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以诗闻名,而且擅长书法、音乐、绘画,曾师法画家吴道子,又融合李思训的画法,创造了萧疏淡雅的水墨山水画,被称为南宗画派之祖。他的山水诗创作,继承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及谢灵运的创作风格,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世界,以禅宗的审美观去聆听自然界的音响,他的诗中充满画意、禅趣,那究竟其山水诗中诗、画、禅的关系如何呢?

一、 诗画一体


  作为盛唐山水诗的代表诗人王维,他与孟浩然共同开创了山水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后人常将两人相提并论,称为“王孟”。对比两人的创作,“王以高华精警胜,孟以自然奇逸胜”(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诗中无我”,而孟浩然的山水诗是“诗中无画”“诗中有我”。
  首先,在景物描写中,注重构图。
  中国的绘画,特别注重画面的层次感,画家用自己的灵感来组合画中出现的景物,创造出和谐一体的画面效果。
  绘画中,还存在视角的变换,由不同的视角观看同一物体,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宗白华所说:“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的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节奏,把全部景物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因此,在一幅画中,对同一景物,既可以从下仰视,也可由上俯视,从而形成“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王维的诗中,也常常运用这一方法。
  其次,色彩鲜明,光和影的搭配和谐。绘画中,画家用不同的色彩渲染出绚丽的景物,再现自然的美丽。诗歌创作中,也同样有色彩的出现。作为一位画家兼诗人,王维善于捕捉山水景物中的色彩,并将这些色彩调和,使它们共同呈现在同一首诗、同一幅画中,用手中的笔描绘出具有鲜明色彩的风景画。
  一幅好的绘画,不仅有色彩的搭配,而且还应注意表现光与影对画面的影响。王维的诗中,也有明与暗,光与影的差别。
  对于绘画来说,不同的光影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而光线的强和弱,又使景物的颜色或深或浅,变化不一,同一幅画,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中会有不一样的变化,诗人王维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的诗中随处可见光与影的搭配。
  第三,动静结合,共同描摹于画面上。
  一般来说,绘画较多描绘静态的物体,而诗歌则更多书写动态的景物,但王维的山水诗打破了这一界限,在他的山水诗中,表现静态的尤为多,即便其中有声响、有动态,也是为了追求静,达到“以动衬静”“以声润色”的目的。

二、诗禅合一


  同样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与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有所不同。王维从小生长在一个信佛家庭,他的母亲崔氏十分信奉佛教,王维自己的名“维”与字“摩诘”,便取自于佛家经典《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死后更有“诗佛”的称号,佛教思想不仅存在于他的意识中,而且也流淌在他的山水诗歌创作中。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都鼎盛的一个时期。在众多佛教宗派中,以禅宗影响最大。禅宗思想经由初唐到盛唐,逐渐发展完善,并对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王维诗中的空﹑无意境
  佛家宣扬空和无,提出“四大皆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是不存在的,告戒人们不要被这种虚无的景象所迷惑,要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作为禅宗的信仰者,王维以禅心观物,以空为美,将自我融入到景物中,与孟浩然的“有我之境”不同,而是一种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在他的诗句中,以“空”字来传达心灵的“空”,来体现禅宗的“以心观物”。
  禅宗强调人要“对境无心”。“‘无心’是禅意最基本的体验,主要指对自然界的万物采取一种无欲无求的心态。”当然,无心并不是真的没有心,而是远离凡尘俗事,让心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王维在看待自然景物时,追求对自然景物的自然呈现,在他的诗中,自我已化为景物中的一部分,已经不能分出彼此。在他看来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诸如花开花落、风起云涌,都是无意识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只有在“无心”的前提下,才能最終感受到它的存在,领会其中美的内涵。
  (二)王诗中的动、静也体现了禅理
  在佛教理论中,“静是灭相之一。禅,可以译为静虑。静,即心静、物静”。在王维诗中,经常描写的一种境界就是“静”。《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明月映照着山林,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竹林喧哗,莲叶轻摇,这是以动衬静。正因为山林寂静,才越显声音的大,在静中充溢着生命的气息﹑灵动的色彩,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三)王维诗中对远和淡的描写,也体现了一种禅理
  佛家主张以“远观”来看待世界,远离凡尘的喧闹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才能看穿虚幻、缥缈的世界,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参禅悟道。王维的众多山水诗,便是以一种远离的视角,以禅宗的观物方式来看待世界。
  淡,即冲和平淡,由“空”、“静”引发平淡的感觉。空的极致是佛,淡的极致也是佛,“空”是不存在,是空无,“淡”是平和,是冲淡,淡到一定程度就成了“空”。可以说“空”即是“淡”,“淡”也即是“空”。纵观王维的诗作,大多采用简单的色彩,描绘平淡的生活,展示自然的风光,其中随处可见的便是山与水的搭配,绿与白的结合。禅宗把山水自然看作是佛性的体现,认为“青青树木,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禅宗看来,自然界中的万物都蕴含着佛性,呈现出一种自然的本性。王维诗中的青山绿水,象征流动的生命,蕴含着浓浓的禅意,表现出一种平淡的美。
  盛唐山水诗人王维,以其独特的山水作品享誉诗坛,他的诗歌创作以整体的、直观的方式,从内部去感悟自然,注重自我心灵与自然景物的深度契合与沟通,在自然中发现自我,又在自然中忘却自我,从而达到物我两忘,情景合一,让诗中流淌画意、闪耀禅光,真正做到“诗画一体、诗禅合一”,使其山水诗成为诗、画、禅高度融合的佳作,无愧于“诗佛”这一称号。
其他文献
一、将学业和阅读兼容,是构建生本课程的基石  (一)应试教育就像一把枷锁束缚了学生的生长  尽管国家教育部一再呼吁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可此项改革任务太艰巨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仍未从根本上实现 “转轨”。于是一线教师依旧处于应试教育的区间,对于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仍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教师们为了狠抓所谓的“分数”,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实
期刊
一、核心教育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大技巧是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受教育。”而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管理的法则和名言中,我又比较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策略,其最终目的是无不为。将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在教育工作中体现无为教育,就是我目前的核心教育观。据此,我结合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实行了“无为”,即充分分析和利用学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这就是说,幼儿园教育工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纳入了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之中。毫无疑问,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工作同样必须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音乐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入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教育情感上获得漂亮的陶冶。音乐游戏满
期刊
我2007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2009年走上了农垦密山子弟学校的三尺讲台。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中耕耘至今。转眼间,我已走过了9年多的教育岁月。由最初青涩稚嫩的学生,到稳重成熟的化学老师、班主任、理化生教研组组长。二校的每个角落都洒下了我奋斗、努力的汗水。一、初涉教坛,灵魂班任  班主任是值得每一位老师骄傲的岗位,当班主任的这段时光是我教学生涯中最值得留恋的。我一直本着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孩子们
期刊
一、研究的背景简介  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5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人占2184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手语是听力残疾人使用的特殊语言,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南北方手语差别较大,相邻省市的手语也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学校的高年级的学生与初入学的学生的手语有差别;学生日常生活中互相交流时使用的手语与师生在课上交流运用的手语
期刊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幼儿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利用游戏、通过讲故事等方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给他们创造广阔的空间去大胆的表达表现自己的想法,从中获得需要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与探索精神,从而使语言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关键词】促进幼儿 语言发展 语言环境 家庭教育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
期刊
教育乃国之根本,先生乃民族之灵魂。没有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教育就责无旁贷的成为这一使命的挑起者。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就显的至关重要,"教学之无小事"教育者的每一句话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好的教育工作者会使学生感觉如坐春风,如沐春风。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给学生已心理上的安全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
期刊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提炼而来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其形成的相关素质和修养,是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包括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和最需要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地理核心素养是立足社会的发展而考察个人的素质的结果,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地理核心素养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影响学生对社会、时
期刊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也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阐释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体现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教学中的作用;二是引导并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是一份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三
期刊
一、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一)交通安全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交通活动的主体。中小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交通文明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道路交通能否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中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是交通安全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交通行为习惯,具有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