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政治权力观初论

来源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权力观,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经济与政治、社会与国家、实然与应然等多个维度,对政治权力的内涵、价值指向及其运行与监督进行了相关论述。梳理和总结两位革命导师关于政治权力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其政治话语体系中的含义,对我们全面认识它们的深刻意蕴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解决我国权力运行监督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我党的几代领导人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适合中国的发展之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总
为人民服务最早是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而提出,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已深入人心,我党执政后,又把它推及为人民政府就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并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向人民群众大量宣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其哲学涵义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多范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
面对诸多全球困境,当代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思提出了“全球伦理”理论。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从生产、生活的现实视角出发,提出了世界历史观。在此,我们可以世界历史观为一
为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必须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呼吁绿色消费,提倡绿色消费,人类需要的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理论探索,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观三个方面:人的劳动即人的类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的个体本
毛泽东在探求救国救民和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如何实现和保障中国的人权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并阐述了"人赋人权"的思想观点.
邓小平的民族和谐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理论,为我们党和国家顺利开展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民族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而且对世界历史所产生的二重性影响也做了前瞻性的预见,他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有着本质的相同,其对于我们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