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理论的模型思维分析——以2021年高考5套物理试题为例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wangmo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SOLO分类理论,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整合情境复杂度和思维层级,建立模型建构能力的评价框架,并利用广东卷、湖南卷、河北卷、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共5套高考物理试题进行分析.评价框架和分析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开发了物理实验选修课.课程以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器材或自行开发器材探索物理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气体的等温变化”是高中热学的核心内容,这一内容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重新回归,成为学生建立对物理学科总体系统认识的重要支撑.由于现行物理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尚未建立起清晰的逻辑顺序,凸显气体等温变化规律的物理本质.为此,在回顾和分析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编写的基础上,依据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要求,进行了创新教学设计,以期为气体的等温变化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径,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物理课堂中的美育形式过于传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美育效果.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结合流行舞素材进行美育,并以物理美育观念为指导,设计趣味舞蹈比赛,可以创新物理与美育的融合方式,促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取得物理学习兴趣与审美情操的双重丰收.
数形结合是物理学习和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在物理解题中数形结合可以启发思维,发现解题的新途径;可以使复杂问题直观明了、化繁为简;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优化解题过程.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测量法又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方法.测量法是通过命题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客观和主观试题,对学生实施测量,然后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来评定分数,确定学生掌握水平的一种方法.编制一份标准化试卷,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与专业技能,需要教育测量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