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在钢琴演奏艺术上,中国有两个比较出名的年轻人,朗朗和李云迪。从介绍他们两人的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了取得现在的成就,他们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如李云迪,除了放学回家马上完成作业,吃完晚饭后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外,每天晚上练琴从7点左右一直到上床休息。在外人看来,这是很辛苦的一件差事;然而依他们自己的感受,也许并没有那么辛苦。一方面是由于爱好;另一方面,就是习惯。习惯已让练琴成了自然之事。
好的习惯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方面的名言、格言也很多。如“优秀只是一种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国的大文豪巴金说得更加直白:“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在英语的学习上,也需要良好习惯这一‘助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英语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哪些?又有哪些养成这些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呢?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不管是高一高二上新课还是高三总复习,老师在每节课后布置作业时都应有一些预习的任务。在第二天上课前早一点去教室,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小检查。经过预习这一环节,学生对每节课所学内容能预先有所了解;听课时便能比较容易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听课效果。
二、养成英语课堂上记笔记的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在每节课中,都会牵涉到许多知识点,有些是词汇的用法,有些是句型的结构知识。日复一日,越积越多。这就要求学生将每天新的知识点有条理的记载整理下来,以便日后查询、复习和巩固。为了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定期(如每星期一次)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并在如何做课堂笔记的知识和技巧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养成多动口、勤练笔的好习惯
英语是一种语言,正是基于这一最基本的学科特点,英语课应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堂特色。如果学生学了一种语言,却不能开口,不能动笔,那么,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根本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天课前让值日生到讲台上就某一话题用英语讲几句话(当然学生事先要有所准备),时间只需两三分钟。在上课时多注意师生互动,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发言的情景,诱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语文中写日记的做法,鼓励学生每周用英语写一篇‘周记’。篇幅不限长短,内容可以五花八门。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周记,只做点评,不打分数。
四、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培养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正在推行的新课程的方向就是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确,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阅各种英语工具书,尤其是英語字典的习惯。英语工具书和资料的作用是很大的,常被誉为‘不会说话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题,都可以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得到解答。而且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并经过思索获得的知识,往往比从听老师授课中所获得的知识记忆的更牢固,更不易遗忘。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个好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腾出时间,让学生查某个词的用法;并在布置的练习中,添加一些学生需自己动手查工具书才能完成的作业。如两个近义词的辨析,再比如叫学生整理一组拼写上有关联的单词与词组(其中有几个是未学的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例:call at, call for, call in, call off, call on, call up等。
五、培养学生随身携带单词卡及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英语学科的学习,有别于其它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及一些基本语法。如果把英语看作是一座大楼,那么单词就是砖头而语法则是设计图纸,没有砖头和设计图纸盖大楼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据记忆规律,短时多次记忆比长时记忆效果要好,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随身携带单词卡和课堂笔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记忆。如买早餐排队时看一遍,运动之后休息时看一遍,睡觉之前看一遍。每天记忆的单词的数量和语法条目不要太多,一天5-10个或2-3条即可。时间三四分钟就足够了!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最基本的保证,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应注意知识传授与习惯养成的结合。从一开始,就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如果教师能把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掌握好学英语的“金钥匙”,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终生受益。同时,我们教师也应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家长与教师配合,对学生严要求、多引导、勤督促、常鼓励,并在过程中逐一落实,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英语从培养好习惯入手,她将带给你许多惊喜!
【参考文献】
[1]林志民《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湖溪高级中学)
好的习惯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方面的名言、格言也很多。如“优秀只是一种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国的大文豪巴金说得更加直白:“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因此,在英语的学习上,也需要良好习惯这一‘助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那么,英语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哪些?又有哪些养成这些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呢?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不管是高一高二上新课还是高三总复习,老师在每节课后布置作业时都应有一些预习的任务。在第二天上课前早一点去教室,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小检查。经过预习这一环节,学生对每节课所学内容能预先有所了解;听课时便能比较容易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在听课的过程中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听课效果。
二、养成英语课堂上记笔记的好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在每节课中,都会牵涉到许多知识点,有些是词汇的用法,有些是句型的结构知识。日复一日,越积越多。这就要求学生将每天新的知识点有条理的记载整理下来,以便日后查询、复习和巩固。为了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定期(如每星期一次)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并在如何做课堂笔记的知识和技巧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养成多动口、勤练笔的好习惯
英语是一种语言,正是基于这一最基本的学科特点,英语课应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课堂特色。如果学生学了一种语言,却不能开口,不能动笔,那么,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根本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天课前让值日生到讲台上就某一话题用英语讲几句话(当然学生事先要有所准备),时间只需两三分钟。在上课时多注意师生互动,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发言的情景,诱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语文中写日记的做法,鼓励学生每周用英语写一篇‘周记’。篇幅不限长短,内容可以五花八门。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周记,只做点评,不打分数。
四、培养学生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培养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正在推行的新课程的方向就是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确,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查阅各种英语工具书,尤其是英語字典的习惯。英语工具书和资料的作用是很大的,常被誉为‘不会说话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题,都可以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得到解答。而且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并经过思索获得的知识,往往比从听老师授课中所获得的知识记忆的更牢固,更不易遗忘。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个好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腾出时间,让学生查某个词的用法;并在布置的练习中,添加一些学生需自己动手查工具书才能完成的作业。如两个近义词的辨析,再比如叫学生整理一组拼写上有关联的单词与词组(其中有几个是未学的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例:call at, call for, call in, call off, call on, call up等。
五、培养学生随身携带单词卡及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英语学科的学习,有别于其它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及一些基本语法。如果把英语看作是一座大楼,那么单词就是砖头而语法则是设计图纸,没有砖头和设计图纸盖大楼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据记忆规律,短时多次记忆比长时记忆效果要好,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随身携带单词卡和课堂笔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记忆。如买早餐排队时看一遍,运动之后休息时看一遍,睡觉之前看一遍。每天记忆的单词的数量和语法条目不要太多,一天5-10个或2-3条即可。时间三四分钟就足够了!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最基本的保证,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应注意知识传授与习惯养成的结合。从一开始,就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如果教师能把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掌握好学英语的“金钥匙”,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终生受益。同时,我们教师也应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家长与教师配合,对学生严要求、多引导、勤督促、常鼓励,并在过程中逐一落实,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学英语从培养好习惯入手,她将带给你许多惊喜!
【参考文献】
[1]林志民《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湖溪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