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乡村货郎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城里乡下、家家户户眼巴巴盼着货郎担儿来,然而时过境迁,现如今货郎们风光不再,已然淡出我们的视线——
  一个扁担两个筐,三五成群走四方。
  拨浪鼓子叮当响,扣子鞋带一样样。
  日出山头天又亮,叫卖声里生活忙。
  昔日,在偏僻的农村,走乡串村的卖货郎很多,几乎每天都能听见拨浪鼓声,响亮清脆,萦绕于村子上空。货郎的身影,更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那悠长的叫卖声,淳朴、简单,飘飘扬扬,犹如一首绵绵的情感恋歌,令我魂牵梦萦,思绪滚滚。啊!那把像圆脸的小姑娘摇着头两根小辫子甩来甩去的拨浪鼓,那根挑起过日月星辰的黝黑发亮的扁担,那双沾满黄泥的漫游天涯的脚板,那曾经陪伴并慰藉过我们童年的货郎呦……
  拨浪鼓拨浪浪
  正午,尚在休息,余梦中飘来远逝已久的拨浪鼓的拨浪声,拨浪浪,拨浪浪,熟悉却又陌生。当我看到这位多年不曾见到的货郎时,吃惊不小,因为我觉得大爷足有七旬年纪,古铜色面孔,精神矍铄。一问更吃惊,他已经78岁,接近八旬了。
  这正是颐养天年的年纪,还有力气走村串户吗?他靠在脚蹬三轮车旁,笑眯眯地问:“大哥,您想要点什么?”他对别人的称呼还沿袭着乡村淳朴的民风,不管多年迈的老人,见到小伙子就称大哥,见到姑娘就叫小姐姐。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亮出他的家底:“发卡、梳子、珊瑚链、钢针、顶针、绣花针。快来挑,快来捡,便宜好看不显眼。”我被老人这一长溜的惯口逗乐了。我知道,老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把这些吆喝来回翻腾几遍,然后再拨浪浪、拨浪浪……我觉得老人摇得很有节奏,就拿过来试一试,结果不听使唤,拨浪锤还不时地打在鼓邦上,很尴尬。
  聚目细瞧,大爷用的拨浪鼓外侧有金属圈,圈上均匀分布着铜钉,其两侧拴有线绳,绳头系着两个小木球,摇动手柄小球左右撞击鼓面。
  随着手臂摇动的快慢急缓,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大爷又换一种摇法,“当啷啷噔,当啷啷噔,噔噔”,好像奏起有节奏的打击乐,时而高昂,时而低缓。节奏优美的乐曲声,引来单位周边住家户的老太太和小媳妇们的光顾,你一言我一语,品评哪个东西好,哪个价钱便宜,就争相选购自己心爱的小东西。
  大爷知我来意,就顺手从三轮车上取下一个马扎,坐下来准备和我长谈。“大爷,您卖这些东西卖了多久了?”“不少年头喽,我挑过担子,拉过架车,推过自行车,现在骑不住自行车了,就换了脚蹬三轮走乡卖货,算来前后大约四五十年了吧。”我说我不能影响您的生意,于是,我就陪他一起溜了两个村庄,一边走一边聊一边拍了几张照片,聆听了老人昔年一段鲜为人知的货郎故事。
  少年流浪
  老人家住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谷饶镇,名叫代礼信。代礼信出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自幼聪慧、勤奋、善良。初小毕业务农流浪,一生没享过什么福,和大多数父辈的中国农民一样,经历过的,只是旧中国的压迫,新中国的磨难,等改革开放的曙光终于照亮了小村,他们已经老了,年轻人都去了南方打工,空旷的小村一片寂寥。
  老人从小就随父母在外地谋生。他在16岁时,全家流浪到江北一个叫蔡岭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制约,人们习惯于广种薄收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活拮据。从旧中国到解放初期,人们一直处于封闭、落后的生存环境。在这辽阔的地域之内,只有一些做小本生意的货郎,走村串户为人们提供一些有限的零碎小商品、为农家百姓应急解忧。在村上被当地人称呼“侉子”的他也做起了货郎的生意。他为人诚实,性情直爽,细高的个头,迈着碎小的步子,脸上常挂着笑容。他以诚信公平的经商原则,童叟无欺,一视同仁,一年四季挑着那副颤巍巍的担子,一进村口就摇动着拨浪鼓,人们一听到拨浪浪拨浪浪的声音,便纷纷走出院门。顿时,大姑娘、小媳妇、馋嘴娃们,都围在他的货担前。这时,他就揭起箱盖,用他那淮北话向人们介绍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物件。
  姑娘、媳妇们拿起这放下那地挑选着,馋嘴娃娃嘴里抿着手指头,眼睛睁得滴溜溜圆,有钱人家的孩子花上块二八毛能买几样好吃的,没钱的孩子回家趴在鸡窝口,掏鸡蛋换糖吃,解解馋。哪家大婶想买的东西没有,就叮嘱他:“侉子,下回来一定给俺带上。”他微笑地点点头,掏出身上的白纸本子认真地记在上面。他言之有信,说到做到,到时候准会带来。临年过节前,他还很有心计地把硬红纸、黄表纸、糊窗麻纸、蜡烛、麻炮、二踢脚、祭灶贴纸、敬神的香……一样不缺送上门。春秋两季学生们开学上课时,他又把毛笔、墨锭、铅笔、橡皮等学生文具用品按时带来。
  他为人和气,从不斤斤计较,他在木框边沿刻好了尺寸,大姑娘小媳妇要买的红头绳、松紧带,小伙子们要买的钓鱼线,都是在这儿丈量的。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在大姑娘小媳妇小伙子们的嘻嘻哈哈拉拉扯扯中,一边嘴里嚷着不够本了不够本了,一边把手中的线绳又往外放出几寸来。当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也挂满了一脸的微笑。他摇着拨浪鼓走着,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常常涌动着一股温暖的、柔软的东西。
  货郎担子走四方,这村游啊那村逛,风餐露宿不怕苦,送货下乡天天忙……由于终日在乡村街巷行走,常遇气候冷热变化和落雨的烦恼,所以他在出门时必须随身带着衣服或雨具等生活用品。特别是春天时节,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所带行李用品更是繁多,有时足足有一头担子的重量,故民间流传着“春天生意实难做,一头行李一头货”的谚言,生动地描述了“货郎担子”在春天做生意艰难的实情实景。
  碰上下雨天,不能按时返回,无论进哪村哪家,乡亲们都不嫌弃他。
  他吃饭付饭钱,住宿给店钱,人们都满意地说:“货郎侉子老实耿直!”等到雨过天晴,他又迈着细碎的步子上路了,肩上那副担子依然上下颤悠,他手摇拨浪鼓依然进村出庄,依然行走在异乡的荒路野径上。
  回故乡
  货郎担子来了,村里的小媳妇们围拢在他身边叽叽呱呱吵个不休,把货郎担子的两个箩筐翻了个底朝天。里面的一根红头绳、几个头发箍箍、半块洋碱都会让她们欢呼雀跃争来抢去。至于那些已近妙龄即将出阁嫁人的姑娘,断然不敢近前去嬉笑打趣的。她们总缩在门槛边,露出红灿灿的脸蛋,急切切地唤娘亲、呼小弟去帮她们买条皮筋选个铜针顶。还有一种人不能不说,他们总是坐立不安地守候在距离货郎担一二十步之外,要么蹲着猛抽纸卷的“喇叭筒”旱烟,要么怒气冲冲狠瞪货郎担汉子。他们是小媳妇的男人,是孩他爹。   孩他爹们紧张自己的小媳妇紧张货郎担是有原因的,他们担心货郎担趁着月黑风高夜领跑他们的俏媳妇。一个没了婆娘的家,最终的结局基本上是土崩瓦解。在当年的乡村,女人往往才是维系一个家庭最结实的纽带啊。
  但代礼信领来的这个媳妇绝对不是骗来的,而是主动跟着他来的。
  在路边,他看到一个黑瘦的逃荒妇女,病恹恹地坐在树下,悲悯之心使他主动递过去一些食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个窝头都能换来一个媳妇,何况还是美食呢。
  这个可怜的女人最终还是没有挺过那个怕人的年代。媳妇去世了,父母也先后入土,他又回到一个人的世界,他又肩挑着货郎担子上路了,这次是走在家乡的路上。
  代礼信是村里公认的好人。干货郎时,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在生产队里干农活,一个人挣得多,花得少,比大户人家有些节余,谁家遇到揭不开锅的时候,他就主动接济一瓢面一碗粮。谁家有活,他就主动伸把手,急处救人,难处帮人,在东西村庄的乡邻里口碑很好。
  1956年政府完成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货郎担子大都被并入合作商店或合作小组,个体串街行走的现象基本消失,这给社员日常生活带来了麻烦。到了1970年前后,代礼信的货郎担又拾掇了起来,但是他不能耽误生产队里的农活,所以他尽量在农忙的间隙,早晨或者中午,溜几个村庄,满足人们的需要。那时的物品价格全国统一,比如火柴几十年都是两分钱一盒,所以他赚的那点微薄的利润,老百姓都是能摸得清看得着的。
  那时的代礼信,已不再是“八根绳”挑担货郎,而是拉着架车,前面放个“八宝箱”,后面放一些大的物件或者换来的旧物。如妇女剪下来的头发、鸡毛、猪鬃、酒瓶子等,有什么换什么,家里的废铜烂铁甚至旧鞋破衣都可以拿来折换东西。在古饶、三铺、四铺等地,经常能看到他拉个老式架车摇个拨浪鼓的身影。
  代礼信以他勤劳的双腿赢得了乡亲乡邻的欢迎,也可以说,他是那个年代里开拓农村商业默默无闻的排头兵。
  渐行渐远的身影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代礼信依然延续着他的货郎生涯,虽然改革开放之初的乡村经济大有好转,但过去的街市都集中于街道,坐商只能逢赶集时被动与顾客交易,而乡村僻巷有较大的消费群体,于是他就不辞辛苦,穿梭于偏僻乡村田舍,交易于百姓之中,以行走的交易方式给“集市”之外的商业进行补充。送货上门,互通有无,既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也给他自己带来可观的利润,可谓“两全其美”。所以,有的货郎慢慢有了积蓄,在街道租了门面,干起了坐地生意,生意越做越大,率先成了万元户,就不再干货郎了。代礼信也早早地盖起砖瓦房,喂起家禽,种着蔬菜,但他还是没有离开他的货郎生意,他觉得老百姓离不开他的杂货柜,他卖的也大都是在当今超市里买不到的虽然不起眼但又须臾离不开的小东西。
  他溜乡的次数多了,便同大家熟悉起来,常常从这村到那村给村民的亲戚捎个口信什么的,成了免费的“邮递员”,倘若谁想买点什么,恰巧他这次没有,甚至从不做这些生意,他也会在下次过来的时候给捎带过来。他走的地方多了,自然见多识广一些,各村的奇闻逸事男婚女嫁都从他的口中带到各地,成为村民们了解外面的窗口,他在给村民带来货物的同时,也带来了快乐。同时,他还发挥其阅人无数的长处,给一些未婚男女牵线搭桥,当起了红娘。谈到这件事时,老人很兴奋,他如数家珍,扳着手指头说已经撮合成了六七十对,光吃的大鲤鱼都记不清了。
  他做了个扩胸运动的动作,说身体很健朗,从来没有生过病,还能再干十多年的货郎,还能再当几十对红媒。
  老人说很感谢党和政府,种庄稼有补贴,看病不要钱,对鳏寡老人每年还有一千多元的生活补助,逢年过节,上级领导还来看望。到老了,不能动了,镇里还有敬老院。
  我说镇里的敬老院建设得像宾馆一样,而且食宿、保健设施都很齐全,你现在就可以到那儿颐养天年了。他笑笑说,不到那一天都不想麻烦政府,他说每天溜几个村庄游花看景的,挣钱不挣钱过得都很开心,还锻炼了身体。到了老年了,不光自己看着自己要舒服,还要让别人看着自己也舒服,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看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我打心里祝福代礼信这位老货郎身体健康,能够长时间地穿梭在偏僻的乡间。但是,人必定是要老去的,我想,若干年后,还有没有货郎挑担卖货的身影呢。
其他文献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未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能力,而是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必要的知识并进行加工的能力。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需将信息通信技术引入教育,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e-learning是指借助通信技术,支持用户在线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不受時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符合学习者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是适合终身学习需求的学习方式。  韩
一、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必须有新的认识.首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当着眼于解决企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企业的思想工作必须首先围绕企业
管理会计职业化,是指以管理会计工作固定地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的现象.管理会计正式形成以来,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其组织管理理论及企业实务方面都已形成了一套体系.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智慧都带有一定的褒义性,且能够使拥有它的人或物产生积极的作用。智慧校园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为了使高中历史教学与智慧校园融合在一起,我从以人文本,把握时代创新特征;更新资源,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协作共享,引领智慧校园发展;以评促建,强化历史过程评估四方面对智慧校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方法展开了探究,
Internet所构筑的电子空间(Cyberspace)可能是本世纪继外层空间之后,人们在民族国家以外发现的最新、最大的一块疆域.个人计算机成本的不断降低,图形界面和鼠标的出现,CD?ROM
只有勤于思考,你才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于平凡中见奇崛,是写作的高境界。平凡,是生活的常态,芸芸众生都生活在平凡这中,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技术的更新换代进入了快车道。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快其他行业进行“行业技术革命”的脚步,也为“互聯网 教育”的提出创造了必要条件。如何有效应用“互联网 教育”这一理念,解决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机械枯燥的问题,实
设立公司的法律责任是指参与设立公司的有关机构和人员在设立公司的过程中,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设立公司是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设立公司的法律责任制
摘要:信息网络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加快政协信息网络化建设是提高政协履职能力的重要抓手。政协履职要主动适应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实现自身履职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政协履职;现代化  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是政协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履职思维的理性化、履职方式的法治化、履职机制的科学化、履职手段的网络
张培华,1955年生,河南省郑州市人,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郑州大学新闻系。美国联邦国际文化研究院荣誉博士。曾任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