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影响之大,也涉及到政治,军事,医学等等各个领域。综观国际形势,各国间的信息战比比皆是,一时间“计算机文化”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技术更是贯穿了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员,我深刻认识到时代所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党和国家第二代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就曾提出:“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今天看来,这是极具战略和发展眼光的。同样面对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教育工作的目光也积聚在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教育改革,创新之路。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就目前而言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更处在一个探讨,更新与不断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还没有一个真正系统的教材作为参考,其次它还是一门应用广泛而且操作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 以人为本,不要太拘泥于教学的形式,注重于结果(学生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当前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想法:
  一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电脑的普及,某种意义上象征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孩子们对于网络的迷恋,当然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持反对态度的。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是不是学生对于新事物,新知识的渴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做为教师我们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始,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笔者在课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平常生活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思想传递和交流的?答案当然很多。同学踊跃发言,从写信,电报到电话,手机短信,QQ,MSN,电子邮件等等。对于这些感兴趣的话题,笔者顺势而下,又问了这样的问题:假如假期里的某一天,你准备去外地朋友家或亲戚家,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希望有人去接你,你会运用哪些途径?当然也要考虑信息表达的时效性,准确性,经济性。通过这些问题为前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会更愿意去了解掌握这项技能,才会有所思,有所悟。不同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内因固然重要,但是还处于成长期,所以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调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学生都爱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能得到赞许和表扬。当然这是好事,就学习而言,竞争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和成长。教师要利用好这个心理适时地在课堂上进行比一比,赛一赛的教学活动,刺激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对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学习文字编辑的时候,往往要求熟悉键盘,但是怎样熟悉键盘便成了比较尴尬的一个局面。于是笔者就不定期地以一段文字为比赛项目,比谁打的又快又准,评出优胜,进行表彰。这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文字编辑能力,同时也体会到文字输入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
  三、肯定多一点,注重交流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成就感。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对学生在阶段性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充分的鼓励,善于发现学生在作业时的独特之处。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对自身学习的一种肯定,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现代教育学理论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不仅仅要靠教师的“教”,更注重于学生的“学”。信息社会注重的就是交流,合作,小学信息课更要渗透这种模式,因为交流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展示。IT领域的超前性和高效性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地点到为止,因为某些学生对于计算机是极其具有天赋的,而且特有灵性,传统的灌输模式只会阻碍他们的思维空间。
  信息时代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多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集中精力在一个点上作为主攻方向寻求突破,之所谓学有特色。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应从其兴趣,爱好入手,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与学生的交流,发掘其身上的创造力,兴奋点。给学生多一份鼓励,多一份信心,多一点展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空间,多谈一些在某个阶段的某个方面一点小小的成功体会,向着新一轮的挑战发起冲击!
其他文献
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及特点,充分的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内容,能对青少年跨栏专项技术,运动素质、运动兴趣及能力全面的提高,为以后青少年跨栏专项运动水平的提高奠定有
项目建设背景梨树县哈福北沟、张家沟、隋家及何家塘坝是以防洪、灌溉和养鱼为主的小型水利枢纽工程。据调查统计,以上四个塘坝对梨树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
博物馆的主要职责是对所收藏的相关历史文物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收藏,加强公众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为社会留下宝贵的文化.作为文化大国,法国的博物馆文化博大精深,博物馆体系发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探究的过程既是学习的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教学效率 分析 对策    “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增进智力发展,进而通过各级的思维加工形成新的认知,从整体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今天,其地位也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辅助 优势 多媒体课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的观念、生活方式。在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  在历来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教学在每册课本中一般都有四篇左右。而
“十一五”时期的中国飞奔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道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各类资源呈现极度渴求状.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在土地这种稀缺资源的身上得到集中体现--既要坚
摘 要: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创新导入激发兴趣;注重自读、涵咏;尊重学生的个体领悟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语文 诗歌教学 自然学习法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广阔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具有中华民族独特风格的历史文物古迹,蜚声中外.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