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材比较分析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只有进行深刻的分析,找到编者的意图,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本文通过比较人教版、北师版、苏教版、浙教版在“平均数”这一内容上编排的特点。
  教材比较分析
  现行的热门教材有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浙教版,我選择这三个版本与人教版进行比较。从引入、计算、含义比较如下图:
  教材引入部分比较分析
  四个版本的教材采取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展开教学,易于教师操作,也易于学生接受。北师版和人教版都只出现一组数据,而苏教版和浙教版出现了两组数据。苏教版、北师版和浙教版都展现了讨论的过程,而人教版没有展开。一组数据和两组数据主要让学生在认知上起冲突,凸显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计算和含义理解比较分析
  四个版本在计算平均数上都采用“移多补少”和“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两种方法展开。
  在方法上,人教版采用的事实物图进行统计分析,而其他三个版本采用抽象的统计图进行。人教版是用虚化的实物图进行移动,并未标明移动轨迹,而其他三个版本在图中标明了移动轨迹。在后三个版本中都在图中用线标明平均值的位置,直观地体现平均数与小组中的数的关系。
  教材分析小结
  平均数是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学生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有重要意义。通过教材的比较分析,各版本教材都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取素材,展开问题情境。
  教材比较对教学的启示
  通过教材比较得出,各版教材都重视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平均数的意义,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利用平均数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推断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因注意以下几点:1.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展开教学 ;2.重视思辨,在探究中学习。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两点,以学生为中心,在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期刊
“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与课外阅读中,以兴趣为中心进行指导教学,将带来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将探讨三种阅读趣味化策略:  图文并茂,绘本元素的融入  绘本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儿童读物,它与普通的课外读物相比,更添加了许多趣味性,不同于“小人书”,绘本更加简单质朴,以充满童趣的图画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绘本阅读的影响
期刊
阅读材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背景下,知识的积累是竞争的根本,阅读是获得知识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小学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有利于小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还可以丰富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但是课外阅读在学校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校也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要求,随着新课改提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少做
期刊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否正确地掌握汉字的含义与结构,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文章语句环境,让学生在文章中逐渐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含义与结构,达到真正“随文识字”的效果。  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
期刊
通过哲学审视、政策研究、法律剖析、中医药教育定位的方法,考证分析中医药诸多话语权缺失状况,进而从法律机制和教育教学领域两大区域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建议.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在冬天开得会更动人。”  前段时间,我有幸听了一个故事《安的种子》,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种出
期刊
养生的方法固然很多,若按中医的观点,关键在于养心.当然,这个所谓的养心,并不是指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而是中医经典所谓的“生之本”,或是现代通常所说的与生理相对的心理
阅读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了解世界文化、获得审美感受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可以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语文水平、提升写作能力的教学利器,但是受到阅读时间和内容的影响,单纯依靠课本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自我表达、写作实践等方面需要的,更不要说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把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到课外空间,让他们通过海
期刊
数感指的是一个人对数字和运算的一般理解力,以及灵活应用这种理解力的倾向和能力,用这种方式可以做出明智的数学判断,并开发出应用数学和运算法则的有效策略。所以教师不仅要努力让孩子们学会灵活熟练地运用数字,而且还要让他们意识到了解数字之间的关联,有助于他们根据已知的计算结果来理解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理解力,也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信心,下面针对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谈一谈我
期刊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与谋.”可见“相与谋”者“道相同”,或者“道相近”.为治病牧人、养生保健而奋斗的中医同道,由于闻道有先后,行道有远近,而区分成大师与学童、卓越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