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学教育教学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un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管理学引入我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并取得长足的进步。深入探索管理学前沿,对于加快我国管理现代化,促进管理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许多职业技术学校也开始设置管理学这个科目。其目的不言而喻,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专业技术性的人才,还要提高学生在企业中的管理能力。那么我们如何上好管理学这门课,值得我们每位专业教师深思。下面就我多年教授此课程的经验做下列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开设管理学这门课程。众所周知,在一些大的企业部门,无论什么学历或是有技术的人才都要从底层做起,在工作的同时,企业考察的不仅是工作的能力,而且还要看其是否有管理能力。当然,如果两者兼具,则有提升的机会。如果只有技能,即使得到提升,也不可能在管理阶层呆的长久。因此,在职业技术学校,我们要给学生开设这门课程,让学生在掌握一门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管理。那么无论在什么单位什么样子的企业,都能吃得开。
  其次,我们职业技术学校既然开设了这门课程,那么就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管理学和普通的语文数学这些理论课程不一样,他应该和其他专业实训课一样,不仅要学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得到充分实践的机会,并且还有有良好的实践场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中职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特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性教学是职业管理学教育的重要特征,离开了实践性,什么技能、技巧、运用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就无从谈起。作为职业教育的管理学专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新的环境,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管理高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会计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实践性教学的好与坏,是影响中职管理学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环节,是中职管理学专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比如:我们可以拿出专门的教室模拟公司,把学生分组或是分成企业的不同阶层,让学生自己去模拟,自己去实践,体验公司各个阶层的管理制度。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实训课教师的指导和总结。
  再次,我们在上面提到在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时,少不了教师的指导。所以就需要学校一定要具备这样的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本身应该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阶层,能够给学生做出指导和总结。如果没有,学校可以去企业聘请这样的人才来充当专业教师,这样学生就能更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而不是纸上谈兵。目前大多数学校管理学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刚毕业就任教的,根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作为管理学专业的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素养,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而且争取走到企业,学习他们的每个管理阶层,甚至每个细节我们都要掌握,只有我们本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第四,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运用已学知识等能力。比如,可以由教师限定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或者阅读后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引导等方式,达到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管理制度,可先让同学们讨论、分析、比较,最后教师参与,从而让学生分清区别和联系,得到正确处理。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一是将教材中抽象说法具体形象化;二是将难记的概念进行分解,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第五,改革课程设置将“双证”培训带入教学之中,按照《管理法》的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专业来说,学生除要取得管理专业的中专学历证书外,还要取得“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这就意味着“双证”,即“学历证书”和“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是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管理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因此,从事中等职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学校,必须白上而下高度重视“双证”的教学与培训工作,加强对“双证”教学的思想认识,集中时间、人力、精力做好“双证”的教学,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取得教育部门颁布发的学历证书和管理部门颁发的“管理学”证书,为他们一毕业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做了良好的准备。
  以上是我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学教学的总结,当然,还有好多教学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希望每个职教可以上好这门课,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其他文献
摘 要:适时:适合时宜的意思,不太早也不太晚,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张爱玲说:“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时尚,贴近生活,与社会紧密相连而受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喜爱,当然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中很多人可以不知道宋祖英,但是绝不会不知道周杰伦!很多音乐老师为了投其所好,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引入成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我们的观念和做法。  一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第一,从单一化走向综合化。传统的 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而在知识爆炸的 时代,那种“仓储式”的人才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课堂教学要不断扩展自身的功能,努力使知识到传播、信息的辐射跟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第
期刊
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新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习,鼓励探究式学习。面对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  一: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趣、新、妙、”  1、“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强大内驱力。课堂教学的趣是指精彩的导语设计。斯多惠在《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观察情境 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
期刊
摘 要: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  关键词:概念教学、做法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期刊
我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发现了两种现象:一是课堂上教得呆板,内容枯燥,无生机,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老师讲得生动,学生也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学内容比较空泛而不易落实,教学的重难点也不易把握,课后学生无收获。表面上看,虽然后者优于前者,但实际效果两者相差无几。为此,我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把中学语文课教得既实且活,既能加强训练,提高能力,又能让学生得生动活泼,即实而不死,活而不空。因此,我认为要做
期刊
新课程理念强调,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从事专业数学工作的可能不会很多,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积极落实新课程理念,树立新教学观  传统的数学
期刊
摘 要:该试验装置应用动态平衡中“二力平衡”原理设计主要考虑学生在理解上的顺畅。该装置的动力系统通过轮轴实现,这样(一)是拉动滑块可缓慢平稳向前移动,(二)是利用轮轴摩擦的自锁功能实现了边演示边讲解的目的。该装置克服了教材以及同行在该项研究中的诸多弊端。该仪器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关键字:静摩擦力方向 滑动摩擦力 实验装置  学过高中物理的学生都知道,高中物理学的基础在于受力分析,受
期刊
《科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对培养科技人才幼苗,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未来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我们就必须以一流的基础教育去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种教育必须是以科学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教育。  从《科学》的性质和内容来看,科学学科研究的是学生周围常见的科学事物,是科学界中的客观实体。它的任务是向学生
期刊
屈指数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已十几载,这十几年来,孩子一批批的来,又一波波的走,我们自己也伴随着他们,从一个青涩的毛丫头,变为人妻,变为人母,看到小朋友们快乐的像一条小鱼游在幼儿园这个大池塘里,我们的幸福感由然而生。因为时代的需要,幼儿教育已成为教育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为我们的事业而骄傲,我们愿意为此不断的探索,进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