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指的是一个人对数字和运算的一般理解力,以及灵活应用这种理解力的倾向和能力,用这种方式可以做出明智的数学判断,并开发出应用数学和运算法则的有效策略。所以教师不仅要努力让孩子们学会灵活熟练地运用数字,而且还要让他们意识到了解数字之间的关联,有助于他们根据已知的计算结果来理解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要培养他们的数学理解力,也要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信心,下面针对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谈一谈我是如何落实的。
  尊重心智发展规律,培养心理意象
  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从具体经验转变到计算方法和符号表征进行计算是需要时间的。在用抽象的数字进行运算之前,可以先让孩子们学习用手指或某些工具来代替实物然后“模仿”具体计算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及5以内的加法》时,可先让孩子觀察情境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树上有3只猴子,山上有2只猴子,一共有几只猴子?”然后让孩子用学具摆一摆或画一画,学生有用小棒或小圆片摆的,有在本子上用图形代表小猴子画的,得出有5只小猴子。在学生充分操作之后,回想摆和画的过程,体会到其中的共同点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从而体会到加法的意义,最后依据操作经验教学加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算法。
  对孩子们来说,用什么学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把数字和直观的操作材料相联系的心理意象,并能根据想象的情景来解决问题。用直观实物进行运算和用数字算式进行抽象计算之间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就是要学生通过想象的物体来运算,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隐藏这些直观教学材料,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物体进行计算。
  开展有趣的数字活动,培养计数技能
  许多孩子在没有入学之前就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数,他们喜欢按顺序数,也喜欢有节奏感地数数,因此入学第一周我们进行了一节起始课程:数数。
  数字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只小羊找妈妈。
  四只鸡,五只鸭,
  六只小鸟叫喳喳。
  七条鱼,八只虾,
  九条小虫慢慢爬。
  小朋友们笑哈哈,
  十个数字真有趣。
  学数数
  你拍一,我拍一,要讲文明讲道理。
  你拍二,我拍二,自己学洗小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天天做操不偷懒。
  你拍四,我拍四,学习画画和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花草树木要爱护。
  你拍六,我拍六,果皮废纸不乱丢。
  你拍七,我拍七,书本玩具要爱惜。
  你拍八,我拍八,尊敬长辈爱国家。
  你拍九,我拍九,帮助弟妹和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孩子说话要诚实。
  通过这种数数儿歌的形式让初入学的孩子通过有趣地数数喜欢上数数、喜欢上数学。
  学生的计数习惯是从1开始按顺序计数,而且能熟练准确地计数,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孩子从任意一个数字开始计数。例如,从5开始计数,这要比从1开始计数的要求高、难度大。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我们适机训练孩子的计数技能,如教学6 3时,有的孩子会提到继续往后数的方法,通过数“6、7、8、9”得出答案,在这里引导学生把“3”与“7、8、9”这三个数字对应起来,让学生通过数手指或轻敲桌子来数出大于6的三个数字,这种计数方法很重要。在减法教学时,同样可以采用“向前数”的计数策略。
  学生入学前都是喜欢从1开始一个一个数,我们在计数的模式上也进行了扩展,如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有了这些计数模式的扩展,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有可能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数字规律。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数字 “感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敏感或喜欢的数字,孩子也一样,其实这就是孩子对数字的“感觉”,生活中我们对16的感觉就比对17的感觉强,对有规律的数字串就比对无规律的数字串感觉强,因此在教学中的时候,我们通过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境建立对数字的感觉。
  例如:出示数字6,教师问:看到6你能想到什么?6个苹果、6个玩具等等,6能表示所有数量是6个的物品,教师鼓励孩子往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孩子能想到1 5、2 4等加法算式,8-2、9-3等减法算式,如果知识储备比较多的孩子甚至能想到2×3、12÷2等。
  建立加、减法关联,培养计算策略
  通过实物操作抽象出加、减法运算后,通过平时的口算练习学生掌握了10以内基本的加减法计算技能,教学中仅限于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还要适机渗透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理解这种练习形成计算策略。
  例如:一年级课本中出现了一图四式,后面还将出现一图三式,出现“5 3=8”,也就意味着“3 5=8”“8-5=3”“8-3=5”将不用再计算就可以直接写出结果。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加、减法的意义入手,让孩子明白这两种运算是互为逆运算,用孩子的话说是“相反的”,通过一个加法或减法算式就能写出另外三个算式,在处理() 2=9这样的口算题时,这种练习就能得到解决,从而这种计算策略就能更有效,代替“往前数”“往后数”的方法。
其他文献
冬季,土壤冰冻后,形成许多孔隙和裂缝,冷风可以直接侵入土层,冻坏麦根,还会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土壤容易变干,使根系不易吸到水分和养料,造成麦苗黄小、瘦弱。实行“拍麦”,把
余祖父朱瀛州(1881-1950),民国时期鄂州名医,《鄂州中医志》(湖北科技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有载。先生名厚泽,号济时,湖北省鄂州市西长岭镇人,三世业医。先生幼承家学,读
期刊
“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与课外阅读中,以兴趣为中心进行指导教学,将带来无法比拟的优势,下面将探讨三种阅读趣味化策略:  图文并茂,绘本元素的融入  绘本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儿童读物,它与普通的课外读物相比,更添加了许多趣味性,不同于“小人书”,绘本更加简单质朴,以充满童趣的图画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绘本阅读的影响
期刊
阅读材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背景下,知识的积累是竞争的根本,阅读是获得知识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小学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有利于小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还可以丰富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但是课外阅读在学校并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校也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要求,随着新课改提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少做
期刊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否正确地掌握汉字的含义与结构,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文章语句环境,让学生在文章中逐渐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含义与结构,达到真正“随文识字”的效果。  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
期刊
通过哲学审视、政策研究、法律剖析、中医药教育定位的方法,考证分析中医药诸多话语权缺失状况,进而从法律机制和教育教学领域两大区域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建议.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在冬天开得会更动人。”  前段时间,我有幸听了一个故事《安的种子》,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种出
期刊
养生的方法固然很多,若按中医的观点,关键在于养心.当然,这个所谓的养心,并不是指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而是中医经典所谓的“生之本”,或是现代通常所说的与生理相对的心理
阅读是学生获取外界信息、了解世界文化、获得审美感受的主要途径,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可以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语文水平、提升写作能力的教学利器,但是受到阅读时间和内容的影响,单纯依靠课本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自我表达、写作实践等方面需要的,更不要说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把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到课外空间,让他们通过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