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方法简论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学者指出,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巧妙引导学生进行作答。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艺术,掌握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几种提问方法。
  
  一、投石式
  
  教师把提问作为“石头”,象激起水波式的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一提问形式有利于打破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激发学生的疑问和对所学内容的探究,对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作用。
  
  二、逆向式
  
  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提出与课文观点相左的问题,以造成矛盾,触发学生思维,以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三、选择式
  
  教师将一个问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从比较和分析中,获得最佳答案。这种提问形式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这种形式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引起学生的回答欲望,在高年级学生中偶尔使用也可以出现异口同声的效果。但经常使用此种提问方式,容易造成课堂上的虚假的“热烈”或不真实的反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习惯。
  
  四、联想式
  
  联想式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丰富联想与想象,让学生根据描写进行简单的或创造性的复述,在设置的情境中,从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冲动,以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教授《故乡》,可以提问:“作者在开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你描绘一番,他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再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联想式提问:“假使于勒从美洲发财回来,我父母的态度会有怎样的变化?”
  
  五、补充式
  
  补充式指对课文的结尾或文中省略的部分做合理补充,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的目的。在听一位前辈讲《夜走灵官峡》公开课时,他以补充式提问:“课文结尾讲:风,更猛了。雪,更大了……同学们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这里省略了什么内容?”有学生答:“风,更猛了。雪,更大了。我精神抖擞地继续赶路,脑海里便闪现出成渝的影子,眼前似乎越来越明亮。成渝这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一心想着工地,坚守自己的岗位,他的父母不畏艰险,不怕寒冷,奋不顾身地劳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流汗,我还有什么理由犹豫,等待而贪图安逸呢?想到这里,我脚下分外轻松、有力、勇敢地向前走去!”这样的回答博得了所有师生的热烈掌声。
  
  六、链条式
  
  又称逻辑式,即教师按照课文内容顺序,层层设问,環环相扣,问题之间构成内在逻辑联系,前一问题是后一问题的基础,后一问题是前一问题的深化。这一提问方式还包括以课文内容为主线,层层设问,每个一题都是这根链条上的一个环,它承前启后,前后相连,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不断紧扣学生思维,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方法为很多教师所采用,它的优势在于不仅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且还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文章的脉络和内容。
  
  七、对比式
  
  对比式指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联系所设计的问题,旨在判定同异、优劣。这种提问方法需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最常见的是进行比较和说明。此外,这种提问形式还涉及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比较、同体裁不同语言风格的比较、不同表现手法的比较、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的比较和人物前后性格的比较等等。
  
  八、牵引式
  
  牵引式指以大领小,从小到大,即由一个大问题分解引出许多小问题,在回答许多小问题后,再综合探索大问题。曾经看过一个《荷塘月色》的教学录象,教师为引导学生整体认识课文,对问题做了如下的牵引式的设计:
  1.标题《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这一问题关系到全文内容和文中所描绘景物特点的理解和概括。
  2.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是行踪、写景,亦或是感情的流露?此问题牵涉到对全文主旨和结构的理解。
  3.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与下文哪些内容关联着?此问题触及全篇的“文眼”,是理解全篇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的“钥匙”。
  为使学生思考《荷塘月色》的全文布局,教师又提出下列一组小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去荷塘?
  2.在去荷塘的路上有何感受?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3.文章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荷塘月色的?
  4.作者由观赏荷塘月色引起怎么样的思绪和联想?
  上述的提问设计层层深入、思路清晰,较好地训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学困生虽然认为自己有着远大的目标,但却很难用目标来激励自己,改善学习质量,原因在于他们制订的目标只是空想没有承诺,只是笼统描述没有具体量化,只是无的放矢没有明确方向,
期刊
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心得体会,对如何开展好实验教学进行详细的阐述,并论述了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In this pa
摘 要 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已是历史的必然,别无他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是多元的,重心在于其生存之路上杀出一条“血路”而谋求自身发展和国家、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必须明确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主题、主要任务及发展路径,以期对我国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起到理论与实践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转型发展 价值 战略主题 主要任务  作者简介:王立新,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法学院
什么是合同,合同是一种协议或合意,其精髓是一种意思自治,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最终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现代契约的精神来自罗马
变压器是电网中最为关键的设备,更是百姓家能量的必经之路.为了避免电网系统中的事故发生,就要做好其防御工作,所以,本文旨在对变压器的常见事故以及反事故措施进行分析,试图
临时受命,笔谈中国画教学,因一时拿不出主意,便借为研究生上课之机,组织学生讨论,我也参与其中。现将讨论意见整理如下几点,以塞其责。 谈中国画,就要与西画比较来谈。西画
摘 要 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是否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开展“三个自信”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追求,提升人生自信,树立科学的人生目标,引导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  关键词 “三个自信” 大学生 健康人生 引导作用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都竭尽全力培育出一批听说读写译能力样样都兼备的学生,那么,是否有一种方式能够满足这个教师和社会的共同期待呢?本文主要从翻译法和情景教学法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