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机结合学案和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实质,其次,深入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学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60-02
1.前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逐步走向创新、开放、互动,将机械、统一、僵化的传统教学方法打破,最终建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以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特征, 以发展学生的个体为根本,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学生探究、合作、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及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研究方法。本文就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实质
学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机结合学案和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同时,学案式教学模式也与过去的教案式教学模式不同,教案式教学模式具有不透明性,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学生往往对于教案内容毫无所知,而教师则手中有教案,以主导者的角色来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式地吸收。而学案式教学模式则不同,它有机地融合了学习方法、内容及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发送了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三个方面:(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或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给学生教学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3)对一些难点、重点进行指导。
3.初中数学教学中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我们以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为例,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3.1 学案式教学的准备
首先,教师在教学全等三角形之前,首先应该对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第一,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辨别方法;第二,要识别三角形是否为全等的三角形;第三,要从中体会知识点,总结经验。
其次,教师要做好教学环境的准备。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由这位小组长来安排组员的工作,以此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再次,要准备好学案及辅助教学用具,学案中要综合考虑教师自身的理解和教材大纲的要求;而辅助教学用具主要有多媒体幻灯片和等边三角形模型等。
3.2 学案式教学的进行
教师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要先将学案发到每个学生的手里,让学生在课前予以预习。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概述一下此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应该按照学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来开展自主学习,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完毕之后可以向教师提出。同时,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也要设立几个问题以供他们进行思考。例如:“若两个三角形只有2个边、2个角对应相等,那么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或者“若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边、三个角都分别都对应相等,那么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等等。
学习完毕之后,每个小组都应该分类总结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仔细听取,适时给予引导,必要时还可以参与讨论,以此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
3.3 学案式教学的总结与提高
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讲解和点评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以便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教学不同,学案式教学模式的讲解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若学生理解较佳,那么教师的讲解就应该简单概要,不要长篇大论;若学生理解不深入、存在较大问题,那么教师就应该结合实例来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然,有些教师对于学案式教学模式理解还存在着偏差,认为学案式教学模式=学生广泛参与,一有问题,无论问题难易如何、合适与否,马上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果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有些问题本身就是不屑一论的,让学生讨论,既浪费教学时间,又让学生索然无味;第二,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学案式教学课程的最后,还需要总结与提高,教师应该选择由针对性的课后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巩固知识点,增加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4.结语
总之,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应生搬硬套、不应机械化,要具备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当然,要较好地应用学案式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志辉.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新课程(教研). 2010(02)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学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60-02
1.前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逐步走向创新、开放、互动,将机械、统一、僵化的传统教学方法打破,最终建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以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特征, 以发展学生的个体为根本,以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突出学法指导,突出学生探究、合作、参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及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研究方法。本文就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2.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实质
学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机结合学案和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同时,学案式教学模式也与过去的教案式教学模式不同,教案式教学模式具有不透明性,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学生往往对于教案内容毫无所知,而教师则手中有教案,以主导者的角色来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式地吸收。而学案式教学模式则不同,它有机地融合了学习方法、内容及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发送了变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三个方面:(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或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给学生教学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3)对一些难点、重点进行指导。
3.初中数学教学中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我们以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为例,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3.1 学案式教学的准备
首先,教师在教学全等三角形之前,首先应该对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第一,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辨别方法;第二,要识别三角形是否为全等的三角形;第三,要从中体会知识点,总结经验。
其次,教师要做好教学环境的准备。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由这位小组长来安排组员的工作,以此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再次,要准备好学案及辅助教学用具,学案中要综合考虑教师自身的理解和教材大纲的要求;而辅助教学用具主要有多媒体幻灯片和等边三角形模型等。
3.2 学案式教学的进行
教师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要先将学案发到每个学生的手里,让学生在课前予以预习。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概述一下此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应该按照学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来开展自主学习,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学习完毕之后可以向教师提出。同时,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也要设立几个问题以供他们进行思考。例如:“若两个三角形只有2个边、2个角对应相等,那么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或者“若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边、三个角都分别都对应相等,那么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吗?”等等。
学习完毕之后,每个小组都应该分类总结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开展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仔细听取,适时给予引导,必要时还可以参与讨论,以此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
3.3 学案式教学的总结与提高
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讲解和点评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以便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教学不同,学案式教学模式的讲解是建立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若学生理解较佳,那么教师的讲解就应该简单概要,不要长篇大论;若学生理解不深入、存在较大问题,那么教师就应该结合实例来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然,有些教师对于学案式教学模式理解还存在着偏差,认为学案式教学模式=学生广泛参与,一有问题,无论问题难易如何、合适与否,马上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果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有些问题本身就是不屑一论的,让学生讨论,既浪费教学时间,又让学生索然无味;第二,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学案式教学课程的最后,还需要总结与提高,教师应该选择由针对性的课后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巩固知识点,增加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4.结语
总之,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应生搬硬套、不应机械化,要具备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当然,要较好地应用学案式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志辉.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新课程(教研).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