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fical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一、夯实双基,培养能力,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生物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课程改革旨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现实的、有趣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课改原则:自主学习,夯实基础;迁移运用,关注生活;探究拓展,能力创新;达标测试,反馈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1.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前教师集体备课,编制自主学习学案,把教师需要教的、学生需要学的,全部列在学案上,利用学案导学,把全部问题放给学生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同学或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交流探究的时间和机会。
  2.传承新课改的美好理念,加大实验探究教学的力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一些教学对待实验的做法是教师讲实验,学生画实验,课下背实验。我们在平時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分组做,对于演示实验尽量改造成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做,在实验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我校的生物实验开课率在90%以上。
  3.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出问题,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励并引导学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培植问题的启发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然后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二、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1.扎实严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必要时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在习题讲析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生物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作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
  2.联系实际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又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
  教师应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1.方法科学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的科学方法。
  2.灵活多变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解决生物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同时,应当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四、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为生物教学服务
  
  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有些学校对这些资源没有很好地开发与利用,各种校外资源闲置现象十分突出。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依据新课标精神着重开发以下课程资源:(1)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课程资源,如德育素材等;(2)开发与利用生活经验和经历等丰富的课程资源;(3)开发和利用媒体、网络资源;(4)立足课堂教学,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及各类教学资源;(5)及时捕捉和应用课堂生成性教育资源;(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放实验室,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7)合理开发与利用家庭资源。
  
  五、改革评价制度,创新评价方式
  
  国家《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根据新课改精神和《纲要》的要求,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我们尝试构建了一套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这套评价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该评价方式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发挥了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还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导向和发展功能;二是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实践证明,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1991年,石油天然气公司物探局仪器总厂应用AMSAA-BISE模型对35台SK-1004采集站进行了同步可靠性增长试验,该文对采集站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指出多台同步可靠性增长试验不可能节省试验时间。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旧教材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实验的内容取材新颖、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校的普遍实施。同时,教材在编写上更强调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猜想,通过实验
期刊
该文概述了破坏性物理分析(DPA)技术、可靠性增长技术和统计工艺控制(SPC)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开展破坏性物理分析的概况,总结了采用可靠性增长技术提高军
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无论是进行何种类型的教育,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种程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高效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应该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新课程的视角来衡量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高效,首先要看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否达到了相
期刊
一个好的可靠性增长管理者,必须结合可靠性增长项目特点,在时间和其它资源限制条件下,制定科学的政策和决策,保证可靠性增长目标值按期顺利实现。如此,就要有一个可靠性增长的管理
该文首先设计了可靠性增长管理系统(FRGMAS)的总体结构,介绍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然后,给出了该系统的两个应用实例,分析了可靠性增长管理与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 要: 本文从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和化学实验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做实验”是使化学易于学习和掌握,并能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一种教学方式,并针对当前中学化学中重“讲化学”轻“做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化学教学方式 化学实验 “讲化学” “做实验”    一种事物因其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存在,失去这种特性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淹没于这个浩瀚
期刊
一名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怎样的课堂,向学生灌输怎样的学科思想,让学生在学化学的过程中学会什么,把学生带到一个怎样的境界,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位真正出色的化学教师……这些问题是我们很多教师苦苦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经过长期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严谨的论证。我在此谈谈我对化学课堂的理解,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教师要因学定教    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情,根据学情来确定教与学的起点,设计层次
期刊
通过40多年的实践,可靠性增长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文综述可靠性增长模型、可靠性增长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 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又是运用和谐教育模式的主渠道或基本途径。本文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对和谐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和谐教育 化学教学 探讨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模式,又是运用和谐教育模式的主渠道或基本途径。那么,怎样开展和谐教学呢?本文结合化学教学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