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伪生活化”教学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生活化教学方法,努力将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伪生活化”现象。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伪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化,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开展生活化教学,然而有些生活化教学并不是真正的“生活化”教学,只能算一种“伪生活化”教学,因此,必须深入探讨“伪生活化”教学问题,明白何为真正的生活化教学,通过分析“伪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对策,帮助教师优化生活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伪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情境不贴合实际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实际脱离,对学生的學习帮助不大,还可能会误导学生。例如,在讲解分类知识时,有些教师创设了“超市”的教学情境,将教室作为超市放置了一些商品,要求学生整理归类商品,学生忙前忙后,教师也在指导学生,但是学生最终因为太累而没有精力完成课堂讨论、总结,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并没有从情境中抽象出分类知识,这样的生活化教学虽然过程是生活化的,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生活化教学效果,属于“伪生活化”教学。
  2.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不成熟,他们对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认知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用成人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站在成人的角度选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开展生活化教学,没有准确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未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生活素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困惑。这样一来,很多学生会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的价值难以体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优化教材
  首先,教材编写者为了照顾各个层次、各个地区的学生只能在教材中选用使用范围较广的教学素材,它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课本例题、习题中常常出现的“某企业”“某地区”“某商场”等。但是这种使用范围很广的题目情境与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为了更好地结合教学与生活,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这些教学素材改编成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场景。例如,课本中关于滑雪的题目,北方学生滑雪的机会相对南方学生更多,因此,教师要根据地域进行适当改编,如果是南方学生则可以将滑雪换成游泳;耕种的生活场景,农村学生比较熟悉,城市学生却比较陌生,如果是学生来自于城市,教师则可以将耕地这个生活场景换成其他场景。这样有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知识,验证所学知识。其次,教师要对教材中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适当改编或补充。教材编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些内容可能已不符合现实情况。这时,教师要结合现实改编或补充教材内容。例如,课本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习题用的生活素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但距离北京奥运会举办已经过去多年,学生对这届奥运会的印象不深。这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2016年举办的巴西里约奥运会,学生的印象更深,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2.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实施生活化教学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往往站在成人的思维角度选取生活素材,但很多成人世界中的生活素材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无法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小杨的妈妈出差乘坐出租车,出租车起步价为3公里12元,超出3公里每公里2.4元。她到达终点后支付车费24元,请问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公里?还有彩票中奖问题、手机话费问题,这些问题与成人的生活联系密切,但和小学生的生活并没有太多关联,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小学生很难理解题目的条件,更别说解决问题。基于此,教师在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时,必须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创设学生容易理解,感兴趣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位置与顺序”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一栋老房子,老爷爷住第一层,老奶奶住第二层,这就是“位置”,而老爷爷在一层,老奶奶在二层,三层没有人,这就是“顺序”。这样的情境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利于他们学习知识。
  综上所述,针对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伪生活化教学问题,教师要采取相应对策,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教学内容,站在小学生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鲁静.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张玉平.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1).
其他文献
INTRODUCTIONThehumanuppergastrointestinaltractisofteninfectedwith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Thisureasplitingbacteriumisnowc...
ClinicalandexperimentalstudyoftherapeuticefectofWeixibaonizhuanpilsongastricprecancerouslesionsZHANGXuChen1,GAORuiFeng2,LI...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术中的效果。方法对两组各15例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优于后者。结论脑血管疾病介入术拟选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
摘 要: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的质量方面有关键性影响。主要围绕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对语音教学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语音;小学;策略  英语作为我国重要的必学外语,在各阶段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缺陷,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技巧的掌握而忽视语言学习的本质。作为一门外语,英语学习的首要目的应该是用来传递信息和交流,但实际上,学生往往在口语表
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学生民族意识感的激发更是如此。班主任老师应该抓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营造氛围,创造性地规划传统佳节中少先
目的的分析2005年版资源库、学校版资源库使用情况。方法根据市县级相关业务人员、中小学学校负责卫生的老师以及学生、村医(村民)/社区医生(居民)进行访谈并将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
目的观察艾迪加博莱霉素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效果。方法艾迪注射液加博莱霉素为治疗组,单纯应用博莱霉素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摘 要: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问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而课堂提问则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必由之路。对此,教师要走路课堂提问的误区,有效提问。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误区有哪些呢?这是论述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提问误区;误区类型;重复型误区  课堂提问作为高效语文课堂构建的主要途径,其
目的探索在中小学校进行健康促进干预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某县28所中小学校,经过一年健康促进干预(通过培训、持续开展活动等)后,对师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
舞蹈演员在练习舞蹈时常常会面对一个大镜子,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播音员练习朗读时常常会录下自己的声音来反复听反复改正。教师如何进行自我检测,自我反思呢?我们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