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微课的应用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幼儿进行创意思维的培育。本文主要研究创意美术活动在微课应用中的研究,期望对于幼儿美术创意教育有所启迪。
  【关键词】创意;美术活动;微课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40-02
  幼儿的认知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形象化,二是非自愿。要把某项知识传输给幼儿,就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1]。要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要在美术课中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科学、有效、具有游戏性的教学手段,如微课,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意。
  一、微课概述
  微课的产生是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微课在教学效果的提升上发挥着自己的独特
  作用[2]。
  微课是集音频、视频、影像为一体的载体,是搭载信息的重要平台,它的出现有效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微課,能够体现出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与探索。微课的应用丰富了教学方式,补充了教学内容。
  二、微课的作用
  (一)微课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传统教学方式是单一的,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长期的说教式教学并不能提升幼儿的兴趣。幼儿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作为教师,应该要做的就是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强烈的自我意识。幼儿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不愿意配合教学,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够主动完成,打断教学过程,向教师诉说与课堂无关但却是自己想要分享的信息。而微课则以音频、影像为主,不受到幼儿主观的影响。
  (二)微课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
  微课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可以是对作品的鉴赏与讲解,可以是动画的展示,也可以是手工作品的视频讲解。微课对美术课堂教学能起到补充知识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时会受到各种各样问题的干扰,不光要进行知识的讲解,还要兼顾幼儿的安全问题与生理需求,所以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教学目标。而微课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延伸课堂的时效性[3]。
  (三)微课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微课中有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制作一些与童话故事相关的微课,直观地呈现给幼儿。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不仅能够使幼儿注意力集中,还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视听觉的记忆,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法。微课播放完毕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跟读,鼓励幼儿尝试复述故事情节,从而逐步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三、幼儿园微课的教学方案设计要点
  (一)选题
  在幼儿微课的设计中,选题与其他阶段有所不同。相较于其他教学阶段,微课选题阶段主要注重对难点的介绍。但是幼儿阶段的美术教学是没有难点的,所以微课的选题要以吸引幼儿的兴趣为主,兼顾对幼儿知识面的扩展[4]。
  (二)综合幼儿的兴趣发展需求
  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以集体教学为主,一个微课面对的是几十个幼儿。因此,因材施教的方式目前不适用于微课。微课的设计还是要顾虑大多数幼儿的需求。
  (三)增强微课与家长的互动关联性
  1.对教学的补充
  家长也是教育的参与者。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能够做到一对一的陪伴,并且熟知孩子的习性,能够因材施教,弥补课堂上教师精力不足的缺憾。因此,在微课的设计上要重视与家长沟通的环节。教师要在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更加科学地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
  2.提升家长素质,给孩子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微课不仅可以面向幼儿,也可以面向家长。可以在家长准备的视频中普及一些心理教育的内容,以及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促使家长形成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知识体系,提升家长的素质,让家长更好地、科学地教育孩子。
  四、幼儿园微课的制作技巧
  (一)提前准备
  (1)在进行录制之前,教师应该设计好课程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
  (2)在进行微课录制时,教师应该提前检查录制环境。一是要选择安静的地方进行录制,避免声音嘈杂。二是检查网络环境,以免出现通讯不顺畅,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三是检查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
  (二)拍摄与录制
  1.可以选用多种器材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设备的更新,视频的录制逐渐脱离了设备的局限性。从前,要想录制视频就必须使用专业的器材设备。而现在不同了,视频的录制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单反相机、无人机等多种器材进行录制,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较小。
  2.要满足视觉需求
  教师应重视形象管理,在视频拍摄中,应该对身份有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讲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展示教师的专业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另外,市面上有许多视频软件能够对人像、环境进行美化处理。利用这些软件,一方面能够满足教师个人的形象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现在,视频制作软件中都有一些趣味的特效效果,具有操作简单、上手快、趣味性强等特点。如变脸,变换头发颜色、变换嘴唇颜色、换衣等特效,将这些应用在微课的录制之中,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在进行更加专业的视频特效制作时,教师要自主学习,掌握视频制作软件的操作方法。手机上的软件操作方便,但是不能够完全满足微课制作的需求。教师可以将学习的重点转向更加专业的剪辑软件,如Final Cut、iMovie以及Premiere等。这些软件功能强大,完全能够满足教师制作微课的需求。
  五、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在微课中的应用
  创意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能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应用微课就是为了在创意美术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通过微课向幼儿展示教学目标
  展示具体目标能够使幼儿对学习任务有所了解。幼儿教育的范围很广,划定教学任务界限能够有效防止课堂教学偏离目标。
  (二)利用微课塑造教学环境
  对幼儿创意的培养就要从点滴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要注重利用微课塑造学习环境,使微课成为新型教学资源。
  (三)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幼儿带来良好的示范
  幼儿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对于未曾见过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无论是在何种场景,都必须记住自己的身份与职责。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都要以身作则,防止幼儿模仿不当行为。
  (四)用微课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微课进行展示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受益终身。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美术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线下课堂受到信息与资源的限制,不能对活动进行全面的展示。微课能弥补线下课堂的局限性,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对美的感知与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幼儿思想维度的多样性,理解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进行创作,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莹莹.微课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微课”的应用[J].好家长,2018(48).
  [2]左尔鸣,应吉凤.微课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家教世界,2019(12).
  [3]陈忠宇.微课教学,有声有色——浅析微课教学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7(16).
  [4]焦东辉.浅谈微课在幼儿园新型教学模式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5(19).
  【作者简介】
  魏玺宇(1979~),女,甘肃兰州人,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语文写作,但由于身心发展和思维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较浅,写作普遍成为学生的难题。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对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产生自己的思考,才能使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情境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设备的不断迭代,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和其他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快速融合和发展。将这些技术如阿里钉钉和微信,应用于班级管理中,可以推动智慧班级管理的实施。本文主要研究其应用方式与效果。  【关键词】智能软件;智慧班级;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15-02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
期刊
【摘 要】剪纸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备的剪、抠、刻技法的独特性以及趣味性,都是其赢得孩子们喜爱的重要特性,因而如何挖掘传统剪纸艺术中的育人价值,值得广大教师探索。笔者将剪纸作为综合实践的活动主题,从“赏剪纸、学剪纸、创剪纸”三个层面开展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剪纸的热爱,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了剪纸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优化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剪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学生培养是河北省重点项目,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河北省未来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努力提升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要任务。就语文学科而言,古诗词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结合古诗词,从意象分析、情感温度、情境还原、关注生活四个方面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古典诗词;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具有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修养等多种作用,是培养学生灵魂的学科。它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诚实守信、善良等美好品质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渗透;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26-02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应该紧抓幼儿园这一幼儿教育的阵地,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利用好可塑性较强的幼儿阶段,帮助幼儿从家庭环境融入到社会生活,使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习得基础的社会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学;幼儿园;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36-02  虽然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大多数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是小学的主要教学科目之一,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合唱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能够提升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加强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为小学音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为适应新形势的挑战,教师应自觉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确立新的学生观,倡导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三个定位”,才能有效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学科表达能力的培养面临着许多问题,所以,要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行动结合起来。在新时期,网络空间、导行结合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认为可以从丰富课外阅读、指导表达方法、进行表达训练、建立表达信心等方面入手,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表达能力;表达方法;建立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科技飞速发展,全球步入信息时代,与之相关的各类信息更是不计其数。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避免落入信谣传谣的误区呢?笔者结合媒体信息和语文教材,从读好句中停顿,其义自见;抓住关键词语,去伪存真;关注感情色彩,自带温度;立足社会生活,符合常情这四个方面浅谈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以期让学生快速提取信息,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媒体信息;提取信息;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