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文化特色音乐的传承途径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作为我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同时,民族音乐来源于不同地区,是不同地区人民劳动实践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传承地方民族音乐是各个区域人民的职责,并且地方民族音乐发展后,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传播区域文化,有利于加强区域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推动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本文首先从定义和特点两方面对民族音乐做了基本介绍,分析了民族音乐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当今民族音乐发展现状,最后探究了地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地方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一、端正民族音乐发展态度
  民族音乐是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以及文化积淀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适应时代要求。在了解民族音乐发展背景、传播意义的基础上,端正民族音乐发展态度,运用适合的发展形式,这对地方民族音乐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民族音乐现如今呈现两种发展状态,第一种即发展前景良好,但需要一定的努力时间,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和实践工作。第二种即失去发展魅力,现已不被人们关注的民族音樂。因此,面对不同发展状态的民族音乐,应首先对其客观性鉴别,之后端正科学的发展态度,针对内在价值丰富的民族艺术深入挖掘、全面保护。对于出现颓势的部分地区戏曲艺术,应借鉴西方艺术保护理念发展我国戏曲艺术;对于发展势头良好的古筝艺术,应继续扩大传播空间,完善民族文化保护体系。在此期间,我国政府应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主动动员人们群众提高对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视程度。
  二、明确民族音乐发展方向
  一方面,坚持民族性发展方向。民族音乐之所以不同于其他音乐形式,主要是因为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民族特性,是地区人们创造性思想的结晶,坚持民族性这一发展方向,有利于获得本民族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推动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扩大传播范围。例如,《茉莉花》音乐作品的有效传承,衍生了不同版本的作品,并且充分彰显了民族性特点,这对民族内涵丰富、民族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音乐创作者对民族文化气息浓厚的音乐作品改编,在尊重民族性基础上适当融入新的艺术内容,有利于提高民族音乐的社会适应性,有利于为民族音乐注入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坚持世界性发展方向。民族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应保持开放的态度,主动与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源远流长。坚持世界性发展方向的同时,应首先意识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优势,对外国音乐文化充分尊重、全面了解,只有这样才会互相进步,提升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审视高度。与此同时,民族音乐还应传承于世界,这不仅会增强本民族人们的自豪感,而且还会增加民族音乐的喜好者,这对民族文化向世界范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民族音乐还应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以此拓展民族音乐发展视野,为民族音乐传承奠定良好基础。
  三、发展学校教育
  地方民族音乐当今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应从学校教育入手,以此实现民族音乐传承的良好效果。首先,合理安排民族音乐课程与现代音乐课程,并且适当延长民族音乐课程时间,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和探讨机会。其次,聘请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是传递音乐知识和音乐内涵的主体,并且民族音乐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同时,还会间接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学生只有被教师正向引导,才会意识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进而才会能动的传承民族音乐,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播的职责。然后,学习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创新民族音乐教学形式。以往一成不变的音乐教学形式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同时,不利于提升音乐教学水平,学生的音乐思维也相对局限,因此,民族音乐传承会受到阻力。学校应适当借鉴发达国家院校或者国内优秀学校在音乐方面的教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有效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调动音乐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动力。最后,合理编制音乐教材。适当增加民族音乐作品内容,并坚持因地制宜这一编制原则,即将当地特色的音乐种类、民歌融入到教材内容中来,这不仅能够减少学习陌生感,而且还会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动力。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融入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来,这不仅是对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的创新,而且还会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注意力。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地方音乐音频和视频,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当地的民族风情,能够直观欣赏音乐乐器的表演方式,进而学生能够参照视频模仿民族音乐表演,进而有利于扩大民族音乐传播范围,有利于提高民族音乐传播速度,与此同时,还会优化民族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音乐思维会相应拓展,音乐创造力也会有效提升,这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还应坚持适时的使用原则,避免多媒体技术一昧应用,以此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课堂活力。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社会背景中,发展地方民族音乐时端正民族音乐发展态度、明确民族音乐发展方向、发展学校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不仅能够改变当今民族音乐发展现状,而且还会优化民族音乐发展效果。我国民族音乐的有效传承,能够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价值,丰富民族文化精神内涵,这对地方民族音乐生命力延续、我国音乐全面发展就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也会逐渐加快,我国民族音乐与国际音乐会呈现良好的融合效果,进而有利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促进地方民族音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曦帆.音乐行为中的民俗文化——从音乐人类学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12,02:59-65.
  [2]黄橙橙.“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音乐,2011,01:217-220+3.
  [3]王莹.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3,03:241-24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对以宜州市龙头乡向南村水族屯的环境概况、民族习俗、神话故事、标志建筑进行简述,并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作出了思考。  【关键词】:向南水族屯;民族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  三千多前,骆越人与殷商王朝同属一族,后融入百越,在周武伐纣、大军压境之时,被迫携老带幼,脱离了昏庸的商纣统治,带着自己的文明与尊严,从故土北国迁向了千里数外的岭南,此后为躲避战乱,又经过长
期刊
【摘要】:1789年7月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产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拟从社会因素这一角度研究法国大革命,从而加深对大革命的认识。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巴士底狱;启蒙运动  1789年7月14日,法国群众攻占了专职统治的象征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正式拉开了帷幕。君主专制制度从此土崩瓦解。关于大革命结束的时间
期刊
【摘要】:群文文化的自觉是对传统艺术与创新结合起来的一种创作态度,这需要文化工作者和文学创作者对群文文化的有文化建设的自我担当。自觉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群文之中,发挥中国文化在群文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群文建设;文化;自觉性;传承  一、浅谈中国文化中的群文文化  中国的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各种学说,不同思想,价值观建树呈现繁荣景象。然而在各朝各代的群文文化也有雏形,《诗经》被称之为“先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本质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继续加强专业素质的现代设计元素,设计理念和专业设计师,设计师需要积极和大胆地借鉴西方设计工程师设计风格,和西方文明;另一个需要挖掘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本质,在各个方面继承传统文化中值得学习借鉴的思想,从传统艺术,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首饰;继承;发展  一、现代首饰不同于传统首饰  随着现
期刊
【摘要】:视觉形象设计对品牌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四川茶史悠久,饮茶文化发达,产茶丰富,但川茶品牌建立还不足。本文通过对川茶视觉形象设计研究,希望能为树立川茶品牌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川茶;品牌;视觉形象  一、川茶品牌的现状  四川茶史悠久,饮茶文化发达。四川是主要的产茶地之一,产茶县有120多个,重点产茶县有30多个。茶叶经济是四川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雅安峨眉毛峰、竹叶青,宜宾早白尖
期刊
【摘要】:丧礼是一种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凉山彝族与日本近代的丧葬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同点,但又各具特色。笔者将经过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出其之间的存在的异同点,以便进一步了解两者的丧葬文化。  【关键词】:彝族;日本;丧葬;文化  葬礼是人生最后的仪式,传统观念认为,死者的灵魂会在人死后短暂停留在家的附近,渐渐地才远去离开,而这种仪式就是为了让死者从这个世界离开去到另一个世界。  
期刊
【摘要】:冥婚习俗在我国产生并流传已久,多分布于我国山西、陕西、河南等内陆省份,以及广东和东南沿海地区,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传统习俗,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变迁。本文试图通过对山西冥婚现象的研究,探究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冥婚;发展原因;影响  一、冥婚概说  冥婚起源众说纷纭,但众多说法中笔者认同冥婚从商就已形成一说。据考证冥婚始于“殉葬”,古代君王
期刊
【摘要】:民间艺术的传承,是以口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来的,因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形式大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交流,形式较为单一。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白族调的传承发生了很大改变。  【关键词】:民间艺术;白族调  一、石龙村概况  1、地理环境  石龙村,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距离县城有32公里,距离沙溪镇有15公里左右。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期刊
【摘要】:《豆棚闲话》是一部极具特色的拟话本小说。作品通过众人在豆棚下集会闲谈引出十二则各自独立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本文拟通过艾衲居士何许人也,作品中佛教术语的使用情况及其闲话模式对讲经方式的借鉴等方面分析作品所呈现的佛学意味,以期对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有更加全面的观照。  【关键词】:《豆棚闲话》;艾衲居士;拟话本小说;佛学意味  《豆棚闲话》是一部极具特色的拟话本小说,作品通过众人在豆
期刊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仿古式建筑群出现在大型城市的市中心,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成为商业区域和步行街,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又能成为城市特色,比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南宁新兴建的三街两巷建筑群等等,这些建筑更好的保护了文化和发展城市经济,美化了城市。但是对于夜景照明设计可能还出现一些不足,本篇文章就南宁兴建的三街两巷古建筑群为例,浅析广式建筑夜景照明设计方法。  【关键词】:广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