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幼儿园足球 游戏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校园足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开展以游戏为主的足球运动不仅能锻炼幼儿身体素质,还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幼儿足球游戏是让幼儿爱上足球的启蒙,是从足球游戏之中得到成长的方式。不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幼儿在幼儿园也需要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足球游戏课程呢?
  以往的幼儿足球游戏,更多的是合作性的足球游戏,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身体协调性等。在保持安全距离的防疫前提下,幼儿足球游戏则更多的是个人玩足球,分时段将幼儿分组进行,把玩球融合在游戏情境中,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难易不同的游戏素材,让他们在玩球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提升能力、找到快乐。
  一、以“趣味”为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
  1.借经典游戏,在吟唱儿歌中玩足球
  民间游戏源远流长,积累了很多人类的智慧,幼儿园教师针对幼儿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了老游戏新玩法的研究,并加入足球元素,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既好玩又简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对“木头人”游戏进行创新,教师扮演“猎人”,幼儿分散在场地上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动就有猎人来抓他。”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运球,當儿歌念完时,要马上踩球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听到“猎人”吹口哨才能继续运球念儿歌,开始新一轮的游戏。玩游戏前教师要提醒幼儿踢球要轻要慢,不要踢太远,球要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也可以升级游戏难度,教师在场地上摆放彩色球托,当儿歌念完时,教师出示某种颜色的色卡,幼儿要马上找到对应颜色的球托并完成踩球,保持停球姿势不动。
  2.借游戏情境,在角色扮演中玩足球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一味地运球、停球、射门,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玩球的时候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幼儿特别喜欢玩角色游戏,会在角色的诱导下迅速进入游戏状态,完成各项任务。因而在足球游戏的设计中,教师也应紧紧抓住幼儿这个特点,在足球游戏的创编中加入他们喜欢的角色。如,“送礼物”游戏,教师扮演“森林大王”,幼儿则变身“小兔子”,“足球”则被当作礼物。“森林大王”一声令下,“小兔子”兵分两路,排成纵队,为保证防疫安全,拉开间距。游戏开始后,幼儿用双脚夹住足球跳跃前进或运球前进,穿过用障碍物设置的“丛林”、最后运用射门的方式,完成将礼物“送出”的任务。
  二、以“自主”为背景,开展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
  1.利用器材,自主布置游戏环境
  为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保证幼儿安全,尽量不使用幼儿园的公共器材和玩具,那么,可以将足球和哪些器材结合进行游戏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动脑筋,各自的小椅子、小书包和玩具进入了他们的视线。通过讨论,幼儿自己布置游戏环境进行游戏。有的把小椅子一张张拉开间距摆放,绕过小椅子运球;有的把自己带来的玩具摆放好,间隔一定的距离后,远远地踢射;有的双腿夹着自己的足球跳跃穿越“椅子森林”。总之,幼儿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只要给他们空间、场地、素材,他们就会创造无限可能,玩得不亦乐乎。教师将幼儿的奇思妙想进行整合,可以设计出更多充满乐趣的足球游戏。如,“翻山越岭打怪兽”游戏,幼儿带着自己的“武器”(足球),运球绕过小椅子摆放的“森林”,跨过橡皮筋组成的“高山”,来到“怪兽窝”,一起向教师手工装饰好的“怪兽”射击(在一定距离射门)。利用这些不同的器材不仅能让幼儿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游戏内容,还增加了游戏的挑战难度,激发了幼儿强烈的踢球兴趣。
  2.利用社团,自主选择游戏内容
  幼儿园每周会开设至少1节足球社团课,请专职教练员进行足球知识的普及与足球技能的训练。疫情防控期间,社团课分时分批进行,尽量减少每次同时参加活动的幼儿人数,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进行各种足球练习。
  在专职教练员不在的时候,社团课会安排全园足球游戏大联动,每位教师组织一个足球游戏,疫情防控期间会选择避免近距离接触、幼儿可以独立完成的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畅快享受足球乐趣。
  三、以“简单”为引领,开展家园共玩的足球活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非常时期”,幼儿之间不能亲密接触,家长的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出于防疫安全,家长不能入园,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陪孩子玩足球,幼儿园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班级群向家长推荐适合小、中、大班幼儿进行的足球游戏。如,小班的幼儿能力有限,只要有足球,爸爸妈妈有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追逐足球的小游戏,爸爸(妈妈)将球往哪个方向滚,幼儿就朝哪个方向追,和足球比一比谁跑得快;也可以让爸爸(妈妈)扮演球门,幼儿用脚把足球射进爸爸(妈妈)用肢体构成的“球门”里;还可以把家里的塑料瓶幼儿摆放在一起充当“保龄球”,让幼儿用脚踢足球去击倒“保龄球”,比一比谁击中的“保龄球”多。中班的幼儿可以加入一些技能训练的成分,如,爸爸或妈妈可以把球踢给幼儿,幼儿用任何身体部位去停球;也可以尝试让幼儿用羽毛球拍抵着足球,绕障碍物运球,看谁的速度快;或者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边运球一边围着椅子转圈,玩“抢椅子”的游戏。大班的幼儿应该利用家里随手可得的材料,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如,利用家里的瓶瓶罐罐设置障碍物,引导幼儿进行曲线运球练习;或者将不同颜色的瓶子错落摆放,按照爸爸妈妈的口令找颜色,并快速运球到相应颜色的瓶子处;还可以用两把椅子放在两边充当“球门”,和爸爸妈妈来一场地滚球射门比赛。
  除了教师推荐的游戏,班级QQ群每周邀请一位家长推荐一个和孩子玩得最开心的足球游戏,将这些受欢迎的足球游戏进一步进行全园推广,选出最有价值的在微信公众平台、海门教育网等平台推送,并组织线上的比拼,调动家长和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邯郸市第二中学足球项目历史悠久,是邯郸市第一批发展足球的学校。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先进集体。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焦运涛荣获“河北省优秀校园足球校长”称号。学校始终重视校园足球发展,多维度拓展校园足球文化,多样式开展足球嘉年华活动,将快乐足球带进校园。近年来,邯郸市二中足球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优秀的校园足球队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
期刊
2017年,柳州市城中区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一直以来,城中区坚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精神,以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作为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着眼点,以发展校园足球作为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发展规律”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点,充分发挥了足球的育人功能,使校园足球运动蓬勃发展。目前,城中区第十二中学、龙城中学、公园路小学
期刊
攻守平衡是校園足球比赛的基本准则,只有进攻才能进球得分,唯有稳固的防守才能确保本方球门不被攻破,两者兼顾才能保证球队获得比赛的胜利[1]。通过观察高水平的校园足球比赛,笔者得到一个启示:在两队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球权相互转换的节点会成为影响比赛走向的关键。要想知道比赛由攻转守时该怎么做,由守转攻时又该怎么做,这就要求队员懂得分析场上形势并不断进行决策。足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贴近比赛的“抢圈”游戏,逐步
期刊
当前我国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内部装修”已全面开启。但在校园足球的改革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如部分教师对足球育人功能理解、实施不到位,教学中教、练、赛脱节严重,特别是足球教学中比赛欠缺,足球的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构建一种能够融教、练、赛为一体的“课课赛”足球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课课赛”教学模式是指在课课赛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具有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期刊
颠球是熟悉球性、增强球感的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常见的颠球部位有脚背正面、脚外侧、脚内侧、大腿、胸部、肩部和头部。笔者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颠球动作特性,采用了“入门级”“基础级”“提高级”逐渐进阶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挑战各部位的颠球动作,在“学”中提高颠球技术,在“乐”中感受成功自信,以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内驱力,唤起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足球的热情,同时为学习足球其他技术夯实基
期刊
来到足球场边,一抹明快的绿意跃入眼帘,深浅相间。学生们爽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回荡校园。黝黑的肤色是青春的勋章,彰显着蓬勃的朝气和活力。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秉承“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的发展理念,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开发足球的育人价值,将足球作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持续生长点,以“深入研究开发足球文化、打造足球项目特色品牌”为目标,将业余训练与全体推广点面结合,坚持“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努力
期刊
广州市天河区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总目标,以校园
期刊
一、办学理念与发展思路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于1958年建校,是区级重点学校。学校在发展中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重,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以球育德、以德立校、以球健体、以体健身、以球促艺、以艺养性”全面育人的目标,确立了“以发展校园足球为龙头,以足球教育为引领的艺体教育,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逐
期刊
为了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大力开展,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普及足球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自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来,校园足球发展已经提升到新的高度,“致力校园足球发展,创建校园特色文化”成为都匀市第十一完全小学新的目标。  一、发展理念  近年
期刊
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实现中国足球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东省广州市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在发展校园足球方面建立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校园足球联赛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实施开展的局面,学校与社会交互融合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有力促进了校园足球普及和运动水平的提升。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发展现状,以便更好地推动广州市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