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里的科举:明清科举考试用烛研究

来源 :教育与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烛与明清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科举考试用烛可分为科举考场用烛及科举考生用烛.明代乡、会试科举考场用烛数量可观,用烛品种丰富,用烛场合较多;清代会试考场用烛量大,清政府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试考场给烛方式及数量作具体规定,使其更为完备.明代考生用烛既承袭旧制,亦有所创新,体现明代科举制的与时俱进;清前期科举考生用烛并不规范,但经乾隆一朝整饬,考生用烛规范性达到顶峰.令人深思的是,清政府虽对科举制多有改进,然而不过是对譬如用烛制等无关紧要方面的调整,厘革始终未触动科举制的实质,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科举制终难逃走向灭亡的命运.
其他文献
心理危机日益成为研究生群体的重要问题,但其内部特征和规律仍是“黑箱”.本研究基于12个有心理危机经历研究生的深度访谈,探究了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过程.研究发现,引发心理危机的表层源头集中在人际、学业、环境和身心四个方面,而深层原因在于研究生在客观环境与个人性格、本身状况和期望发生冲突时无法快速调节矛盾.从产生到走出心理危机,研究生可能经历不同状态和阶段,应对心理危机的状态具体有被迫沦陷、自我沦陷、萌生意愿、外赋支持和自主治愈;而经历心理危机的阶段大致包括被压迫期、自由迷茫期、悬浮期、温室期
非全日制研究生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独特且不容忽视的学生群体.研究对比分析了以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法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互动辩论和常规讲座两种授课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消极情绪.但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参与常规讲座的学生,参与互动辩论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课后保留了更多的积极情绪.辩论作为互动学习的教学法,可以实现情绪调节,有助于个体发展和创新者涌现.
职业能力是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由于过度强调职业能力中的技能要素,在法律硕士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将职业能力简单地等同于实务技能,将职业能力与理论学习相对立,将职业能力等同于高度成熟的职业能力的错误倾向.培养目标的误读对法律硕士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危害.基于CBE理论的分析框架,法律职业能力可以解析为法律态度、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经验等四个维度的能力要素.法学院的客观条件与法律硕士四种职业能力要素的匹配度,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性,法学院应当将培养重点放在与其现实条件匹配度较高的能力要素上.应当从适度降
博士生群体构成的日益多样化呼唤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革.当前博士生课程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其合理性正面临挑战.对我国三所“双一流”高校教育学专业博士生的深度访谈发现,课程制度设计的模糊性与有限性导致学生选课决策更多表现为既定约束下的次优博弈.此种选课机制与课程教学质量的不确定性相结合,最终引致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的分异.博士生通过旁听、权变等非制度化实践,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习者在教育场域中的能动性.未来,有必要增加博士生课程制度的弹性,重申有效互动的价值.
“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引起的争议使其成为联结教育理论与评价实践的现实论题.其根本价值在于提升培养质量、促进知识生产创新,但在教育实务中的运行机制表现为:目标置换、学术竞争、行政管理和功能锁定.究其机理,评价路径的过度依赖、评价标准的“学术GDP主义”、评价结果的“利害攸关”强化了内卷现象.实践表明:“一刀切”地废除“博士论文发表要求”并不可取.基于“三角协调模式”提出因应之方在于三方协调推进:学术层面需要科学确定多维度评价标准,健全多层次、差别化评价体系;市场层面需加强学术评议指导,落实第三方主体职责;行政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对世界各国教育博士培养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回应专业博士教育社会质疑、弥补哲学博士教育长期缺失双重需要推动下,哈佛大学对教育博士学位培养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撤销原教育博士学位(Ed.D.)、新设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创设教育哲学博士学位(Ph.D.),形成了两种博士学位并存共生新格局.从培养模式比较看,专业博士回归“实践”属性,教育哲学博士凸显“学术性”特点,且两者均高度重视跨学科教育和培养质量提升.我国培养教育博士起步较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可借鉴哈佛大学经验教
收集新高考推行以来各级部门发布的123项改革政策,从中提取高频关键词324组.通过词频统计与聚类分析方法,发现新高考改革政策的价值走向为:从侧重合法性到侧重有效性,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螺旋式渐进;新高考政策的主题由招考制度改革转变为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结合分析结果所得到的反思与启示:应出台配套政策保障现有政策的合法性,新高考政策学习模式应由内生转向外生,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改革需要以及确立选考与赋分政策的指导标准.
在我国以一级学科为核心的国家学科制度下,交叉学科发展长期面临着“地位低”和“上不去”的尴尬困境.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为交叉学科升格一级学科、进入国家学科目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会.结合交叉学科评判标准的讨论、美国交叉学科设置的实践经验,以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关于一级学科设置标准的规定,认为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的设置要遵循以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深度交叉为基础,以社会建制完善为保障,以服务学科发展、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学科设置标准.最后,以“知识产权”为例,探讨了将其设置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学科前沿课的内涵、作用、影响因素以及其在国外一流大学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搜索外文数据库和世界一流高校网站公开信息中“学科前沿课”以及和学科前沿课概念相接近的专业研讨课程、先端课程和交叉课程等,定位13所国外高校研究生学科前沿课类课程和项目计划,分析其实施流程特征,具体包括培养目标、授课内容、课程组织形式;学时、师资和教学方法等信息,形成普遍性和规律性认识.在深入分析其前沿性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基础上,提出国内开展学科前沿课的通用建议.
“强基计划”是在总结自主招生政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教育根本要求所进行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对2020年和2021年36所试点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文本分析发现,“强基计划”招生定位于有志深耕基础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坚持科学与公平的价值导向,集中优质资源多维度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但政策执行过程中依旧有潜在风险,部分高校考生入围或录取条件模糊、多维度的评价标准有待完善、人才培养成效可能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