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人体骨微观结构仿生设计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ne_pop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设计人体骨微观结构需建立一种能有效地描述其中的孔结构和连接体的模型,由于这些孔具有不规则的边界,而这种不规则性很可能就与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形理论能否有效的找出这些不规则结构中蕴含的规则性?目的:利用分形理论对人体骨微观结构进行了分形特性描述,根据分形维构造符合人体要求的微孔结构,利用快速成型制造技术,从仿生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人体骨微观结构三维建模设计方法。设计:计算机辅助仿生设计。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材料:实验于2005-01/06在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完成,材料为1名健康中年男性人
其他文献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网格资源管理系统(S-GRM),利用语义元数据来描述和发现网格资源。将元件查找应用到网格环境中,通过资源管理综合透视图来查找节点。结合ProActive网格中间件,提出了实现该系统的模型。研究表明该系统能提高元件的再利用率,增加从可用资源列表中选择合适资源的机会。  关键词:网格;资源管理;语义;本体;查找    语义网格是使用语义数据模型来描述计算资源和网格服务的,因为
及时有效的链路即将中断(LGD)触发机制对网络切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引入IEEE 802.21介质独立切换(MIH)标准,利用MIH提供的信息服务估计出网络切换所需时间,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的LGD触发机制,通过估计的切换时间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动态确定触发时刻。并且为了降低预测开销,提出了基于信号衰减检测的灰色预测建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实现了LGD及时有
通过研究Oracle Spatial对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机制,提出使用数据分区技术来优化地学空间数据的空间查询性能。在详细介绍数据分区原理基础之上,结合实际应用,以范围分区为例,分别对常规表和分区表进行了空间查询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反复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数据分区在提高地学空间数据的空间查询速度方面效果显著。
新课标要求在不断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化学实验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为看得到的实验内容,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要
随着计算机控制等先进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近几年来在国际平面磨床制造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本文根据1998年以来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对国际平面磨床的发展动态作些介绍,以便在掌
病例:李鬃男20岁初诊日期:1996年10月26日.主诉:精神失常半年余.现症史:患者于1996年4月因与人斗殴,后引发胡言乱语,狂躁不安,游走不定,毁物打人,多怨不食,猜疑不寐,曾用中西
为提高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的收敛速度与收敛精度,引入ICA方法的新息模型。通过新息的计算减少观测数据间的冗余进而增加了潜在分量的非高斯性。实验中利用具有弱相关性的图像信号进行仿真,通过与传统算法的比较证明了新方法能有效提高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
印刷体数学公式识别系统的建立,需要对数学公式结构本身及其字符识别方法和识别后的描述方法进行研究。为此建立了数学公式识别及描述实验系统,实现了部分数学公式的结构本身及其字符的识别,能完成从图像到文本的转换,对识别的结果能用数学建模语言进行有效表示。
建立了荧光淬灭法测定羟乙磷酸二钠(EHDP)的含量,激发波长400nm,检测波长500nm。大本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0.3~0.8mg/L,r=-0.9992,回收率98.76%~100.5%,(n=6),RSD小于1.36%,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0.64%和2.57%。
噪声的方差估计是含噪图像处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某种方法寻找含噪图像中的"纯"噪声子图像来估计原噪声方差。传统方法是通过空域或频域采样,得到该子噪声图像,然后直接对其估计方差,它对图像信息的分布有要求。在传统频域采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图像小波变换系数层间相关性的新方法。其过程是:对第一级有效小波分解的斜向子块进行分析,利用小波变换系数的层间相关性,去除其中的图像信息,得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