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CT的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WebCT的网络化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基本原理与作用,以及WebCT的主要功能和发展现状。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双语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证明了这种网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WebCT 网络教学模式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40-02
  
  1 前言
  网络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以网络为主要交流平台的教学科目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这种新型的课程构造方式不同于传统课程,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开放性。学生可以随时在任何与网络相联的终端上进行学习, 教师能够方便、及时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充实、调整和更新。②交互性。网络课程不仅能够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与学的交互。网络课程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能以非线性结构来组织教材内容,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和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③共享性。网络课程不但可以利用校内优秀教师资源、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链接等多种方式共享国内外日益丰富的网上动态学习资源。④自主性。网络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的机会。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分析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中的相关因素;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设定个人的目标和需求,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可以随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自测和考试,评价自己所达到的水平。网络学习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网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多媒体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能引导学生去直接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本质规律。网络课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2 WebCT的功能与特点
  WebCT是由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开发,该系统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它是一个方便创建基于Web联机教育环境的紧密集成的工具。该系统使用浏览器作为课程开发环境的接口,包括安全控制、管理、数据备份等。另外,WebCT还有一系列可以自动与课程内容紧密集成的学习工具,包括会议系统、在线聊天、学生学习过程跟踪、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自我评价、成绩管理与发布、访问控制导航工具、定期测试、电子邮件、索引自动化生成、课程内容搜索等。WebCT具有以下特点:
  WebCT是一套功能完备、易用高效的网上教学支撑系统,包括一系列可以自动与课程内容紧密集成的强大的学习工具,可以用于开发联机的课程,也可以用于将现有的课程内容在网上发布。WebCT有10多种语言版本,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它为不懂编程的教师提供了豐富的模板和向导机制,易于推广应用。教师在设计和制作用户界面时有很大的弹性。
  WebCT管理模式。WebCT平台在整体平台中设计了管理员、设计师、教学助手、学生四类用户,采用了三级管理模式。各类用户角色分明,权责清晰,使整个网上教学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
  WebCT系统的关键技术。WebCT系统的服务器运行环境为Windows 2000 Server, Apache,Perl等;客户端使用普通的Web浏览器作为课程学习的交互界面。通过使用CGI 可以创建脚本,使得系统不仅有信息浏览功能,还可以与用户进行动态双向的交互,如网上测试和评分等,提高了Web的动态性。与其他网上教学平台相比,WebCT系统在技术上是比较完备的,具有很多优势。
  
  3 基于WebCT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3.1 建设目标
  二十多年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原理和应用并举,因此需要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本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许多用人单位需要掌握这方面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
  鉴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于2007年在学校立项,进行本门课程的精品课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以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遵循网络教学的规律, 把实践性、交互性、操作性应用于教学中。力求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网络学习的特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系统,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单一媒体的弊端,增加了信息量。对有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供基于网络学习环境,能对学生给予实时直接的指导,学生之间也能进行实时的讨论;在网络课程各知识点提供超链接,连接相关知识点的背景网站,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水平选择学习,或根据需要重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实现网上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最终,本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同年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3.2 主要结构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课程主要由教学区和用户区两大部分共17个功能模块构成。教学区包括课程概况、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课程描述、教学资料、教学录像、试题中心、申报表、背景材料和实验设计共10个功能模块;用户区包括课堂测试、自测系统、课堂作业、我的成绩、学生主页、自由讨论和在线交流共7个功能模块。
  3.2.1 课程概况、课程负责人、教学队伍、课程描述。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以及整个教学梯队建设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并明确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学习方向和目的。
  3.2.2 教学资料、教学录像。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教师的教学录像,给出课程的主要框架和导航方式,用适量的多媒体素材来展现学习难点。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时安排、学习进度、重难知识点说明等。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3 试题中心。提供历年试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
  3.2.4 实验设计。以实验指导书的形式将实验内容展示给学生,同时将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用动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予以演示。
  3.2.5 用户区。主要针对学生课后巩固和复习进行设置。不仅有测试的题目,还有相应的课堂作业,同时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页,与其他同学或老师在线答疑、自由讨论,使得学习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3.3 主要特色
  3.3.1 在内容上:该门课所选用的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英文原版教材ComputerNetworking:A Top-Down Approach Featuring the Internet,作者James F. Kurose是美国马萨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著名教授。目前,该教材被世界上的几百所大学作为教材,包括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滨西法尼亚大学等。授课采用英语与汉语同时进行的方式。
  3.3.2 在表现技术和方法方面:创建了三维学习空间:教室、实验室和网络课堂;两类学习媒体:课件和网页。开设了专门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上课堂,其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讲稿、算法动态演示、考研试题、课后习题及答案等。通过不断完善该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使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3.3.3 在教学环节上:教学环节齐全,有课堂教学录像、学习指导、课外辅导、讨论与答疑、学生自测等多个环节。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根据学习起点和学习水平的不同,网络课程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课程学习基本以章节来导航,检索方便,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3.4 应用情况
  基于WebCT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精品课建成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了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也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3.4.1 所有课程都制作和引进了多媒体(含动画)演示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协议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4.2 建立了网上答疑平台,通过网上答疑,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为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
  3.4.3 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向学生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模式(网络课件、网上答疑、网上提交作业),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
  3.4.4 精品课应用收效显著。与往届相比,学生成绩的优秀、良好率有了明显提高。
  
  4 总结
  4.1 网络课程开发必须重视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是为适应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设计的,它是一个由知识点跳转、导航策略和交互界面组成的教学系统,必须认真进行系统设计。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实践开发的核心。网络课程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层次,还要考虑到网络的特性,如何实现网络技术和教学设计的有机结合。
  4.2 注意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特点
  网络课程的开发必须突出网络的特点,挖掘网络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功能和协作功能。目前,有的网络课程以查询课程内容为主,实质上是传统教材的翻版;有的网络课程增设了课件库和资源库,雖可以实现在线点播,但仍未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及其特殊的教学效果,实质上是传统课堂搬家。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要将相关资源的超文本链接提供给学生,以方便学生学习查找。
  4.3 注意网络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
  网络课程是一个开放模式的教学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可以及时更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可以及时加以更正。所以,当课程的整个框架完成后,维护更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内容的及时更新、学生信息的统计分析、学习过程中问题的及时反馈等。
  4.4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网络课程的内容既要体现出本门课程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和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讨论、自测等,在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最终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韩巍.支宁.基子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13-114.
  [2] 王楠.基于WebCT的网上教学平台的研究及改进[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3):57-59.
  [3] 纪永毅.黄建军.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5):51-53.
  [4] 徐峥等.网络课程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39-4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经管类本科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经管类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购建实验教学体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07-02      高校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其中经管类本科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发展,远程教育成为现实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最重要的任务在于满足广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学过程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实施环节,对保证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据远程教育的结构特点设计适合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远程教育 教学过程 教育活动 知识交流 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1
期刊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会计目标上西方形成了两大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二者对会计目标的争论对后来的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决策有用已成为主流观点。但是,受托责任是否就不合适了?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二者究竟是替代关系、从属关系还是其他关系?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 目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
期刊
【摘要】阐述了EDA的常用工具、设计流程,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特点,讨论了采用EDA工具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部件实验的可行性,并采用Altera公司的MAX+PlusII作为工具进行了运算器部件的设计和仿真,证明了该方案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EDA 计算机组成原理 运算器部件   【中图分类号】TP3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42
期刊
【摘要】文章从“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多个方面,研究并实践如何提高“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实践证明,通过对该门课程的精品课建设,改进了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
期刊
【摘要】知识迁移普遍存在于各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就是知识迁移过程。迁移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进行的,这些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研究迁移的内部过程,寻找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   【关键词】教学 情境 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44-0
期刊
【摘要】目前移动IPv6基本的功能性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协议本身仍然存在安全性问题。本文分析了移动IPv6面临的安全风险,对移动IPv6中提供的两种安全性方法--IPsec和路由返回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IPsec协议和路由返回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移动IPv6 IPsec 密钥交换(IKE) 路由返回过程   【中图分类号】TN9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德国林岛诺贝尔奖得主大会是诺贝尔奖得主与全球优秀科学工作者、博士研究生和青年科学家交流及探讨科学问题的盛会。2007年会议的主题是生理医学,笔者有幸成为中国代表团中的一员参加了这次盛会,会后在德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和文化交流。本文就此次德国之行所得到的启示与思考进行总结。   【关键词】诺贝尔奖得主大会 科学素质 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介绍了乳液核预乳化、壳预乳化、种子制备和乳液制备的基本过程,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其中引发剂用量为0.2046g,乳化剂用量为1.37g,缓冲剂用量为1.8g,苯乙烯用量为15ml,丙烯酸用量为2.5ml,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为10ml,丙烯酸丁酯用量为22.5ml。   【关键词】高弹性苯丙乳液 自生种子法 壳核共聚 苯丙乳液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模具制造有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本文简要做一介绍。其中包括:不断发展的工程技术,新型注塑工艺,微型注塑工艺,变温注塑技术,新型钢材提高了精确度,使用多组件模具的注塑装配,新型模具钢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字】新工艺 新材料   【中图分类号】TG3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43-01      由于时代的发展模具的产出地和使用地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