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X-2”探索北极神秘漏斗区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ame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在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神秘漏斗区域,该区域不仅干扰了该地区的无线电和GPS信号,还会对穿过该地区的航天器造成减速.地球大气之外的地球磁层会给地球撑起一把“保护伞”,从而使大量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偏转方向,对地球生物、人造卫星和空间站等形成有效的保护.这个漏斗区域似乎并没有受到地球磁层的保护.
其他文献
冻土水热过程的准确模拟对于理解和预估冰冻圈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导热率和未冻水是多年冻土水热模拟中的两个关键参数.在VIC-CAS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尝试用EBM的导热率算法和CLM 5.0的未冻水算法替换VIC-CAS模型中的导热率和未冻水算法,并利用长江源区沱沱河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的导热率和未冻水算法对土壤分层温湿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EBM导热率算法对浅层土壤的温度模拟优于原算法,而在深层土壤的模拟效果变差;对浅层土壤湿度模拟改进不明显,而对深层土壤
造山运动和地貌形成是板块汇聚或动力抬升后岩石隆升引起的,其伴随着物理侵蚀率增加、岩石暴露和河流泥沙向海洋的转移.物理侵蚀、化学风化与碳循环关系密切,其耦合作用以硅酸盐矿物的风化反应为基础[式(1)].长期以来,硅酸盐风化被认为是去除大气CO2、平衡火山活动碳排放的一个关键机制,维持着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1].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直到20世纪90年代对基岩矿物的化学风化如何响应隆升和侵蚀以及如何影响全球碳循环的定量研究仍然有限.
期刊
以1980—2019年新疆南部出现的暴雨洪水灾害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倒塌棚圈数、牲畜死亡数、受灾面积作为灾情要素,采用比值权重法和无量纲化线性求和,构建了暴雨洪水灾害事件的灾损指数.根据灾损指数,采用百分位数法将每次暴雨洪水灾害事件定量划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重四个等级.结果表明:新疆南部暴雨洪水事件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多于南缘,西部多于东部,高值区集中在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带;暴雨洪水事件多发在3—10月,年出现次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增幅为8次·(10a)-1,主要表
现代学徒制是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思政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渠道.现代学徒制中校企双方应突出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创新思政育人的理念与途径.首先,从学习心理学视域分析工匠精神在知识、技能之外的态度学习属性,即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3个维度;然后,论述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政课程目标存在“笙箫共勉”的关系,分析思政课程中映射的工匠精神,并基于价值认知、情感好恶、行动倾向3个方面提出思政教学策略;最后,提出现代学徒制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六双培育”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
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得城市人口健康脆弱性逐步成为当前韧性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系统梳理国内外人口健康脆弱性的研究现状,对于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人口健康脆弱性的概念界定仍然较为模糊,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进而导致对人口健康脆弱性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研究存在多元化现象,使得研究成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不足;当前已有的人口健康脆弱性研究多聚焦于水平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而基于研究结果的实践应用仍然较为匮乏,尤其是关于如何“降脆”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口健康脆弱性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
冰冻圈科学作为新兴学科,由于学科交叉、快速融合发展以及外来词翻译等,极易造成学者、媒体工作者在撰写稿件中误用部分专业术语.准确使用和正确理解冰冻圈科学专业术语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科科学普及的前提.作者在长期审阅稿件、阅读相关科技新闻中,经常发现错误使用冰冻圈科学专业术语的现象.近期,冰冻圈科学专业术语准确使用再次成为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微信群内的热点话题,作为一名冰冻圈科学的期刊编辑,有责任和义务为冰冻圈科学术语推广、准确使用与普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因此,作者分析了冰冻圈科学专业术语易误用原因
在2016—2017年期间,对升金湖湿地的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鞘翅目昆虫的种类及数量,对采集的物种进行编目,并采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其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升金湖湿地共有鞘翅目昆虫119种,分别隶属于25科102属.区系分析表明,该湿地东洋种和古北东洋共有种占优势,比例分别为46.22%和42.86%,古北种最少,其所占比例为10.92%,不同月份的多样性指数高低顺序为6月、7月、8月、
基于对北京城市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时期的小汽车出行行为的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家庭的活动日志调查和深度访谈,借助时间地理学个体路径和活动情境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家庭在平常态、疫情期间及复工后小汽车出行行为及其活动的微观情境变化.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以社交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开车出行显著减少,且开车独自出行的情况减少,与家人的联合出行增加,上下班途中多目的出行减少;在疫情期间,家人联合通勤、大批量购物、照顾老人和寻求代际支持方面的小汽车出行需求是刚性的,而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小汽车出行需求是弹性的、可调整的.对于后疫情
2019年12月以来,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和传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国内外仍缺乏特效且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药物.基于COVID-19的特异性靶点(AXL、3CL pro、ACE2),利用高通量分子对接技术在TCMSP数据库中虚拟筛选潜
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有助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自主学习能力是混合学习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与结果.从自主学习视角构建基于SPOC的听障大学生混合学习模式,并进行行动研究.结果显示,在该学习模式下,听障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课程成绩均有所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结合研究过程与结论,对在听障大学生中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提出建议:重视优质资源建设,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强化动机激发与策略引领,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构建助学群组,为听障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