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基于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重点围绕优化体育课程教学的策略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优化 策略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高职院校也加快了改革体育课程教学的步伐。改进和优化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一些不足环节,是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推动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近年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及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不足之处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以中职毕业生和高考毕业生为主。两类学生群体在知识结构、基本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质上讲,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使得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学主体呈现一定的复杂性特征。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设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多参照本科院校设定,又或与中职体育教学目标雷同,这导致了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的设置等,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二,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通过体育教学希望达到的不仅增强学生的体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体育思想。因此,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明显存在片面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这种教育理念逐步凸显出其弊端,即仅仅关注近期效率,而忽视了长远成效。
  其三,教学评价环节不足。评价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总结环节、考核环节和反馈环节。因此,评价主体的确定、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的选择便十分关键。以往教学考核中,无论是评价主体,还是评价方式都比较单一。这使得评价的结果并不客观、不合理和不全面。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衡量时,未针对学生个体特征,采用单一衡量标准,导致评价结果出现不公平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课程的选择
  在选择体育课程时,应充分结合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包括知识结构、素质基础和能力状况等,并依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来对课程进行选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基础训练课程、选修课程、选项课程以及辅导课程等。可依据年级来进行选择,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具体如下:
  其一,大一年级新生,可以安排包括体育与健康、体育心理素质教育、体育保健养生、体育休闲、体育欣赏等基础理论课程;可以安排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身操、舞蹈等体育基础课程。
  其二,大二年级学生。主要开设如包括太极拳、气功、导引保健、韵律操、舞蹈、运动处方、体育保健理论等康复保健类课程和体育辅导课程。
  其三,大三年级学生。则主要安排体育选项可和体育选修课。具体题目项目选择,应结合学生个体兴趣,性别差异,分别设置对应的项目,如篮球、排球、太极拳、武术、游泳、网球等等。
  (二)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层次性教学。因此,可以尝试引入分层教学法。具体如下:
  首先,在教学组织形式化上,应采用男女同班开展教学。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生理、心里发育,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发展。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搭伴进行的方式。也可组织一定的比赛,如小型篮球比赛、小型田径比赛等。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第三,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基于网络的师生互动教学,通过网络师生可以交流关于所学或所修项目的想法,或者关于某项运动项目的探讨等;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尝试性的采用体育教学过程网络化全过程管理。
  (三)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既要包含教师,也应包含学生和学生骨干。在实际评价环节中,适当增加学生自评、互评的权重,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保证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合理、全面。
  其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涉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方面。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角度,也可以从身体形态、机能、情感目标、认知水平、技能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开展评价。
  第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通过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来对教学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学期平时考核,对学生日常的表现,组织纪律性等进行考核,并做好记录。学期末通过学生自评结合集体评议的方式,实现对各方面的全面评价,真正体现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
  三、结语
  总之,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际的需要。为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学生的需求等,进而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以及课程考核方式选择等多个环节入手,在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敏.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08-110.
  [2] 冯海舟.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分析[J].神州.2012.30:71.
  [3] 于永忠.浅析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13.08:16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体育锻炼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式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们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兴趣 习惯 终身体育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部门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求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长期以来,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旧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学生参与评教与优课优酬目前已成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措施,对激发学校教师教学潜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塔里木大学传统课酬分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就学生参与评教与优课优酬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重点探索。  关键词 学生参与评价 优课优酬 公共体育教学  在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植物,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的典型植物,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多有分布。黑果枸杞具有抗击干旱和耐盐碱的特性,常分布于盐碱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小学体育课时学习目标的设置,既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获得相关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方向,又是学生掌握一定体育思想,形成体育习惯,运用相关运动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困难的预期。目标设置可操作,主要是指目标设置要针对学生学习,呈现依据立足学科、尊重学段;呈现内容简约、层次清晰;呈现结果可监测、可调控。  关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的,我国当前许多学校不断加强篮球教育,并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的改革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互动式团体教学正是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并提升了学生篮球水平。  关键词 互动式团体 篮球 教学方法 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学校两个班80名学生,其中男
南屯煤矿是1973年末简易投产的大型生产矿井,设计能力150万t,核定能力180万t,现有职工7225人。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生产方针,始终把安全作为“天字第一号”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健美操是融音乐、操、舞、美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它以其自身固有的价值和魅力风靡全国,深受广大青少儿学生及群众的喜爱,有健身、强体、健美及健心等功能,小学生经常参加健美操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塑造优美身材,而且对增进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
第四届国际地表移动及结构会议将于1991年7月8日——11日在英国的卡迪夫大学召开。本届会议将就前三届会议确定的议题继续展开讨论。会议的宗旨是讨论近期在地表移动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本文旨在使学校充分意识到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不断充实添加调味内容,设定激励机制、调动激发学生对课间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间活动,有效的提高学校课间活动质量,使“阳光体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 兴趣  课间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