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分析及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iamirr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一)交通安全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交通活动的主体。中小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交通文明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道路交通能否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中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是交通安全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交通行为习惯,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意义。
  因此,交通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交通法规观念,提高遵纪守法自觉性的必然要求。
  (二)交通安全教育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从中小学生参与交通活动的行为特征看,中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交通参与群体,他们出行多以步行或骑车为主,而且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因此,中小学生一直是交通参与者当中的弱势群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对他们造成很大伤害。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对少年儿童造成的伤害,迫切需要从儿童时期开始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二、我国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中小学生在参与交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生自身具有活泼好动,自控力差等特点,使他们在参与道路交通时,互相追逐打闹,行走路线变化无常,不顾前后左右,不注意车辆行人,任意穿行。
  2.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中小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在参与交通时就谈不上怎样遵守交通安全。
  3.有些职能部门对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4.成年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给中小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但目前对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还缺少教学大纲和教材,仅停留在交管部门和学校的自发状态。教育缺少清晰明确的行政和责任体系。另外,缺少中小学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有关法律保障。
  (三)教育内容和形式不符合中小学生特点
  对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所使用的案例大都是酒后驾车、无照驾车及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不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交通安全教育匮乏
  多数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甚至起着不好的表率作用。

三、国外交通安全教育的经验


  1.日本的交通安全教育从幼儿开始,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体系。
  2.德国的交通安全教育分四个阶段进行,即学龄前儿童的步行教育;小学生骑自行车的安全教育;青少年机动两轮车安全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3.美国一些学校将交通及相关安全的知识与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4.澳大利亚中学将交通安全知识引入教学课本中,强化中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四、我国交通安全教育建议
  (一)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第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工作,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列为教学计划内容。每所学校都要落实分管领导和授课教师,明确分管领导及授课教师抓交通安全的工作责任,形成分管领导抓教师,教师抓学生的局面,并执行督察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将工作业绩与评先、评优挂钩。学校每天的值日老师要在学生出操放学集合时,做到天天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针对在公路沿线学校低年级的小学生,学校老师要组织学生列队过马路;学校要在校园内以板报、标语、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校园交通安全浓厚氛围,使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交通管理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用好媒体这个有效载体。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体,通过宣传效应,加强各级部门、社会团体、家庭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争取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各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第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定期深入各中小学校重点抓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一堂交通安全课、一场交通安全报告会或一次法制教育达到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效果。
  (二)加大纠违力度,规范学生日常交通行为
  1.加强对日常生活中交通违法行为的纠违力度
  在日常交通管理工作中对交通违章始终保持从严查纠,严格管理的高压态势,以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把从严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扭转人们长期养成的不良交通习惯,营造出人人遵守交通法规的社会新风尚,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加大對学生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对于中小学生的交通违法行为要加大管理力度,除对当事人当面加强宣传教育外,更要坚持对学生交通违法执行抄告制度,与学校和家长取得联系,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齐抓共管。
  3.为学生树立遵守交规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和家长在做好对学生、子女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同时,更要通过身体力行,给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三)交通安全教育的形式要丰富多彩,符合青少年特点
  要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特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教育,坚持开展交通安全特色教育活动。
  (四)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教育与管理的主力军作用。其次,交警部门要将中、小学生中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汇总整理,向学校通报,以示警醒。第三,家长要重视家庭交通安全教育,并率先垂范,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第四,加大社会宣传,让社区和其他社会成员都对学生的交通安全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开辟学生安全通道
  在交通安全教育还不很到位、全社会交通文明素质有待提高的情况下,要采取措施保障中、小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总之,加强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树立学生的安全出行理念,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让我们立足本职工作,开拓创新,为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在中国,家庭教育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着,三字经里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生养孩子却不加教育,这是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不严格要求,这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前半句说的是家庭教育,后半句说的则是学校教育。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从古代就一直存在着,它与学校教育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古代的家庭教育往往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家训或者家书里面,并且影响着孩子甚至是后世子孙的成长。周成
期刊
一、将学业和阅读兼容,是构建生本课程的基石  (一)应试教育就像一把枷锁束缚了学生的生长  尽管国家教育部一再呼吁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可此项改革任务太艰巨了,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仍未从根本上实现 “转轨”。于是一线教师依旧处于应试教育的区间,对于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仍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来评价,教师们为了狠抓所谓的“分数”,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重书面、轻实
期刊
一、核心教育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最大技巧是让学生感觉不到是在受教育。”而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管理的法则和名言中,我又比较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策略,其最终目的是无不为。将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成长。在教育工作中体现无为教育,就是我目前的核心教育观。据此,我结合以往的教学管理经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实行了“无为”,即充分分析和利用学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这就是说,幼儿园教育工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经纳入了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之中。毫无疑问,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工作同样必须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音乐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入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教育情感上获得漂亮的陶冶。音乐游戏满
期刊
我2007年7月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2009年走上了农垦密山子弟学校的三尺讲台。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中耕耘至今。转眼间,我已走过了9年多的教育岁月。由最初青涩稚嫩的学生,到稳重成熟的化学老师、班主任、理化生教研组组长。二校的每个角落都洒下了我奋斗、努力的汗水。一、初涉教坛,灵魂班任  班主任是值得每一位老师骄傲的岗位,当班主任的这段时光是我教学生涯中最值得留恋的。我一直本着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孩子们
期刊
一、研究的背景简介  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5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人占2184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手语是听力残疾人使用的特殊语言,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南北方手语差别较大,相邻省市的手语也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学校的高年级的学生与初入学的学生的手语有差别;学生日常生活中互相交流时使用的手语与师生在课上交流运用的手语
期刊
【摘要】幼儿期是幼儿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乐意与人交谈,注意倾听对方的语言,重视幼儿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利用游戏、通过讲故事等方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给他们创造广阔的空间去大胆的表达表现自己的想法,从中获得需要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与探索精神,从而使语言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关键词】促进幼儿 语言发展 语言环境 家庭教育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
期刊
教育乃国之根本,先生乃民族之灵魂。没有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教育就责无旁贷的成为这一使命的挑起者。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就显的至关重要,"教学之无小事"教育者的每一句话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好的教育工作者会使学生感觉如坐春风,如沐春风。  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给学生已心理上的安全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
期刊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地理核心素养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提炼而来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其形成的相关素质和修养,是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包括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和最需要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地理核心素养是立足社会的发展而考察个人的素质的结果,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地理核心素养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影响学生对社会、时
期刊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也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阐释并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体现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教学中的作用;二是引导并帮助学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是一份与平均分的份数的关系;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