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辟蹊径利用网络空间 导行结合提升表达能力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学科表达能力的培养面临着许多问题,所以,要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与行动结合起来。在新时期,网络空间、导行结合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认为可以从丰富课外阅读、指导表达方法、进行表达训练、建立表达信心等方面入手,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表达能力;表达方法;建立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19-02
  当前,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学习空间的运用,将信息化环境建设由校园延伸到了网络。因此,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也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在一二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中高年级的表达就能良好衔接。但是当前存在一些普遍现象,如很多孩子平时看书不少,阅读的国内国外名著也不少,并且“刷书”很快,还能与父母、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和分析里面的情节和内容,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到了自己表达的时候,依然没法表达得很到位。所以说,看书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是两码事。这样就确实产生了一些问题:在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在培养表达能力时,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行动结合起来?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重点研究如何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使师生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活动中得到美好的情感体验。
  一、利用网络空间,丰富课外阅读,导行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喜欢读书,但不会写,这是可能是因为读的不对。读分精读和略读。精读有利于思考,而略读能开阔眼界[1]。读也看要读什么,有些书看了也只是消遣,对提升表达能力没什么帮助。
  而利用网络空间,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表达能力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样一方面能够为表达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文学修养和知识积累。但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这里的大量阅读并不是指什么书都读,也不是指一本书中的全部内容都读,而是应该有所取舍,阅读的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分。即使是名著,书里面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借鉴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做法,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也就是说,教师要利用网络空间的存储优势和快速分享交流功能,指导学生读文章、书籍中的精华,去其糟粕。因为只有这部分凝聚了作者最大心血的东西对学生最有用,就像一锅文火慢慢熬出的鸡汤一样,精华营养都在汤里了,至于鸡肉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简单处理掉就行了。小学阶段是积累的大好时机。教师在网络空间里引领示范,可以快速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将鸡汤的营养吸收掉,化为自己的东西,用于增强“体质”。这实际上也就是将文章中的精华作为自己表达知识的积累,为自己的表达增添色彩,增强表达的内涵。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空间平台的阅读,学生会积累很多词汇、句法、段式,并在交流分享中,取长补短,这样就减少了在表達中很容易出现的“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无话可说和无词可用的现象,要表达时就有丰富的内容可以选择。
  二、利用网络空间,指导表达方法,导行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在利用网络空间平台进行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小学生的表达要求,即主题明确,能具体生动地表达一件事情或描述一个人。教师要示范指导具体有效的表达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把原本的空洞的描写生动化、形象化,才能使学生的表达质量大幅提升。
  这里的表达方法,涉及从表达的结构到具体的描写。如表达结构上的指导,要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开头和结尾。开始的时候,能做到点题、结尾扣题就可以了,然后再逐步学习其他的开头和结尾方法,最后表达的中心要突出。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把一件事表达完整并不难,但是要做到中心突出不容易[2]。如母亲节陪妈妈逛街,妈妈到每一家店都试穿衣服,对有些衣服也很喜欢,可是妈妈看看衣服标签并没有买,就这样逛了一天街,妈妈给我买了好多书,自己一件衣服也没舍得买。有的孩子表达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平台中自由分享体会,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表达这件事,表达这件事是要表现什么。学生在网络空间里,能放松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妈妈舍不得给自己买衣服,却舍得花钱给我买书,舍得花很多钱送我去补习班上课,通过逛街我明白了妈妈对我的爱,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等。在这样的空间表达训练中,表达的中心自然而然呈现出来了。
  此外,教师可利用网络空间中充足的范例资源,引导学生熟练运用细节表达的方法,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环境等方面。在具体表达中,这些细节表达到位了,表达才会生动。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人的动作描写时,可以和学生一起梳理人体的各个部位,针对每个部位可能有哪些动作,以及有哪些词可以形象地描绘它。这时还可以举具体的例子,如说头的动作有摇头、点头、耷拉、昂、歪、顶……把各个部位的动作梳理一遍后,再让学生看一段动作视频,请学生把里面人物的动作描述出来,然后再加上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这样学生的表达就能在网络空间里生动地展现出来了。学生在这样的空间交流中,还增强了自由、细致表达的情感体验。
  三、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扎实训练,导行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除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具体的表达方法指导和训练,还可以抓住一个重要的时机,那就是周末和寒暑假。怎么做呢?
  先拟定假期计划,教师不妨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下假期计划。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里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在遇到好词佳句时,在网络空间里积累和分享。记网络笔记要讲究方法,要不断更新。接着要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因为表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还要让学生看网络空间里分享的新闻,了解世界。让学生一边坚持在网络空间里写日记,一边分享阅读网络空间里的名家文章,并进行对比、观察、仿照。如果真能做到让学生每天观察,观察大自然,观察各种不同的人事物,在网络空间里表达看到这些时的真实感受。这样慢慢积累,学生就会对各方面的事物有更深的认识,就可以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自己观察到的是学生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的自然也就最真实、最容易打动人。坚持下来,假期以后,学生的表达水平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最后,让学生在假期里去亲身体验一些事,让学生去动手做,去尝试。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亲身体验的感受是只听别人说获取不到的。学生在网络空间里表达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这些亲身体验融汇进去,这样的表达是相当真实的。
  四、利用网络空间,建立充分自信,导行结合培养表达能力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教师在帮助小学生建立表达的信心时,绝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使其失去表达的热情和兴趣。
  在新时期,建立学生表达信心的方式更多样了。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服务。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发表文字的同时,上传音频、视频等,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表达更立体,更有意义。这里,要引导学生注意到内容空洞的东西并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在网络空间中要让自己的作品能够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自身宽阔的视野和自己真实的生活感悟。
  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学习期,打破传统交流表达的固有格局意义深远。要特别注意教师指导和学生行动之间的联系,巧辟蹊径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环境的狭窄和交流表达方式的单调。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从丰富课外阅读、指导表达方法、进行扎实训练、建立充分自信等方面,平衡语文能力培养的各方面要求,能真正依托导行结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M].北京出版社,2004.
  [2]肖祈福.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兴趣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思考[J].青年时代,2017(1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与科技进步的联系日益密切。把新技术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能为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提供良好的机会。笔者将结合自身对网络教育平台的了解,谈一谈小学英语网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网络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06-02  网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更多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探究,学有所得,使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保障。依托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能动性。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入手,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整合中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 要】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语文写作,但由于身心发展和思维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较浅,写作普遍成为学生的难题。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对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产生自己的思考,才能使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情境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设备的不断迭代,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和其他智能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快速融合和发展。将这些技术如阿里钉钉和微信,应用于班级管理中,可以推动智慧班级管理的实施。本文主要研究其应用方式与效果。  【关键词】智能软件;智慧班级;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15-02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
期刊
【摘 要】剪纸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备的剪、抠、刻技法的独特性以及趣味性,都是其赢得孩子们喜爱的重要特性,因而如何挖掘传统剪纸艺术中的育人价值,值得广大教师探索。笔者将剪纸作为综合实践的活动主题,从“赏剪纸、学剪纸、创剪纸”三个层面开展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剪纸的热爱,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了剪纸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效优化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剪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学生培养是河北省重点项目,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河北省未来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努力提升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重要任务。就语文学科而言,古诗词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结合古诗词,从意象分析、情感温度、情境还原、关注生活四个方面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古典诗词;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具有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修养等多种作用,是培养学生灵魂的学科。它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诚实守信、善良等美好品质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渗透;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26-02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应该紧抓幼儿园这一幼儿教育的阵地,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利用好可塑性较强的幼儿阶段,帮助幼儿从家庭环境融入到社会生活,使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习得基础的社会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教学;幼儿园;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236-02  虽然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大多数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是小学的主要教学科目之一,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合唱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能够提升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加强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为小学音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为适应新形势的挑战,教师应自觉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确立新的学生观,倡导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潜能,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三个定位”,才能有效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