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疫情”之下对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思考

来源 :传媒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既要对病毒疫情严防死守,也要对“信息疫情”严密防控。伴随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信息疫情”不仅影响公众的身心健康和思维认知,还可能制造群体性恐慌,导致社会失序。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心理因素、媒介生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利益因素等。防控“信息疫情”需要政府、社会、公众自身三方协同努力,在培养和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上着力。
其他文献
本研究运用叙事学研究为理论框架,以文本分析法为研究方法,重点考察叙事手法中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动力等问题。通过研究认为,《最爱》采用了全知与限知相结合的叙事视角,因果线性结构相辅助,主角与人物群像塑造共同作用于叙事。从叙事手法的表现中即能看出其本质:通过对社会边缘“小人物”与人物群像相结合完成叙事情节形成叙事动力,多种叙事视角诠释社会问题、引发思考。
电影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更是备受青睐的休闲娱乐方式。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电影成为了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催化剂,在一部电影中往往能看到多元文化的交融。基于此,本文以有效解读中国当代电影中的西方元素为目标,阐述了文化交融背景下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电影中西方元素的应用价值,并从多角度出发对中国当代电影中的西方元素进行了解读。
教学医院图书馆承载着传递医学讯息、开展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等任务,是教学医院的重要文化服务场所。由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疫情防控的双重影响,改变教学医院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云服务”为教学医院图书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一种服务模式,本文从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的视角,对后疫情时期教学医院图书馆“云服务”进行了态势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旨在为其建设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高校智库在我国新型智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图书馆和高校智库都是从事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具有共同属性。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具有文献资源优势、人力资源等优势。调查我国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图书馆服务高校智库建设的模式构建途径。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多种部分构成的,其中图书馆可以说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有:保存和传播公共文化信息、公共文化资源库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公众教育等。在当今社会来说,构建一个智慧图书馆是一项系统化程度极高的工程,该工程建设的好坏可能会对图书馆未来所能发挥的作用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说,想建设一座高标准的新时代智慧图书馆就要求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公共图书馆和全社会共同来努力。
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在争夺话语权与拓宽国际影响力的背后,文化领域也将重新出发。CGTN作为我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新闻国际传播机构,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体。然而CGTN对外传播的过程仍面临着难题,反观在国外媒介大火的我国优质自媒体,发现其多元性、亲民性都是吸引国外受众的主要因素。CGTN如何取彼之长,以文化软实力输出为切入口,优化内容生产,探索官方媒体如何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与外国网民进行交互,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
文章从我国社区图书馆目前存在体制不健全、资金匮乏、图书资源数量及种类少、管理水平低下、吸引力不足的现状入手,同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对策:改进管理体制,探索多渠道发展;抓好顶层设计,促进社区图书馆的规范化进程;加大文献资源采购,丰富馆藏资源种类;更新服务理念,提高人员素质;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实效。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图书馆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能为师生的学习、研究提供重要帮助。随着融媒体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结合融媒体技术为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将是高校图书馆以及未来信息素养教育的一大发展方向。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定位展开探究,并就高校图书馆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高校教育带来了较大影响,线上教学成为高校应对疫情的首要选择.大规模线上教学的开展,让高校教育者不仅意识到线上教学的重要性,也清楚看到当前线上教学的现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兼有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双重教学任务,在分析其线上教学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的提升策略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5G时代的到来,让新媒体平台和内容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也在网络时代的趋势中谋求新的出路。本文分析德云社品牌在新媒体环境下成功的原因,让其他传统文化品牌借助其优势融入新环境中,并且进行文化输出,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