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观这些年来,高考作文形式的演变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由“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进而“新材料作文”。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旧材料作文限定文体,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不能抛开材料,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旧材料作文要求立意符合原材料主旨,新材料作文的内容可以符合某一部分的含义即可。
   它与传统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1.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作文围绕提炼的观点展开;一般有文体限制;行文中要引述材料(原文照录或转述)。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
   3.新材料作文:它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限文体;立意可以选择材料的某一侧面;行文中引述原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
   笔者把新材料作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类:
   1.按材料的呈现方式分:叙述性材料、论辩性材料(即关系性材料)、比喻性材料。
   2.按材料的数量分:单项材料、 多项材料(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
   3.按材料的内容分:关注自我(小我)、关注人生(大我)、关注社会 (由人到社会)。
   在这里,主要说一说叙述性材料、关系性材料和比喻性材料作文的的審题。
   1.叙述性材料的审题
   大凡叙事来源于现象,这个现象可以说是“果”,分析材料时就要追究为何产生这个结果。所以叙述性材料的审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由果溯因法”。第一步:从结果入手;第二步:找出原因(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第三步: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示例①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拿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落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被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背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民所获。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马嘉鱼死了。
   第二步:找出原因(关键句),不爱转弯,不思改变。
   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所以对这则叙述性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拐个弯,可以天堑变通途”或者“灵活变通,会柳暗花明”。
   再如2011年辽宁卷的高考作文题。示例②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这也是一则叙述性材料。固然可以作多元性分析,但现在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做一剖析。对于这件事,其结果是学生们的回答大多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大多数人对教授的话“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深信不疑,他们不假思索地回答看出了对权威的绝对信任甚至崇拜的心理。稍作思考就能得出材料的观点:盲目跟从就有可能迷失自己,或者诸如“要有怀疑的精神”“不要囿于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此类的立意。
   2.关系性材料的审题
   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②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③并非绝对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④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是一个并列共存关系的话题,做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述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3.比喻性材料的审题
   比喻类命题作文,这几年经常考查,一是它符合作文的含蓄性的要求,二是其写作的覆盖面广,选材十分丰富。如:买镜(2006年湖北卷) ,雕琢心中的天使(2006年广东卷),丹麦人钓鱼(2010年上海卷),袁隆平的种稻感受(2011年福建卷)。
   比喻型话题审题须遵循三条原则:
   ①比喻性材料审题的核心是转化,找出本体。这就要对喻体的特点把握准,找本体时要有相似点。把本体找出后,可以试着改成一个明喻来验证,并且这个喻体要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②要有整体意识,不要只抓住一点不放。
   ③比喻型的话题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去找到理解的突破口。材料就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比喻的。当拿不准本体时,所举事例尽可能要和材料包含的道理相同。
   示例③星光
   审题思路:⑴本体——星光
   星光,是星星发射的或反照的光辉。可以认为它微弱也可以认为它灿烂,星光可以给人带来光明,也可以给人指路。
   ⑵比喻义:星光可以指希望,可以指信念,可以指由小到大的团结精神,可以指对历史灿烂星河伟大人物的讴歌,可以指平凡人不平凡的业绩,也可以写为追星不可丧失自己的星光,自己就是一颗星等。
   比喻类的题目,我们若寻找出其比喻意义,也就找出了文章立意的所在。要想找出比喻意义,我们可以首先分析其本义及作用等。行文要由实(事物具体特点、实指的意思,引题)——到虚(类似的比喻象征的事物事理、虚指的意思,重点)。
   示例④2006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原题:
   一位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他。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原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1.题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比喻性话题作文。2.“雕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雕琢”的特点(怎样雕琢):“一刀一刀地雕琢”。“雕琢”是慢慢的雕琢,是行动,是创造的过程,是完善和逐步实现。“天使”是“一刀一刀雕琢出来”的,正是“美丽藏在石头内 用心雕琢出天使”。3.“天使”——①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指天神派遣传达神旨的使者。现多比喻天真可爱、给人带来幸福欢乐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②天子的使者。“天使”的特点:“可爱的”“心中的”。是心中美好的目标,是成功和理想,是人们心里想要的美好的东西。心中有“天使”,功夫在“雕琢”。4.话题可以理解为:心中美好的奋斗目标经过用心“雕琢”后变成美好的现实。5.立意时可以写成我的一个美好的“藏在心里头”的目标(心中要有天使),经过自己慢慢的创造变成了令人惊讶的现实“天使”。成功的果实从来都不会摆在那里等待人来发现,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在心中勾画一个健康富有快乐的未来,然后用行动和顽强毅力不停地去追求,直到它的出现。
  
   李何云,来五星,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枣阳。责任编校:石在中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课堂逐步被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步被打破,这是教学的改革,更是教育教学事业的突破,同时也是教师群体的一次机遇和挑战.换言之,我们需要让
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没定的课程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我校八年级实验一区从2013年8月起,借助于构建十二年一体化英语课程体系项目研究的契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以阅读为中心,培养初中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的专项主题研究,效果显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年整体规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素养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
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阅读量的累积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中英语泛读量的补充一直是高中英语学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高中开始纯粹的阅读课
回忆性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散文类型,《老王》《风筝》《背影》等文章都是典型的回忆性散文,其最重要的写法便是文中有两个“我”.能否明确回忆性散文的特征,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
引言我们在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倡导寓教于乐和学以致用,主张教师从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点讲解和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要求学生将掌握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
顶岗实习支教是检验高师学生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实践活动,能够帮助高师教师发现自身不足,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近年来,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支教中的表现已有很大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语文阅读起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作用,因此,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有的语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7~8期合刊上,蒋祖慰老师的《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语言——〈林黛玉进贾府〉教学案例》一文,提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语言,而不应该是组织学生研究语言。”蒋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在长期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语感。对此,我有几点疑义。   蒋文过度强调学习语言,而否认研究语言,不主张寻找语言规律,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就散文而言,分析语言是不
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知识的热情.课堂教学提问要讲究技巧:递向设问、平中问奇、迂回设问、抓住关键词发问和寻找比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