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秒生死抉择,李剑英家人留给我们的感动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月平和孩子们又从地里拣了三块风档玻璃碎片,让修理厂帮助磨成玉坠,刻上“英”字,挂在了胸前。此后的日子,一家人只能用这种方式团圆了……”
  
  2006年11月14号,空军某部一级飞行员李剑英执行空中巡逻游猎任务,战机返航下滑至高度194米、离机场2900米处,突遇群鸽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机下是密集的村庄,机上载有大量航弹和航油,飞机一旦失控坠落将不亚于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李剑英放弃跳伞,选择了成功率很小的迫降,将失去动力的战机驾驶到跑道延长线上。战机接地向前冲出39.3米,被3米多高的水渠护坡所阻爆炸解体,李剑英在滚滚火海里壮烈牺牲。从李剑英对险情做出决定,到飞机爆炸解体,只有16秒钟。李剑英用短短的16秒飞出了42个春秋里最壮烈的航迹。
  
  烈士的父母说……
  
  烈士的父亲李德福对部队首长说:“你还得批评剑英,没有把飞机安安全全带回来。”
  母亲张爱琴对部队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看一眼骨灰盒。她抚摸着骨灰盒上的儿子像片,喃喃地说:“胖了,老了……”她擦起了泪水,“儿啊,你从没气过我,这次你撇下我一走,把我给气疯了……”
  部队问还有什么要求,老父亲说:“俺得让孩子在那边安心,俺把抚恤金拿出来,希望当地政府重视起来,把那条明渠改造成暗渠,让飞行员着陆时安全一点。”
  李剑英的家在郑州市郊农村,经济拮据,可二老要把市委的两万元慰问金拿去救济比他们更困难的群众。
  事发的第二天下午,李剑英的战友告知二老,李剑英打篮球伤了腿,正好二老在家也没啥事,一块儿去部队看看。从郑州出发,二老兴致很高,到了兰州转了转城市,上了趟五泉山,然后高高兴兴地坐上部队派的车子,满心欢喜去见大儿子。到了部队,二老看到三个儿子和两个儿媳都在,心想情况不妙,听说飞机撞鸟了,部队正在搜寻营救,他们禁不住对着儿子哭叫:“天塌了啊,你大哥要是出事了,我们一家怎么过啊?”所有的人都知道李剑英牺牲了,仅留下的半截胸部已经火化,二老却以为儿子跳伞了,机场四周都是山,一定落在了哪个山旮旯。被蒙在鼓里的一天一夜,他们一直用忐忑不安的心为儿子祈祷安福。第二天下午,部队把真实情况告诉了二老。尽管给了一天的心理缓冲时间,患有严重贫血和冠心病的母亲还是当场晕倒,父亲挺住了,但靠的是氧气和速效救心丸。
  65岁的父亲,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老相,身材瘦小,头发稀疏,一脸沧桑的皱折。前些年,他因中风留下了后遗症,后来又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儿子当兵二十多年,家里困难再多,老人也没有叫转业,可现在他们都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儿媳妇又患上了不治之症。去年,老人第一次开口让李剑英回地方,他让三儿子托人联系好了一家航空公司,月薪过万元。“爸,我也想回到你们身边,尽一尽做儿子的责任……”李剑英支吾了几声说,“唉,我是当兵的,哪能说走就走,再说了,部队培养一名飞行员不容易,等到我飞不动了,一定回家好好陪你们。”老人不再说话,用沉默接受了儿子的追求。他明白,儿子是个酷爱飞行酷爱部队的人,中学时候就经常梦到战鹰停在家门口,一进航校就把名字里的“建”改成了“剑”,发誓要把自己铸成一把长空利剑。
  追悼会结束的当天下午,老父亲领着家人启程了。部队要留他们多住几天。老人说:“剑英活着的时候交代过,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给部队添麻烦。在这里那么多人围着我们转,部队还有部队的事啊。”
  站在兰州火车站的站台,老父亲凝视着五泉山,往事涌上心头。来的时候兴致勃勃爬山,满指望爬完山再看孩子,不曾想再也见不着了……这种感慨令他的头晕病再次发作。
  
  烈士的妻儿说……
  
  两个月过去了,妻子李月平始终在埋怨李剑英:“你真傻啊,不是可以跳伞吗,为什么不跳,为什么?”
  家人里,李月平是第一个知道不幸消息的。
  事发当天下午3点,银川的部队告诉李月平,撞鸟了,飞机没找到,没提及人是否出事。飞行员的妻子都明白可能会是什么结果,一出事,部队总要给家属一个情绪的缓冲过程,但她们都不愿意接受那个现实,都抱着幻想用心祈祷。李月平也一样,心里不停地嘀咕:“跳伞了,肯定跳伞了!”
  这一夜,部队派了黄干事陪着。李月平更不安了,彻夜未眠,不敢去想另一个结局,只担心着,这大冷的天,要跳到山野不冻着了啊。不到4点她就起床了,想给婆婆打个电话。黄干事让天亮了再打。捱到6点,李月平再也躺不住了,给远在郑州的婆婆打了电话,让老人给李剑英算上一卦,怕婆婆担心,便说都好着呢,就是心里闷得慌,让婆婆也给她和孩子算一算。她不安地等待着说法,听说没事,都挺平和的,她还是不放心,让再看一看,看仔细一点。她要到李剑英的部队去,可黄干事推说没到上班时间,没办法向首长请示。心里憋得难受,她就干活,把地板砖擦了两遍,一块块地擦,把厨房洗得干干净净的,边干边哭。黄干事站在阳台背对着她不说话。她明白了事情绝对不妙,再次提出要去500多公里外的部队。黄干事说,那边正忙着找人,你去不是添乱吗?她终于横下心吐出了不愿意说的话,哭诉着:“我跟着部队去找,我自己一点一点拣回来,别人有忌讳,也拣不干净。”
  部队给她打了一针镇静剂,派了一辆车子专程送她。
  到了李剑英的部队,她被送到了卫生队。第一个来看她的是政治处主任曹秀明。心里已经非常明白了,可她还是着急地问:“到底什么情况,找到了没有?”
  “找到了。”曹主任机械地回答道。
  “在哪里?”
  “跑道头上。”
  预感早已埋在心里,可这会儿一听,还是如雷劈顶,天旋地转。她要去现场。曹主任说天这么黑怎么去,再说现场也清理完了。
  第二天一早,团长黄光华来了。李月平禁不住埋怨道:“这下你把他可带好了。”黄团长不吭声。他和李剑英是航校同学到现在,25年了一直没有分开。李剑英是个内向实在的人。从宁夏换防到甘肃时,李月平一再拜托黄光华:“你要把他照顾好啊。”
  黄团长流泪叙述了李剑英生命里的最后16秒。
  李月平哭着怪罪:“剑英啊剑英,你咋那么傻啊,不想想我,也想想两个孩子啊,16秒你都给了别人,你脑子里怎么不为我们母子闪上一秒啊?”
  黄团长责怪自己没把李剑英照顾好。半个月前,李剑英参加工作组,最后一站是银川,他的小家就安在这里。李剑英当年的飞行任务已经完成,但他没有休假,一则考虑到团里正在训练新学员,二则他想把假放到下个月休,因为12月22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他想好好庆祝一下。黄团长很后悔,当时怎么没把李剑英留在家里休假啊。
  李月平明白,飞行员出事后基本找不到尸骨。可探听到遗体就放在县医院,她怎么也要去看看。她知道,这个要求部队绝对不会答应,便悄悄地摸出了营院,但很快就被拽了回来。
  等到下午,空军事故调查组撤出了现场,李月平执意要去现场,10公里路,要是部队不让去,她爬也要爬着去。
  部队送李月平和李剑英的三个弟弟到了事发现场。
  三个弟弟一到现场就跪下了。
  李月平哭诉着怪罪:“剑英,你活着时没给弟弟一点照顾,你走了,让他们大老远跑来跪着流泪,你就这么当大哥的啊?”
  三个弟弟听说飞机出事了,没买上火车票,开着车子从郑州昼夜兼程1300公里到的部队。
  他们留着泪,用铁锨翻挖菜地,用手刨。一直到天黑,找到了一块两寸长的锁骨。连着挖了三天,又拣了三小块头骨,一块锁骨。一个英武挺拔的身姿,就剩五小块骨头了。
  后来,李月平和孩子们又从地里拣了三块风档玻璃碎片,让修理厂帮助磨成玉坠,刻上“英”字,挂在了胸前。此后日子,一家人只能用这种方式团圆了。
  李月平要把骨灰盒带回家,放到床头相伴自己一辈子。都说人鬼情未了,她相信有这么一回事。结婚12年,她从没梦见过李剑英,可出事那天中午,她头晕晕的,特困,躺在沙发小睡了个把小时,却梦见李剑英坐在身边……
  “昊昊,我给你把爸爸抱回来,你害怕吗?”李月平问10岁的小儿子。
  “不怕!”小儿子说,“把爸爸抱回来吧,省得你每个星期都要跑烈士陵园。”
  李月平又去征求大儿子星星的意见。星星是李剑英与前妻的孩子,16岁了,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郑州农村生活,性格内向,2003年被接到银川,父亲又从银川调防到了甘肃。16年来,一直与父亲聚少离多,他何尝不想让父亲永远待在家里。可他想得很多,平时他和弟弟都上学去了,留下妈妈一人在家,整天看着爸爸,难受劲何时能了?他不让妈妈把爸爸抱回家。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开追悼会前,部队将他和弟弟从银川接来,车到营区门口,看到一大群叔叔阿姨,看见满眼泪水的爷爷奶奶,看到三个叔叔和二婶,他明白了,扑通一声跪在了爷爷奶奶面前。他搀扶着痛不欲生的母亲,含泪安慰道:“妈妈,爸爸走了,我们还要过呀,你一定要坚强,有我和弟弟呢。”
  星星跪在父亲牺牲的菜地,只说了一句话:“爸爸,你做得对,就让我们一家残缺悲痛吧,只要换来更多的家庭团圆幸福。”
  两个多月来,李月平一直埋怨李剑英的傻,埋怨他甩下孤儿寡母不管。我采访时,她还在埋怨,但最后说了一句:“人总是要走的,无非是早一些晚一些,他早早地走了,我会挺住的,我给大家讲他的事,就是想让这个世界多一点爱心。”
  (责编江有汜)
其他文献
主编提示:  “离婚”两字不能随便说!   ——很多夫妻在吵架时,爱说出这两个字。当然绝大多数人在说出这句话时并不是真心想离婚,只是一时的气话,只是生气时的口头禅,然而不幸的是,有些人在气头上说出这句糊涂话后,又做出了糊涂的决定,等离婚后才后悔莫及。    家庭观点:  夫妻和谐的秘密  不要说:“我知道你就会那样说。”  而要说:“你以前就这样说过,所以它一定还在困扰着你。”  只是字眼的小小改
民谣歌手张小九很特别。写稿,开公司,玩演出,与很多民谣歌手守着“穷”不同,他一直致力于拼出自己的精彩。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切精彩,都跟一个北方的姑娘有关。  北方姑娘,这首歌为你唱  张小九喜欢音乐。11岁学吉他,13岁创建乐队,15岁发行了第一首原创歌曲。充满个性和思想的民谣,从那时就刻进了他的DNA里。  在机关工作的父亲和当全职太太的母亲,对这个1994年出生的独生子,有着传统的读书传家的希
《金刚》  导演:彼得·杰克  主演:逊娜奥米·沃茨  影片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空军退役的杰克来到了位于东南亚的苏门达腊岛打工。一支来自英国的考古队在队长罗德的带领下已经来到这片神奇的热带丛林很久了,队中还包括队长的千金,美丽的安。来自美国本土电影之都好莱坞的导演卡尔·丹姆带着他的摄制组也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地来到这里寻找着他新片的灵感和最佳拍摄地。然而,就是这三方看起来毫不相干
幽默:    现在是谁抱歉?   当我们初中的校长收到一盆仙人球时,我问他是不是他妻子送来的。他回答说是的,并解释说,他俩大吵了一架,她把这送来可能是表达歉意的。他让我把卡片上的话念给他听,那上面用很大的红字写着:坐在上面。    对不起   丈夫又是一夜未归,妻子再也无法容忍了。一清早,丈夫推门进来,妻子用门后一根早已准备好的木棍将他打昏过去。待他一小时后醒来时,妻子抱歉地说:"亲爱的,对不起,
“暧昧”,比爱情少一点,比友情多一点;既不必承担责任,还因守住了道德底线而不必对恋人或配偶心存愧疚。2006年4月,重庆市北碚区法院在审理一桩离婚案时,对婚外“暧昧”关系做出了沉重一击,责令过失方赔偿2000万,为自己的“暧昧”行为付出代价……    再婚家庭,难抵挡“暧昧出击”    1992年,在北碚区一家天然气站工作的赵毅与妻子离婚,3岁儿子随他生活。赵毅既当妈又当爹,父子俩过得挺不易。不久
我深知求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大专毕业生,要想找一份适合的工作谈何容易。但大学毕业后,我还是打算留在这个城市里,期望用勤奋和汗水谋一份职业。  我在重庆的人才市场到处寻觅,但都没能如愿,不是缺少工作经验,就是觉得行业前景令人失望。营销、服务员、跑业务的工作挺多,但我怕自己不是那块料。这时,我看到一家单位招聘营销员的广告,要求挺低,年龄在35岁以下,文凭不做要求,我连忙记下公司
很长日子以来,我心绪老是很烦,很乱,老是怀疑丈夫有外遇,和他以前的一个女朋友。我的朋友劝我说,你心眼儿太小了,就算几年以前你丈夫追过那个女人,那也是过去的事了。可是,我就怀疑丈夫和她有瓜葛,我就想找那个女的,去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丈夫说现在绝对没有那回事,不要这样,人家会骂你神经病的。可我心里就是难受。丈夫对我一直挺好,一再保证不会,并且劝我不要胡思乱想。其实,我自己心里也知道,肯定没那回事,肯
嫁给大自己17岁的徐海洋,武汉女孩舒心不图钱,也从没操心过钱。可丈夫的意外早逝,却让她不得不面临跟钱有关的各种魑魅魍魉……  以下为舒心的自述——  22岁成了后妈:“小爸爸”引领前行路  第一次见妞妞时,她12岁,读六年级了。去逛街,我帮她挑选白色毛衣和格子短裙,配上帆布鞋。“心姐姐,”妞妞叫我,“你太有品了!不像我爸,只会买童装!”我笑嘻嘻地答:“可不是,你爸就是土老帽!”那是2005年底,我
丈夫感染新冠病毒肺炎,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医院下了三道病危通知书!不能进ICU陪伴的妻子心急如焚,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要每天给丈夫写一封家书,鼓励丈夫增强信心,战胜病魔!  然而,刚写了一周,她也被感染,核酸检测呈阳性,即将被收治住院,可丈夫的家书怎么办?  住进ICU,生命垂危之际留遗言  2020年1月29日,湖北省洪湖市封城第4天。当地一家服装厂的业主曾洋,突感浑身乏力,头有些痛,呼吸也很困难
李东升出生于1969年,小方小薇3岁。1997年,两人经人介绍相识。一年后两人结婚。1999年10月,方小薇生下宝贝女儿。  女儿降世后,夫妇俩经过几年打拼,不仅住上了大房子,还在市内繁华路段购置了店面房。因购置商铺用的是方小薇的婚前积蓄,办理房证时,李东升要求写上名字,方小薇爽快地答应了。转眼女儿上学,需要方小薇全职照顾。为养家,在妻子建议下,2006年底李东升来到温州方小薇妹妹家的鞋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