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设计语文课外作业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作业是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习效果的一个平台。现实教学中,语文课外作业多抄抄写写,这些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感到疲惫,效果也不佳。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应为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服务,要能彰显自主性,渗透开放性,讲究趣味性,注意层次性,注重实践性。因此,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设计,积极实施多样化的语文作业形式。
  一、兴趣引领,让学生快乐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练习活动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大胆地思考,大胆地探索,从而优化自己的认识活动,促进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总保持一种新鲜感。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被动应付作业。
  1.以新引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题型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可针对这一特点,经常变化作业内容出现的方式。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还需要哪些新型玻璃,把我们希望出现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并为这种新型玻璃写广告词。看谁的广告最能吸引消费者,让别人一听就想买你所介绍的玻璃。由于这种练习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学生兴趣很浓。
  2.以动引趣
  喜动厌静是小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设计练习时要多让学生亲自去演一演、画一画。如学了古诗《绝句》后,为了使枯燥的文字变为具体形象的画面,我让学生回家画一画,学生兴趣盎然。第二天,他们把作业交上来,我发现学生的想象丰富多彩,其中一份作业很让我欣赏。作品层次感非常清楚,上有万里晴空,下有清澈的江水,根据诗句意思分四步在自己所画的背景图的不同的方位贴上涂色的剪纸作品,整幅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作业,融趣味性、形象性、情感性、新奇性为一起,不但吸引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那春意浓浓、生机勃勃的情景之中,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3.以赛引趣
  小学生很好强,喜欢竞争。课外作业中适当设计竞赛练习,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如学习了《黄山奇石》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山各种风景名胜的图片、文章、诗歌,编一张以“秀丽的黄山”为主题的手抄报,并进行评比,获奖的在班级中展示。这样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视野。
  二、尊重差异,让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兴趣和学习需要,发展也各不相同。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指令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班级中有些学生掌握得快,有些学生消化得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计相应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学生在作业中有了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如在教学《秋天的雨》后,我是这样设计的:你可以和父母一起去秋游,把所看到的秋天的美景写下来;你也可以先画一幅美丽的秋景图,然后把图上的内容写下来;你还可以去找一些描写秋天美景的好句子,把它们变成一篇通顺的小练笔。作业交上来,我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心中最美丽的秋景图。
  2.自主确定作业量
  统一的作业量往往会使 “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弹性题目供学生选择。如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但可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和能力差异来定量。对于一些拓展性练习,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可以选做或不做。
  3.自主选择完成方式
  每天布置的作业,教师应当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完成方式。如预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的读熟了课文,理解了词句;有的搜查到了圆明园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了解旧中国曾蒙受的耻辱等,并进行了介绍。学生选择了不同的预习方法,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重视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宽了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和用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当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学生课外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1.观察型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我们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这样,他们才会有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学习了课文《菜园里》后,让学生到菜园和菜市场去看看,都有什么时令的蔬菜,叫什么名字,并学着课文的样子,说说这些蔬菜有什么特点。也可以让学生到厨房去看看,向大人了解蔬菜的做法与吃法,哪些部分能吃,能够做出什么样的美味佳肴等。并采用写观察日记的方式巩固观察成果,强化观察兴趣,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2.操作型作业
  为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我经常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学习完《称象》一课后,根据曹冲称象的三个步骤,让学生用水盆、玩具象、石子、秤等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这一实验性作业,使学生在动手中巩固了语文知识,活用了科学学科的浮力知识,数学学科的计算知识,又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新能力。
  3.查阅型作业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和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的能力。如教学《开国大典》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开国大典”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是多方面的,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让“精”装上阵的语文课外作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具有自主多元化、新颖趣味性、综合实践性的作业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强调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实践能力,它反应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是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体现。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如语法和词汇量等,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及书法能力。高中生应高度重视写作,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来全面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一、提高认识  学生要认识到写作与听、说
摘 要:在今天的国际发展环境中,全球发展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国家间的合作逐渐增多,我国作为经济大国,不管是在对外贸易方面,还是对内引进投资方面,都在整个国际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官方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下,对我国自然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英语翻译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的国家环境下,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翻译;能力;培养  英语翻译工
摘 要: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通过积极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引起学习兴趣;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要强化在平时的练习中寻找学习的乐趣;要把握实践活动课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热情;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学习变得兴趣盎然。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具有显著的高效。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这句话用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