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一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续)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chao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历史的转折时期,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民族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由温饱进入小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占全国国土总面积64.3%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如何,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影响到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
<正> 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繁荣的历史阶段,这在人们的认识上是毫无疑义的。但为什么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繁荣的历史阶段,却很少见到人们研究这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管之见,就教于同志们。
<正> “格崩”一词为僜语音译,是僜人佩戴的传统头饰。僜人是我国尚未识别民族成份的一个族体,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察隅地区的额曲、察隅曲、格多曲和杜莱曲流域,约2万多人。他们人口虽然不多,但同样有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彩多姿的传统文化。本文仅就僜人格崩进行初步研究探讨,试图通过分析其文化内涵、揭示其文化渊源,进而阐述其现实文化价值及持续意义。
<正> 一、“鸟田”是神话,不必当“真” 《越绝书》卷八《记地传》说:“……畴粪桑麻,播种五谷,必以手足。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不必由人劳动——董注),其故何也?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橔桐棺,穿扩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教民鸟田,一盛一衰。当禹之时,舜死苍梧,象为民田也。禹至此者,亦有因矣,亦覆釜也。覆釜者,州土也,填德也。禹美而告至焉。禹知时晏岁暮,年加申酉,
<正> 由中国民族史学会、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委联合组织召开的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21至26日在湖南省吉首市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汉、蒙、满、回、壮、苗、土家、侗、白等十几个民族的代表11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问题。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正> 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学会第四次顾问座谈会于1992年11月14日至19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和北海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新疆、内蒙、宁夏、西藏、广西五大自治区以及19个省市的、130余名代表。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长、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同志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流同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赵富林同志和学会首席顾问、中共中央统战部顾问江平同志先后讲了话,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雷宇同志作了关于广西改革开放形
<正> 在当今世界上,分布着许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处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种民族。人们分属于不同的民族,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似乎构成了人们之间的一种“自然界限”或“自然纽带”。而世界众多的民族,有如一片片繁密茂盛的森林。正如森林中既屹立着参天古树,亦有新枝嫩芽在秀发一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并存着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正>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是九十年代云南最紧迫的三大实际问题。面对激剧增长的人口、日趋恶化的环境、滞后发展的经济,我们是先控制高速增长的人口,为未来的经济创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生态环境;还是集中力量推行工业化进程,静候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人口转变,环境自然变化,或将三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开创全面协调的人口、环境、经济发展新格局?这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作出抉择。本文将着重研究探讨人口、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正> 祖国的大西南居住着33个民族,他们世居西南,为开发西南、建设西南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极大,因而表现出来的族际关系亦各不相同,为了考察和研究的方便,需要我们将纷繁复杂的民族梳理成一个有秩序的谱系表来。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以求诸贤赐教。 所谓民族谱系是根据民族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较为稳定的要素,在有关各族中表现出来的亲疏远近的关系,有规律地排列出来,以利研究时进行比较、分析。 随着人们对具体民族认识的深入,以及人们对民族观的演变,所给出的谱系也各不相同。
<正> 历史上,天主教、基督教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渗透活动,并在某些地方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争取到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信教,建立起一系列的传教机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都有特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天主教、基督教这种外来宗教能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得以传播呢?值得人们深思。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反思,取得于今有益的启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有感于此,不避浅陋,试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