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城的别称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kyoum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海宣言》中的倡议,每年的10月31日被定为世界城市日。下面是世界上一些著名城市的别称,你还知道哪些世界名城的别称?欢迎补充哦!
  中国昆明—春城
  明朝状元杨慎被贬云南时,写下了“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诗句,俗语也说“昆明四季如春”。昆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得它“春城”的别称名扬四海。
  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之都
  18世纪以来,维也纳就是许多著名音乐家的创作基地,许多优美的乐章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法国巴黎—花都
  巴黎之所以被称为“花都”,是因为这里不仅鲜花多,而且有五花八门的建筑物,有花色繁多的化妆品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时装。
  德国莱比锡—书城
  15世纪初,莱比锡就是德国的出版印刷中心。1481年第一本活字排版的德文书在此问世,“书城”因此得名。
  新加坡—狮城
  传说古时苏门答腊的一位王子乘船来到这里,看到一个黑头白胸的怪兽,随从告诉他这是“狮子”,王子认为这是祥瑞之兽,于是便将这片土地命名为“狮城”。
  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威尼斯是坐落于水上的一座城市。有的小朋友可能已在课堂上学习了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马信德等人也写过一些与威尼斯相关的文章。
  英国伦敦—雾都
  你是否读过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雾都孤儿》?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伦敦。工业革命带来了林立的工厂,也使得环境污染加重,烟雾缭绕,这也是伦敦被人称作“雾都”的原因所在。
其他文献
上级对公款请吃规定很严,其中一条:不得上白酒,尤其是茅台酒之类的高档白酒。  他深知自己的领导是茅台酒的“忠粉”,无“茅”不喝。  怎么办?他灵机一动,将茅台酒灌在矿泉水瓶子里,喝这种“矿泉水”,应该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妙哉妙哉!他得意扬扬。  公款请客,不能去高档宾馆酒店,本单位又没有像样的食堂。怎么办?他便联系了一家本帮菜馆,这里价格适中没有超标准,地方特色浓郁,都是正宗的上海本帮佳肴。 
汤姆·提克威是个喝着可乐、看着动画片长大的导演。他将动画、游戏、MTV等传统电影不具备的崭新元素融入了《罗拉快跑》中,以节奏强烈的电音贯穿始终,并大胆突破经典叙事方式,创造出了类似游戏中“S/J(存档/读档)”的三段结构。这些不同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大胆新奇而又丰富深刻的电影。  罗拉和曼尼是一对年轻恋人。曼尼有一天惹出一个天大的麻烦,竟然把走私得来的10万马克赃款弄丢了,而他的老大20分钟
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秋天。  树叶黄了,一行大雁往南飞,我和我们生产队里的社员们在村东割豆子。忽然,“砰”的一声枪响,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朝枪响的地方望去。在离我们不远的大沙河上空,一群正在南行的大雁忽然調转了方向由南向北飞翔。  割豆子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扔下了手中的镰刀,向大沙河里奔去。  一进大沙河,就看见白色的沙滩上有被血染红的沙,像花朵一样一溜儿排开。在十多米处,有一只大雁从天空上坠落下来。
江南的小村,黑夜浓稠。晚饭后,劳作一天的农人在汤罐里或者在灶膛炖锅里,舀些温水,开始洗刷一天的劳累。   母亲总是最后一个上床。在昏黄幽暗的煤油灯下,我们常常围在一捆带茎萁的毛豆或蚕豆前,小手在豆荚里灵巧翻剥。起始剥豆,新鲜而有趣,不久,哈欠连连,睡意袭来。母亲让我们早点困觉,自己继续忙针线活儿。灯光摇曳,母亲弯弓般静坐着,身子影照在白色的墙上,像端坐的玉佛。女红是贫寒时光的必备技巧,每个家庭都
李爱民是一个农村孩子,他自小为自己立下人生的目标:参军,入党,立功。这些他自小立下的奋斗目标都实现了。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位残疾人。  在1979年的一次作战中,为了营救他的战友,他失去了双眼,从此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的眼前消失,他成为一个失去双眼的残疾人,在他漫长的人生路上,光明离他远去,黑暗将伴他度过一生。命运与李爱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李爱民痛苦、难受,他无数次地反问自己,为什么命
走了多少里的路,  才能走完老黄河?  喝了多少口的水,  才能喝干这苦涩?  唱了多少年的歌,  才能唱尽老黄河?  找了多少个影儿,  才能一把抱住我?  喝了多少杯的酒,  才能烧透这大火?  写了多少行的诗,  才能写哭我?  鸡叫了,  路软了,  天亮了,  稻子黄了,  白鷺飞来了,  香气摇曳了,  碗边的筷子掉了,  敲疼了谁的脚趾头?  再不唱什么离歌了,  再不喝什么白酒了,
我在市里的五中连着考了三年,都名落孙山。母亲托关系把我送进了石门私立中学,因升学率高,周边几个市的人们都愿意把孩子往石门中学送。   第一节课,上课铃刚响,就有三个老师模样的人搬着椅子,陆续地坐在了课桌间的夹道里。这架势我明白,有老师来听课了。上过学的都知道,这样的听课,有监督和学习的意思。这时门口探进一个油光可鉴的偏头,鼻梁上架一副瓶底儿眼镜,穿一身笔挺的西服,白色的衬衣领子立得有板有眼,只是
每个人都是有故乡的,每个人的故乡也不尽相同。一个人走出故乡,有的不能经常回去,有的甚至再也没有回去。那么,一遇到与故乡相近的符号,便觉得亲近。  洛阳望春门的街口,有一片瓦的世界。阳光正在瓦上跳跃,蔷薇攀上了窗沿。窗沿也围着瓦,一个女孩儿的娇柔在瓦间闪现。  余舍,名字让人回味,就像两座连在一起的瓦屋,散发着朴素的光。它的芳邻是颇有名气的“瓦库”,二者相辅相成,筑起瓦蓝色的乡音。  我观这余舍,不
我很少施舍乞讨者。“施舍”虽然难听,可的确是表达需要。其实大可把“很少”换成“几乎没有”,写到这里忽而觉得好笑,那个“几乎”的余地不知为何如此狭窄却仍要保留,也许是为了盛放心中其实很想给予和散发的善意吧。  每次遇到衣衫褴褛、四肢残缺的无家可归者,我总是匆匆离开。一直以来都无法给这种逃避找一个很善良的理由,除了不忍直视生活那辛酸的一面,不敢用眼睛去看与自己生活天壤之别的苦涩,还有些别的什么吧。直到
如果能够再低些  你就看见  岸如连绵的群山  推向远方  如果能够再低些  就看见悬河  無垠的悬崖高壁  起自无边的平原大地  没有谁能再低了  淤积堰塞的都成了平湖胜景  没有谁能再低了  就像沙丁鱼在罐头里旅行  就像一条条鲑鱼  洄游的高处竞然是虚空  它们在天空飞翔  鳍好像替鹰隼展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