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教师批改作文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这无疑指出了教师所加评语要恰如其分。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语应做到既激发写作兴趣又启发写作欲望,还可以增强作文的信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看法。
一、多肯定优点,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小学生都有喜欢表扬、厌恶批评的心理,教师应抓住这个心理現象,以表扬鼓励性评语为主,恰到好处地进行指点,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但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要委婉地指出。每次作文指出一二点即可。让学生改有目的,写有方向,对后进生可以指出如何改正的具体方法。如,以前我接到一个班,学生的作文基础比较差,究其原因是平时观察少,不善于动脑去写,只是照抄“作文选”。
第一次作文《记一件事》,作文交上以后,笔者发现全班学生中除一篇自己所写以外,其余都不同程度地照抄了别的刊物,对此次作文我并没有发火去评头论足,而是选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做了这样的总批:“优点:此文选材真实。只要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哪怕是一点儿,也是很好的。缺点:假设开头与结尾做到照应,该有多好啊!”此文评语一公开在班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后作文中竟没有一篇是照抄现成的作文了。这恰当的表扬性评语、婉转的协商性评语,作用之大出人意外。
二、眉批细致入微,批改符号准确无误
从字、词、句入手,学生自己能改的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改。
如写自己课外阅读的《景阳冈》读后感,掌生作文有这样一句:“《景阳冈》的作者是旋耐庵的作品。”我是这样加的眉批:“此句是病句。作者能是作品吗?你看如何改好?”这样学生既知道此句是病句,又给指出了如何改的方法,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当然,由于学生性格、年龄的不同,评语也应该不同书写,做到因文引人而异。
一言以蔽之,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评语是教师对学生成果的正确评价。教师的评语应言筒意明,方寸之地显奇功,此处无声胜有声。
一、多肯定优点,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小学生都有喜欢表扬、厌恶批评的心理,教师应抓住这个心理現象,以表扬鼓励性评语为主,恰到好处地进行指点,增强学生作文的信心,但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要委婉地指出。每次作文指出一二点即可。让学生改有目的,写有方向,对后进生可以指出如何改正的具体方法。如,以前我接到一个班,学生的作文基础比较差,究其原因是平时观察少,不善于动脑去写,只是照抄“作文选”。
第一次作文《记一件事》,作文交上以后,笔者发现全班学生中除一篇自己所写以外,其余都不同程度地照抄了别的刊物,对此次作文我并没有发火去评头论足,而是选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做了这样的总批:“优点:此文选材真实。只要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哪怕是一点儿,也是很好的。缺点:假设开头与结尾做到照应,该有多好啊!”此文评语一公开在班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后作文中竟没有一篇是照抄现成的作文了。这恰当的表扬性评语、婉转的协商性评语,作用之大出人意外。
二、眉批细致入微,批改符号准确无误
从字、词、句入手,学生自己能改的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改。
如写自己课外阅读的《景阳冈》读后感,掌生作文有这样一句:“《景阳冈》的作者是旋耐庵的作品。”我是这样加的眉批:“此句是病句。作者能是作品吗?你看如何改好?”这样学生既知道此句是病句,又给指出了如何改的方法,不但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当然,由于学生性格、年龄的不同,评语也应该不同书写,做到因文引人而异。
一言以蔽之,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评语是教师对学生成果的正确评价。教师的评语应言筒意明,方寸之地显奇功,此处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