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020-01
隨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电子商务的成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之中,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必须重视并大力改革实践教学。
一、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计划安排上的实验学时不多,而且所安排的实验课都跟从于理论课,基本为验证性的实验。然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很少有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实验的机会,只能按实验教材上的步骤一步步走完,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在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实践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实践结束后学生对系统中某些具体设计是什么结构还不很清楚。相反,那些研究过系统开发、清楚地了解到具体系统结构的同学则很有兴趣问一些为什么,表现得积极主动好钻研,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学生去思考。
再次,课程设计任务基本还是教师规定课程设计题目给学生,应该说能起到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但规定题目毕竟是限制了学生自主设计的自由,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程设计在教材上一般都有相似的系统设计图,其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起参考作用,而有些学生就不明其原因只是照搬,致使教材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架构
1、预备性实践。预备性实践又称电子商务认知实习,可安排在第一学期末、专业技术课的开始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理论、主要作业内容,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讲座和企业参观等形式,使学生与电子商务产生“零适应期”,鼓励学生尽早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和电子商务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的主体部分之一,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强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内容。课程实践的内容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进程及课程实践指导大纲中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它贯穿于两个学年,是专业实践与综合实践的基础。
3、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践是电子商务专业在基本完成全部课程后,针对专业实际所进行的专项实践,以及在最后一学年所进行的、与就业上岗紧密衔接的、综合性的集中实践。训练内容不仅要考虑不受行业和岗位限制的通用能力(也称核心能力)的训练,还要考虑行业与岗位的专用能力的训练。要求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专业综合实践方案,集中在第六或第五学期(如实习需要在第六学期完成)的后两个月,由专门的训练小组组织实施训练计划。
4、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专业技能训练,是将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进一步综合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外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是实现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在模拟电子商务企业真实情景下,用企业的实际活动内容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经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综合实训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从而提高从事电子商务的职业适应能力,训练时间主要集中在第六学期。
三、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1、改变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要坚持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的应用或提高都需要理论知识予以铺垫。基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传授是基础环节,但在理论教学中,要逐渐激发学生对理论进行自主实践的意识,如理论的验证、软件的深层次应用、知识点的外延、社会上新的应用模式的学习等,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找到自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坚持教学实践与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尤其是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应用研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讲,更多的需要从新技术、新理论的社会应用价值中予以研究和分析,通过论文、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再次是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课堂内的理论知识与社会上的实践应用进行结合。如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中可鼓励学生承接企业的网络营销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摸索该领域内的知识和应用,结合学生自己的社会经历,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递交成熟的方案或设计,以助企业的实际应用。
2、加强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边缘的、交叉的学科,同时要求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要求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岗位角色,尽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学校应该要求管理专业讲授电子商务的教师加强电子技术方面相关业务的学习,要求计算机专业讲授电子商务的教师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做到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双提高;鼓励教师申报电子商务方面的课题,在搞科研的同时提高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深入企业内部进行调研。
3、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高应当主动、积极地与企业合作,因为职高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要投入社会,能不能被社会接受,这样的需求信息来自于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学校与企业合作,既有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也对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项目、学习交流等方式及时、真实地了解企业技术、管理与需求现状,将教与学更好地融会贯通,这才是现代实践教学需要的师资。
隨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电子商务的成长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之中,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必须重视并大力改革实践教学。
一、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计划安排上的实验学时不多,而且所安排的实验课都跟从于理论课,基本为验证性的实验。然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很少有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实验的机会,只能按实验教材上的步骤一步步走完,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在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实践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实践结束后学生对系统中某些具体设计是什么结构还不很清楚。相反,那些研究过系统开发、清楚地了解到具体系统结构的同学则很有兴趣问一些为什么,表现得积极主动好钻研,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学生去思考。
再次,课程设计任务基本还是教师规定课程设计题目给学生,应该说能起到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但规定题目毕竟是限制了学生自主设计的自由,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课程设计在教材上一般都有相似的系统设计图,其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起参考作用,而有些学生就不明其原因只是照搬,致使教材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架构
1、预备性实践。预备性实践又称电子商务认知实习,可安排在第一学期末、专业技术课的开始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理论、主要作业内容,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讲座和企业参观等形式,使学生与电子商务产生“零适应期”,鼓励学生尽早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和电子商务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的主体部分之一,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强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内容。课程实践的内容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进程及课程实践指导大纲中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它贯穿于两个学年,是专业实践与综合实践的基础。
3、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践是电子商务专业在基本完成全部课程后,针对专业实际所进行的专项实践,以及在最后一学年所进行的、与就业上岗紧密衔接的、综合性的集中实践。训练内容不仅要考虑不受行业和岗位限制的通用能力(也称核心能力)的训练,还要考虑行业与岗位的专用能力的训练。要求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按照专业综合实践方案,集中在第六或第五学期(如实习需要在第六学期完成)的后两个月,由专门的训练小组组织实施训练计划。
4、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专业技能训练,是将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进一步综合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外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是实现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在模拟电子商务企业真实情景下,用企业的实际活动内容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经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综合实训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从而提高从事电子商务的职业适应能力,训练时间主要集中在第六学期。
三、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1、改变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要坚持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的应用或提高都需要理论知识予以铺垫。基于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传授是基础环节,但在理论教学中,要逐渐激发学生对理论进行自主实践的意识,如理论的验证、软件的深层次应用、知识点的外延、社会上新的应用模式的学习等,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找到自己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坚持教学实践与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尤其是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应用研究。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讲,更多的需要从新技术、新理论的社会应用价值中予以研究和分析,通过论文、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再次是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课堂内的理论知识与社会上的实践应用进行结合。如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中可鼓励学生承接企业的网络营销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摸索该领域内的知识和应用,结合学生自己的社会经历,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递交成熟的方案或设计,以助企业的实际应用。
2、加强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
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边缘的、交叉的学科,同时要求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企业要求学生能够尽快地进入岗位角色,尽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学校应该要求管理专业讲授电子商务的教师加强电子技术方面相关业务的学习,要求计算机专业讲授电子商务的教师加强商务知识的学习,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做到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双提高;鼓励教师申报电子商务方面的课题,在搞科研的同时提高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深入企业内部进行调研。
3、加强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高应当主动、积极地与企业合作,因为职高培养的学生将来都要投入社会,能不能被社会接受,这样的需求信息来自于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学校与企业合作,既有助于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也对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项目、学习交流等方式及时、真实地了解企业技术、管理与需求现状,将教与学更好地融会贯通,这才是现代实践教学需要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