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中求同 殊途同归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x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选编在人教版初三课本小说单元中。这部小说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情感细腻。这段节选独立成章,展示了小主人公杜小康在野外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恐惧,走向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文章虽思路清晰、内涵丰富,但因为是同课异构,一篇课文两位老师教授,这就需要做到角度相异,侧重不同。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把这样的基础知识强灌给学生,但可以按照小说教学的规律来引导学生学习。在备课的过程中,曹文轩对自己作品的一段评价吸引了我,他说:“我的作品之所以是我的作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风景元素。”在他看来,让小孩去读那些没有风景的作品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正是他的这一观点给了我教学的灵感,所以,我决定从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角度组织教学。“孤独之旅”这个题目蕴含着深刻的意味,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内涵不失为一个好想法。于是,带着对题目的理解,开场于“孤独”,收场于“旅”,其间由环境描写的品读串起全篇人物性格的揣摩,整个思路也随着小主人公的成长之旅一步步完善、成形。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也是多元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情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中蕴藏的感情,在体验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所以,在教学安排中,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布置了自读品味的预习要求;为了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课堂教学中,也精心设置了学生自选角度分析环境描写与“孤独”之间的关系,以及先自己思考勾画、组织语言再小组交流、共享感悟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担任学习主人的角色,而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
  【情景回放】
  师:同学们,通常情况下,当你在入手一本新书或者阅读一篇新的文章时,你最先可能会被它的什么所吸引?
  生:情节、作者、插画、题目……
  师:这些要素往往会透露文章的内容。而标题常常是文眼所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先看一个题目:《孤独之旅》。现在,我想请你用这个题目做一篇文章,你会比较侧重于表现题目中的哪个字或词呢?
  生:孤独
  师:大家意见比较一致。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孤独”?
  生1:使用反衬的手法,用周围的热闹反衬自己内心的孤独。
  生2: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孤独。
  ……
  师:好,这是同学们的想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看一看作者想的和我们同学想的会不会不谋而合。
  师: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思考问题,作者曹文轩通过哪些方式来表现“孤独”?
  ……
  师: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齐):杜小康
  师:回到刚才的问题,曹文轩是通过哪些方式来表现杜小康的“孤独”的?
  生1:通过环境、心理描写。
  生2:人物动作语言描写。
  师:在同学们提到的这些手法中,着墨最多,最主要的是哪一方面的描写?
  生(齐):环境描写。
  师:关于环境描写,文章中又具体提到哪些景物?
  生1:炊烟。
  生2:第4自然段中的鸭群。
  生3:芦荡。
  生4:暴风雨。
  ……
  师: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能看出杜小康的孤独吗?你是怎么看出的?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物,并结合文章中具体句段,分析它和孤独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之间讨论。
  对鸭群的描写:
  生1:第15小节中关于鸭群的描写,这群鸭感觉到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游者,是孤苦无依的,在这里“团团围住”表现出他们当时的恐慌与无助。
  (师点拨:对于鸭群的描写,在第15小节之前已有所描写,比如第10小节,看看这个时候的鸭群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生2:从第10小节可以看出鸭群们很兴奋,很亢奋。
  (师点拨:联系这两小节来看,原来没有家的概念的鸭群现在却觉得自己变得孤单、孤独,更何况是人呢!杜小康刚离开家的时候是不是也表现出一样的兴奋?从哪里看出?)
  生3:从第2小节看出他当时想家的心情,对杜小康来说离开家是何等孤独。
  生4:第4小节的“很有规律性的”可以看出这样的生活单调、孤独。
  生5:第15小节后半段中,鸭群虽然有主人的陪伴,但他们还是没有安全感,更何况是毫无依靠的杜小康,鸭群只能是一种心灵的安慰。
  对芦荡的描写:
  生1:第21小节。“绿色浪潮直涌”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孤单,自己的渺小,走不出,逃不出。
  生2:第24、25小节,似乎能够转移一下杜小康的注意力,而26小节一个“但”字却表现出他无法去欣赏、享受这样的美,无法驱除恐慌。
  生3:第38小节,茫茫芦苇,走不出。
  ……
  师:诠释得很准确。曹文轩为什么舍得用这么多笔墨来写景物,对环境进行描写呢?
  (补充曹文轩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请学生朗读)正如曹文轩自己评价的,自然风景的描写在文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请同学根据今天课堂的分析总结概括环境描写的作用。
  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内心、推动情节发展。
  师:看来大家对环境描写的作用掌握得非常牢固,通过今天的学习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最后,我们来自己练一练,根据所给景物,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描写,使环境与氛围情境相融合。(生口头练习并进行课堂展示)
  师总结:今天通过课堂学习,主要是环境描写的分析大家感受到杜小康内心的孤独,也看到了他的成长经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也能独自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在困境中成长。
  【课后反思】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一篇自读课文。语文《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对讲读知识的补充。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传统“精批细改”的要求下,作文修改一直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至今未见有大的改观,这是由行政领导的明文要求、学生家长的过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禁锢三大原因造成的。其实在现实教学中,让学生实现相互批改作文是可行的,而且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提高作文鉴赏能力,当可改变目前作文批改“高耗低效”的现实状况。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批改;“高耗低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
摘要:幽默是一种智慧。将幽默引进中职德育课堂,既能让学生在愉悦中领会深奥的道理,又能让学生在笑声中远离疲惫,快乐学习,还能让师生在欢乐中走向和谐。中职德育课堂上运用幽默应注意技巧,遵循一定的原则,让教学回归理性。  关键词:幽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35-03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量直接制约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词汇教学是英语学科教学的关键和难点。随着年级的升高,有难度的词汇在增加,有些学生就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及失去了兴趣。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六位老师同台教学新标准英语(外研社版,一年级起点)第三册Happy New Year。本节课上有一个新授词组have firecrackers是词汇教学难点,单词firecr
教师群的大多数都参加过各种培训,但当岁月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冲动的激情在面对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后都丢在了某个角落,他们也就忘记了自己的信誓旦旦,甘于现状,甘于后退,纵然没有食不果腹之苦,也成了理想和追求眼中的草芥。  如果没有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和憧憬,那么我们只能是一个个“教书匠”,何谈理想?名师道路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怎样才能成为名师?这个问题盘旋脑海。笔者以为要做到三点。  拥有名师
邹 正 中学教育应如何应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杨九俊 乐在其中  戴 铜 学校: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  成尚荣 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  黄 辉 20年情怀:趟过童话那条河  陈 凤 童话,让校园书香四溢  沈婧婧 让童话成为德育活动的有效载体  刘映娟 童话教育:师生成长土壤上盛开的七色花  宋小燕 和童话一起过日子、养孩子  李建成 让儿童在建构和追寻自己的梦想中成长  张 军 融入“原道”文化元素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教师队伍素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也日益显现。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学习新理念、内化新教学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教学研究部门正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教师培训”中,以期在不断的培训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并切实地改进。  
摘要:一年级孩子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工具以后,究竟是怎么开始阅读的?作为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在阅读起步阶段顺利起航?通过跟踪观察和访谈,发现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家庭文化背景、汉语拼音基础和日常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活动,激起儿童阅读兴趣,挖掘学生阅读潜力。  关键词:儿童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让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表演区作为区域活动的一种,可以让幼儿在动作、情感、创造性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应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确定发展目标,从内容、空间、材料等方面进行规划,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表演区活动过程中的不同情况给予支持。  关键词:表演区;表演区价值;教师支持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
摘要:中职校学生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家庭背景相对复杂、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面对人才培养的重重困难与挑战,中职校必须转变办学理念,从学校生源实际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依托区域优势,注重培养学生“学业争优、就业争先、创业争新”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保学生就业有门,引学生创业有方。“三业三争”教育符合以人为本要求,有利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具有特色的中职教育品牌。  关键词:中职校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学校相比,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对于这些智障的、盲聋哑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教会他们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使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如何引领他们学会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等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