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0303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在黄金强档推出的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的电视剧《毛岸英》,播完了最后一集。这部由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口述回忆改编而成,以还原历史真实为看点的人物传记,从毛岸英出生三湘讲起,通过辗转粤鄂、流落上海、留学苏联、参加卫国战争、陕北种地、下乡土改、相识思齐、进京扫雷、工厂锻炼、回乡省亲、赴朝抗美、光荣牺牲等带有典型意义的典型事件描写,全景式多方位宽视野地展示了毛岸英的人生历程。
  毛岸英牺牲已60年了,可他始终存活在刘思齐的情感中。经过一个甲子的思念、沉淀、酝酿和提纯,一旦搬上荧屏,那些往事便成为一首感人肺腑的英雄交响曲。剧中人物,无论身份迥异和职务高低,均以实名出现;剧中情节,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这部长达34集的大型红色电视剧,融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让我们看到了毛岸英自幼丧母,缺失父爱,颠沛流离,饱经沧桑的苦难童年;看到了一个勤学好思,聪颖慧达,励志上进,知错即改的激情少年;看到了一个有理想和见识,有正义感和真情大爱,有吃苦和献身精神的光辉形象;看到了一个性格坚毅刚强,有时又有点倔强淘气的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伟人之子。
  关于毛岸英,曾被认为是新中国的一块伤痛,人们长时间不愿提起、不忍触及,同时被搁置的还有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及其一家的革命传奇。全剧以清新刚健、缠绵悱恻的纪实风格,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铺排了真挚的情感流露,触及了跳动的时代脉搏,不光令有一定历史记忆的观众泪雨滂沱,也震撼了众多80、90后观众的心。正如刘思齐所言:“我为什么从头到尾一直流泪,就是觉得这部片子演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岸英。我觉得时光倒流了,自己又回去了,岸英也回来了,我俩在一起经受着那些事。”是啊,那是些怎样摇曳心旌、撼人魂魄的往事呢?!
  
  一册揭示旧中国国情和革命动因的生动教材
  
  通过岸英兄弟流落上海,虽拼命干活却挨冻受饿、屡遭欺凌、无端挨打的遭遇,我们看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怎样不公平、不合理、不和谐的社会制度,就是在这个腐朽黑暗的制度下,广大劳苦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明白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穷人翻身闹革命的主因;明白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千百万中华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自由幸福,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地与内外反动势力英勇斗争的动因。通过岸英参加土改,发动农民斗地主、分田地的经历,我们看到了缺失土地的农民,在地主阶级的盘剥压榨下,已陷入了房不挡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窘境,除了起来革命,已别无生路可言;明白了为什么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明白了欲赢得革命胜利必先赢得农民、欲赢得农民必先分配土地的道理。难怪在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军对垒时,只要共军高喊一声“兄弟,别打了,你家也分地了”,国军便纷纷倒戈。毕竟,支撑战争胜负和政权巩固的最终力量,还在人心。由此,我们倍感今天党中央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及时性和重要性。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一幅展示伟大国际主义战士形象的瑰丽画卷
  
  新中国成立之际,岸英26岁,从公处讲,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黄金年龄;从私处论,也正是躺在父母功劳簿上安享其成的绝佳妙龄。这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千载良机、优渥条件。可当国难迫近时,作为新中国最高领袖长子的毛岸英,却抛弃了种种优越条件,别离新婚燕尔的爱妻,毅然报名参军,成为志愿军中的“第一志愿兵”。犹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岸英入朝参战,并非装装样子、摆摆架势,而是身至心入、舍生忘死,因而才有了他既不满足于在志愿军司令部当秘书和翻译,也不满足于去第三十八军军部当作战参谋,而是坚决要求带一个营跟敌人真刀真枪地大战的决心。陈毅元帅有诗云:“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千锤百炼后,方见思想红。”报国,不仅仅是一腔承诺,而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岸英为了保家卫国和维护世界和平,不惜舍弃个人前途、家庭幸福和宝贵生命的崇高精神,诚如剧中主题歌所唱:“人天共仰,日月同光。”为拍摄该剧,刘思齐去俄罗斯寻访毛岸英当年的足迹,在俄国家档案馆,她看到了毛岸英亲笔书写的入党申请书:“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的确是说到做到了。时下,官员子女仗势胡为的事屡有发生,现在是和平时期,老百姓不指望战争来临时官员们都将自己的适龄子女送上战场,但老百姓有权要求官员们教育好子女,起码不能让他们为非作歹,给官员形象抹黑。
  
  一场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经典案例
  
  毛泽东一贯注重教育岸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靠父母,不要有任何优越感。学习上,光上外国的大学还不够,还要上中国的劳动大学;光读洋文还不行,还要读中国的古文、读老祖宗;不仅要洋,还要土,要土得掉渣渣才行;要回到延安的作风中来,回到中国的现实中来。工作上,要吃得苦、受得累,要与普通群众打成一片。生活上,不搞特殊,不准坐车、骑马,不准吃小灶,要与普通战士吃大灶;不要与父母住在一起,要住机关;不要让人背后戳脊梁骨。剧中有段对话很是经典。岸英学种地回延安后跟毛泽东说:“只要爸爸满意就行。”毛泽东立刻纠正:“不是我满意就行,是要老百姓满意才行。”什么叫不脱离群众?什么叫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应是最具体、最生动、最鲜活的实例了!尤其是在找对象上,作为新中国的第一家庭,绝对有精挑细选的优势,可在毛泽东眼里,他的子女与老百姓的子弟是一样的,他主张子女自由恋爱,打破封建婚姻中门当户对的门第观念,找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曾对岸青说:“你谈恋爱找对象,就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嘛!我劝你找一个工人或农民出身的人,这对你可能还有些帮助。”岸英牺牲后,毛泽东为刘思齐的个人问题着急了。刘思齐回忆说:“主席就做我的工作,说人总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嘛。他希望我能在30岁之前再结婚,快点更好。”毛泽东还为她介绍了两个对象,可惜都未成功。1961年夏,毛泽东还给她写信:“你要听劝,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谆谆之语,脉脉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情感难抑。次年2月,刘思齐与杨茂之喜结连理,毛泽东高兴地把《咏梅》诗写给她,还给她300元钱作贺礼。那种关心人体贴人的细微心境,可谓热透纸背、力透纸背、情透纸背!
  
  一部谱写伟人家庭的红色史诗
  
  在国人的传统丧葬习俗里,千百年来倡导的一直是“叶落归根”。可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不仅强忍悲痛,还说服了许多要把毛岸英迁回国内安葬的说情者。他说:“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都葬在了朝鲜,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就搞特殊,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毛岸英牺牲3年后,刘思齐才得知消息,8年后去扫墓,路费还是毛泽东从稿费中开支的。临行,毛泽东还叮嘱她说:“朝鲜刚停战,他们还很困难,你们悄悄去,悄悄回,不要上报纸,不要麻烦人家。”云水襟怀,松竹气节,委实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那些唯物质利益马首是瞻,或把实用主义奉为圭臬,或以及时行乐为人生指南的人,不能不羞赧汗颜。关于毛岸英的后事,还有许多是剧中没有披露的,荧屏外的红色家史,也一样感天动地。毛岸英牺牲40年后的1990年10月22日,在平壤锦绣山议事堂,刘思齐代毛岸英接受了朝鲜授予的三级国旗勋章。可直到此时,她还没有领到国内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回国后,她去有关部门询问,所有人都不相信:“怎么可能呢?谁不发也不能不发给你呀!”后经部队和民政部门查证,证实当年确实是漏发了。当补发《证明书》和320元抚恤金那天,刘思齐既激动又尴尬:“我很不好意思,真怕有人以为我是想要这笔抚恤金才翻历史旧账的……”
  2009年9月10日,新中国60华诞前夕,新华社公布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毛泽东的直系亲属就占了4位。这当中,有一母所生的胞弟,有相濡以沫的贤妻,有失散多年的爱子。每位亲人,都连接着他的心肝、牵扯着他的神经呀!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毛泽东一家人,的确是前赴后继、牺牲到家了!高山当痛哭,大海泪滔涌。此种壮举,令一切有良知、有正义感和懂得感恩的人,无不肃然哀立,默然致敬!《礼记·孔子闲居》载:“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普天之下,熙攘众生,能担得起这句话的人没有几个,而毛泽东当属第一个!
  有道是,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德,是境界,是一个人在精神方面的高度,反映着生命的品质和价值;它又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甚至左右着人生的结局。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种境界,境界不同,领略的人生风光、享受的精神愉悦和成就的功德业绩也不同。要想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就需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境界。天地有大美,领袖毛泽东。毛泽东之所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之所以能让一切战友服膺、让一切对手俯首,除了超群绝伦、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外,还在于光耀千秋、彪炳万世、壮观天地的德!
  朝鲜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新婚不到1年、入朝仅有1月的岸英,静静地躺在那里已有60个春秋。墓碑冰冷,阴阳两隔。太阳在碑前升起又降落,花草在碑旁盛开又谢落,风打碑身流过,而碑始终无言地屹立着……岸英在碑下得到了生命的永恒和安详,同时,他也把智慧之火、党性之光、人性之美铸成了永恒和安详,在当今五光十色、思想多元、诱惑多多的社会里,让后人去细细品味、端详、鉴赏、琢磨!○
  题图 电视剧《毛岸英》剧照
  责任编辑 张荣辉
其他文献
许世友上将是我军当中最富传奇色彩的高级将领之一,也是直接从战士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他驰骋沙场,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革命建设事业奋斗了60余年。有关他的革命经历,人们已有不少了解,但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曾下连当兵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一个师政委下连当兵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后,一些干部误把正规化理解为等级差别,出现了干部脱离战士和粗暴管理等不良现象,部
期刊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
期刊
[摘 要] 拨开中国近代沉闷晦暗的天空,五四运动犹如暴风骤雨过后的一道彩虹,从真正意义上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回溯历史,五四先进知识精英们是选择了“民主科学”亦或是被选择了“社会革命”?本文试图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对蕴含于期间的历史逻辑加以阐述。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选择 被选择 历史逻辑    五四运动至今已九十余年,九十余年来,对五四运动回忆和评论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这场运动不断地被解构
期刊
邝任农,1910年12月生,江西寻乌人。原名邝有槐,曾用名邝世林。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伍。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赣西南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排长、中队长、大队长、县总队总队长、特务团团长、师供给部部长、军团供给部部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战斗、二万五千里长征和直罗镇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师供给部部长、山东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
期刊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会议指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会议强调,今后十
期刊
2009年底,我到湖南长沙板仓去拍电视剧《毛岸英》,拍摄之余得知邵华阿姨和岸青同志就安葬在杨宅(杨开慧)附近的烈士陵园里。一天早晨,我起床后独自登上小山的陵园去拜谒二老合葬墓地。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到墓地,看到眼前的一切,不禁潸然泪下……  2008年6月25日凌晨,我从朋友处得知邵华阿姨去世的消息。噩耗如晴天霹雳,击打着毫无心理准备的我。午夜的黑暗与梦魇般的悲痛围绕着我,我不敢相信这是事实,更不能
期刊
邵式平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土地革命时期的优秀军事家,江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主要领导者。在其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党和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是江西现当代史上政绩卓著、口碑长存的优秀共产党人、著名领导者。值此邵式平诞辰110周年、逝世45周年之际,回顾他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革命生涯,学习他坦荡无私清正廉明
期刊
口述者:崔玉峰 龚平海 陈德全 李泽民  整理者:柳秋荣    1959年6月,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经南昌到达庐山。24日,时任江西省副省长的汪东兴上庐山。江西省委决定成立会议接待委员会(即江西接待委员会),主任方志纯(时任江西省委书记)。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又分生活接待组、物资供应组、保卫组、交通组、通讯联络组、水电组、文娱组、卫生组,南昌和九江临
期刊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八一起义无疑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八一起义是如何决定的?从起义的提出到最后的决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些问题曾经困扰过众多党史工作者和关心这段革命历史的群众。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档案馆将一批有关八一起义的历史文献公开发行,许多专家根据这些历史文献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已经基本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此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宣传工作也吸收了这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并在1987年以后
期刊
他曾是西北红军第一任骑兵大队长,31岁的生命充满传奇;  他走了,但革命的烈火  却在黄土地上熊熊燃烧……    强龙光,原名锡珍。1902年出生于甘肃省安定县(现定西)栾家坪乡强家湾村,1927年参加安定农民运动,经谢子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随谢子长赴宁夏平罗开展兵运,任连长。1931年9月,阎红彦带领晋西游击队转战来到陕北后,强龙光率先参军,一直转战于陕甘一带。1932年1月,西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