模型的函数形式为Y=€%[0+€%[1*X1+€%[2*X2+€%[3*X3+€%[4*X4+€%[5*X5+ U(式1)
  得回归分析结果:
  (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及修正
  1、检验
  各估计量的t检验都不显著,而f检验显著,说明存在多重共线性。
  2、用逐步回归法修正多重共线性
  (1)运用OLS方法逐一求Y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即:Y= -79.08589+ 3.073652X2
  (-8.833908) (119.9085)
  R2= 0.998819 AR2= 0.998750 F= 14378.04
  (2) 逐步回归。将其余解释变量逐一代入上式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即:Y=-94.35986+ 3.199889*X2-1.158569X3
  (-12.35871) (86.06483) (-3.937602)
  R2= 0.999400 AR2= 0.999325 F= 13330.58
  (3) 将其余解释变量逐一代入上式产生多重共线性,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保留X1和X2最终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79.08589+ 3.073652X2
  (-8.833908) (119.9085)
  R2= 0.998819 AR2= 0.998750 F= 14378.04
  四、总结分析
  由模型可以看出:在变量为零时,内蒙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保持在-86.67634亿元的水平内蒙古历来都以牧业为主,多是自产自销,这部分价值不计入GDP中,其他产业在逐步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国家的财政补贴和许多对内蒙的转移支付再加上地区的贸易逆差都可能造成内蒙古GDP核算出现负值的情况。在其他变量不变时,每增加一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平均增加3.128669亿元;在其他变量不变时每增加一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GDP平均减少-0.630971亿元;说明,促进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消费品零售。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要减少GDP,可能是因为近年来为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曾长对基本建设进行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导致投资很多收效甚微;还有可能是数据不够准确造成的。该模型提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不能盲目激进。应当在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基本建设投资稳步合理的增长的同时,加大其他方面的投资和建设。
  五、建议
  目前,尽管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其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应当:
  (一)加大对农牧业投资,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巩固内蒙古的基础经济,打好发展经济的根基。只有具备良好的基础,才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针对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可以结合自己优势,加快如饮食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此拉动经济的增长。内蒙古的消费支出中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较大一部分,恩格尔系数较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促进消费方向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三)引进东部及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及成功的经验,深化企业改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提高产业和商业的竞争力,使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在经济发展中重视人才,发挥人才的主导作用。
  总之,只要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紧紧抓住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关键,全面实施资源转换、开放带动、科教兴区、人才开发和名牌推进等战略措施,切实抓好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开拓市场三个重要环节,就能提高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1998~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www.stats.gov.cn
  [2]《计量经济学》(第三版) 李子奈 潘文卿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雪松.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 GDP 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2003(3):15-21.
  作者简介:周国楠,出生日期:1993.5 籍贯:四川成都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内蒙古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所谓物理,即万物之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物理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者的我们不仅要完成物理知识的教授、物理规律的指导,更为深入的是让学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使语文作业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但是需要教
摘 要: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上,在心理上表现为急躁、焦急、不安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压制下,可能会使得个体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在焦虑心理的主导下,"考证热"的出现、考研高潮来袭、在家啃老这三个社会现象体现了大学生的压力与不安。大学生就业焦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变迁中就业期望的落差、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劣势、大学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短板、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
近年来,传统实体书店由于无法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经营状况愈发不佳,并且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更加多元化的阅读需求,逐渐被市场淘汰,于是在国家对于文化发展传播政策支持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等级评分法对安徽省投资环境进行了分析,从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的8个方面逐一评分,最后加权得到安徽省的投资环境评分,形成了对该地区外商投资环境的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将安徽省与全国其他多个省市进行了对比,并对等级评分法进行了方法分析评价。  关键词:等级评分法 安徽省 外商投资环境评价  一、引言  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是在冷热对比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称为多因素等级评分法。 由美国经
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使我国的房地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也具有投资金额较大、回收时期较长等特点,因而在房地产的投资环节中,收益始终是与风险并存的,这
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多媒体强大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理解创设生
运动障碍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肌张力障碍等,又称椎体外系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药物治疗仅能轻微改善症状,作业治疗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