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圆顶石屋世遗小镇阿尔贝罗贝洛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南部小镇阿尔贝罗贝洛位于巴里东南60公里,这里保存着1000多座圆顶石屋,是真正的“圆顶石屋之家”。1996年,阿尔贝罗贝洛圆顶石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只有一万人口的宁静小镇有着奇特的建筑和纯朴的民风,蓝天、白墙、灰瓦、圆顶屋,一切恍如童话,浪漫的意大利人还惊叹其为“旅行中不能错过的白色艳遇”,令人神往。
  意大利語“Trulli”是“单个圆顶房子”的意思,整个普利亚地区总计有一万多座石顶屋,主要集中在3个地区:阿尔贝罗贝洛(Alberobello)、普蒂尼亚诺(Putignano)和马丁纳弗兰卡(Martina Franca)。这种用石灰石板层层铺就的圆锥顶房子是普利亚地区独有的风貌,为典型的陶尔利风格建筑,是居民利用方形石灰岩块,围成无柱无梁的圆形房舍,建至适当高度,再用片状岩片向上堆砌,每片逐步收窄封顶,成圆锥形尖顶,这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建屋方法。石灰岩块的房舍坚固、干燥、冬暖夏凉。有人说陶尔利源自大海彼岸的希腊,也有人认为源自中东的叙利亚,但希腊和中东的石屋仅是某些特点相似,阿尔贝罗贝洛的陶尔利石屋,全球独此一家。
  谁能想到如今全球游客的向往之地,曾经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阿尔贝罗贝洛最早的石屋可追溯至12世纪,何时开始有人居住已无从考证。从16世纪开始,越来越多难民为躲避天灾人祸逃到这里,就地取材用石灰岩建屋,独特的造型结构正是为了便于拆除和重建。1797年难民向塔兰托当地的旁波国王请愿合法定居,难民人多势众,国王勉为其难,允许这种圆顶石屋合法存在,从而形成了阿尔贝罗贝洛地区独特的圆顶石屋村落。
  现在小镇基本上保持原有的样子,主体为白色,清新整洁,游人不多,很安静。阿尔贝罗贝洛被称为“天堂小镇”,确实地如其名,在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周边地区阴雨沉沉的时候,阿尔贝罗贝洛依然干净清爽,晴空万里,走在小镇的街道上,满眼是纯净的蓝和白,头大身小的房屋造型和雪白的石墙,都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国度。许多石顶屋做了旅游商品店,有卖明信片、书籍的,还有卖食品、小工艺品的,种类齐全,都跟石顶屋沾边。过往的游客大多会购置一些小物件作为纪念,或者带回国送给亲朋好友。
  在阿尔贝罗贝洛,我静静地观看石屋尖顶后的日出日落,看旭日爬上山头,看余晖铺满大地,那是人生旅程难忘的一幕。人类智慧是神奇的,可以把仅余立锥之地的贫穷,跃变成举世瞩目的奇观和珍宝,就像灰姑娘一夜变公主,童话故事都是这样续写的。
其他文献
因为前不久刚去了旧金山的渔人码头,这次又自驾车去了相距200 公里的蒙特雷渔人码头,自然要把两个同属于美国加州的渔人码头放在一起比个高下。同时作为自驾加州1 号公路著名的“17 英里海岸”(17-mile Drive)的起点,风光明媚的蒙特雷被称为世界上陆地、海洋、蓝天的集大成者,是理想的度假胜地, 所以蒙特雷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俗也是我们期待的。    早晨8点多从旧金山库布提诺出发,沿着加州1号
期刊
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的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都市,以其绝佳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令人着迷的融合性文化而著称,享有“欧洲文化之都”的美誉。一条博斯普鲁斯海峡虽然将伊斯坦布尔分为欧、亚两部分,但整个城市兼具欧、亚特色,并容东西之美。作为古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三大帝国的首都,近两千年的历史在这里沉淀,并留存了众多光辉灿烂的名胜古迹,使之成为一座厚重的历史名城,历尽沧桑,风采依旧。  某些古城只是不
期刊
离开美丽的黑河,继续在路上,向北极进发。总有人爱说,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一点儿也没错,大美黑龙江不再羞涩,肆无忌惮地向人们展示着壮美。  美丽舒适的塔河  位于大兴安岭中心地带的塔河县,应该比黑龙江许多平原地区的县城要富裕一些,从街面上那些光鲜的建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火车站前的一块巨型广告牌很显眼:“塔河,一个你来了就不想回家的城市”。没错,夏季到黑龙江避暑,不论是华夏东极、北极,还是其他地方,
期刊
沐浴着地中海阳光的城市都有一种明媚、轻松的气氛,特拉维夫也不例外。无论是从空中俯瞰, 还是深入到它的街头巷尾,特拉维夫都是那样开放、热烈与包容,明艳的蓝色海水,飘着咖啡香的巷子,雅法老城里的艺术家工作室,带我领略一个全新而又真实的以色列。  依旧记得两年前,我第一次到访以色列,飞机趁着夜色降落在特拉维夫国际机场,我走过灯火通明的机场大厅,乘车驶过宽敞的高速和繁华的市区,眼前这个十分现代化的城市完全
期刊
两年一届的会员作品展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品牌活动。2016 年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举办第七届会员作品展, 集中展示中国女性摄影人为繁荣中国摄影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艺术成果。  展览以“妇女·儿童”为主题,透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性吃苦耐劳、温良恭俭、传承良好家风的优秀品质,感受到她们将无私的爱奉献给社会和国家的博爱精神;从孩子顽皮的笑脸中,我们看到了童真与无邪,也读出了责任与希望。这些作
期刊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通湖草原被誉为沙漠中的“伊甸园”,这里古商道、古驼道、古遗址、古战场、沙漠湖泊、沙漠绿洲、沙漠草原、沙山岩画众多,再加上有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景区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塞。  早餐后我从郊外住地乘车出发,穿过市区,上了白杨树林立的公路。透过车窗,看到沿途有许多的光能发电板,南北走向,黑压压地排列着。  公路下面的荒漠,还有许多的大棚蔬菜区,顶棚依
期刊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 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下,技术创新呈指数函数增长,
期刊
半年前,我将我写的旅游文稿给一位在旅途中结识,共同经历过收获与喜悦的老哥看。  他说,既然写了,要投稿就投《旅游纵览》吧。  我说,别开玩笑了,《旅游纵览》啊,哪是我这样的“无名小卒”敢问津的。  老哥说,你行的。  6月3日上午10点,不知怎么一时冲动,我打开了邮箱的网页, 在收件人一栏中输入了“tougao@ lyzl.com”,将一篇几经修改的文章发给了《旅游纵览》编辑部。  下午2点45分
期刊
自“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以来,我先后游览了南方几处丹霞地貌景观,领略了丹霞地貌的风采。尽管如此, 却一直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去看看近些年声名鹊起的张掖丹霞,尽管它不在“中国丹霞遗产地”的名单中。 “丹霞地貌”的命名源于丹霞山。河南省南召县和广东省仁化县各有一座丹霞山。南北两处“丹霞”,异地同名,定名的时代远不相同,但又不是偶然的巧合。河南南召丹霞山命名于唐代,一位高僧见这座当时被称作留山的
期刊
上帝总爱把他的调色盘打翻,让这世界充满着各种复杂的色彩。而这一次,颜色降落人间却如此均匀和纯粹,毫不混淆。这便是“北非花园”摩洛哥,一个在沙漠与大海之间荡漾的国度。  提起摩洛哥,其实两年前就计划着去看一看,而签证一直都是困惑我的一个问题。但就在今年的6月1日,摩洛哥终于对中国护照实施了免签政策。我想,有些地方,是需要时间和缘分去等待的。非洲、北纬30度、阿拉伯国家、斋月、撒哈拉沙漠、色彩城市,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