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人大按照监督法的要求,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些地方把常委会会议的主要时间安排在听取汇报上,审议时间却安排不充分,致使会议审议不深、不透,讨论发言不够充分,形成的决议及审议意见缺乏有针对性的实际内容,缺乏解决问题的必要措施和可操作性,从而影响了审议质量。
安排充分的审议时间,是切实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有效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审议时间,有助于参会的委员们充分发表意见,提高审议质量。一是审议前要有详细的调研。开展深入、细致的会前调研活动,能够让常委会组成人员了解、掌握有关情况,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如果没有详尽的调研做基础,很容易在审议时出现空话套话连篇或者“走过场”的情况;二要有细致的会务组织。要尽早把材料发到委员手中,使每个常委会组成人员都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参会准备;三要准确把握重点,提高效率。一方面要把握审议重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另一方面,既要保证每个到会的委员都能充分发表意见,又要保证重点发言人在整合大家观点后有时间完整阐述自己的发言材料,完成修改补充。
安排充分的审议时间,是切实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有效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增加审议时间,有助于参会的委员们充分发表意见,提高审议质量。一是审议前要有详细的调研。开展深入、细致的会前调研活动,能够让常委会组成人员了解、掌握有关情况,收集到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如果没有详尽的调研做基础,很容易在审议时出现空话套话连篇或者“走过场”的情况;二要有细致的会务组织。要尽早把材料发到委员手中,使每个常委会组成人员都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参会准备;三要准确把握重点,提高效率。一方面要把握审议重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另一方面,既要保证每个到会的委员都能充分发表意见,又要保证重点发言人在整合大家观点后有时间完整阐述自己的发言材料,完成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