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探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元史观是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中史学观点全新而又系统的要求。文章主要针对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沿用传统史观的现状,重点从多元史观对于历史教学的影响进行探析,以此让历史教师理解多元史观,提高对其应用的主动性,发挥多元史观的应有作用,培养学生的多元历史思维能力、多元文化意识,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元史观;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092-02
  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中的“新”除了要求推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之外,还要将史学界中一些新的史学观点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其中包含了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环境史观,以及社会史观等。多元史观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让高中历史教学对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评价具有多方面的视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少的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史学观点开展教学,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教师对于多元史观在教学中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多元史观应用的主动性不强。因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为例,对多元史观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进而强化教师对多元史观的重新认识,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增强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于历史喜欢但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的问题长期存在,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特别辛苦,教学效率却很低。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历史教师首先必须舍弃传统的历史观念,采用多元史观开展教学。历史课堂从内容而言,应该是生动且有趣的人文史料的阐述与分析,不应是枯燥乏味的。之所以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是因为部分历史教师还沿用传统的单一历史观进行教学。多元史观的应用可以消除这个弊端,给老师和学生提供多维视野,更加贴近生活,更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讲述的内容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通过时间线索,对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后的三个历史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讲述。对于该课的教学,笔者在介绍内容后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近代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与习俗有哪些变化?通过提问让学生对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有所准备。接着就是利用多元史观思想对分析过程进行引导:从社会史观层面看,人们的生活之所以发生变化,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文明史观层面看,近代中国生产力提高是从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时代的必然结果;从全球史观来说,近代中国人生活的变化,是西方社会的工业革命及其对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影响的结果,等等。因此,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基于多元史观,由多方面对历史事件的成因与影响开展教学,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历史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促进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提升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根据现有史料,通过信息识别提炼获得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高中学生所具有的历史思维已初步建立,并开始趋于成熟。传统的历史思维从时代角度来看存在一定的保守与封闭特征,对于当代社会,要求学生的思维体系必须具有现代性和开放性。这是由于當今世界的全球一体化特征和以往相比程度更深,所有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成果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同时成果分享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当代的中国教育,应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开展。现今流行的多元文化史观教育理念,就是基于当今国际发展态势和中国发展需要,要求学生学会用立足全球的视野来对待人类历史,把握世界的未来发展方向。
  例如,人教版必修三“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利用多元史观进行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更能促进多元历史思维能力的建立和培养。从全球史观的视野来看,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让世界市场由孤立向关联与融合转变,逐渐形成一种具全球概念的新的世界市场。从环境史观维度来看,新航路的开辟让地球上的生物具备了全球迁徙的可能。新航路开辟之前,人类基本上没有大范围的迁移,新航路开辟后,这种大范围的迁移才开始出现。从现代化视野进行分析,表明了新航路的发现让欧洲资本主义的范围拓展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同时也给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从文明史观的视野来看,新航路的开辟让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成为可能。通过上面的简析,我们就能发现,多元史观的应用,其过程就是从不同视野对一件事情进行剖析,本质上也就是学生发散性历史思维的启发与培养的过程。
  三、利于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形成
  因现代史学进一步发展,历史思维内容也注入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要从历史的客观描述里,通过学习分析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和培养。多元史观的应用,更能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历史的本质,并在情感上铭记历史,刻苦学习,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从表象上看是英国和中国的战争,其本质就是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代表农业文明的中国以《南京条约》的签订宣告失败。随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是以中国失败收场,可以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的记忆。教师在进行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引导上,应以多元史观进行探究,让学生对事件本质进行客观的认识。由文明史观来看,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具有典型的农业文明特征,在现代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的工业文明。由全球史观来看,农业文明为主和工业文明为主的国家在科技方面实力相差较大。利用多元史观进行引导,学生们就很容易认识到落后与贫穷就容易挨打的历史教训,让学生建立为中华复兴而刻苦学习、奋斗的价值观。因此,高中历史课的学习,不仅是学习相关基本知识,深层的意义在于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而多元史观的应用,更利于学生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建立。
   四、实现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建立
  进入21世纪,由于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文化、思想意识等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这些文化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冲突,导致社会领域的文化意识也具有了多元化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其他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讲授,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并理解其他民族文化,最终能够吸收优秀的内容与形式,来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人教版必修三“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体现了当时的科技与文化成果,并且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如造纸术被阿拉伯人引进欧洲,推动了欧洲的文化快速发展;指南针的引进让欧洲人的航海事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上的编排具有中外混编的特点,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感受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换位思考,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最终实现多元文化意识的建立。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和传统观念不同的多元史观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历史成绩有所提高。另外多元史观的运用,更能促进学生历史多元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化意识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正确对待多元史观具有的教育意义,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主动采用多元史观进行高中历史相关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广成.新课标背景下多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9(30).
  [2]徐泽华.基于多元理解的高中历史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3(10).
  [3]章志平.应充分发挥史料在学生多元历史观培养中的作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02).
其他文献
摘 要: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开放式教学,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打造高效课堂,始终是摆在每个科任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文章以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为核心,认真分析课堂现状,阐明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并指出有效的创建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
摘 要:为了解天水市甘谷县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对该县35所农村初中2553名师生家长采用走访、电话、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含教学周学时数、教学场地、学习途径以及学生现有信息技术水平等。综合数据分析、归纳提出该县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07
摘 要: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逻辑性很强,所以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培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解开疑难,突破难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利用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渗透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想;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并将其充分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情感的熏陶、创设的情境、课外文学作品的引入、渗透生活的文化内涵等形式,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哲理,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团队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最终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工具,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体系。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对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应用策略;核心素
摘 要:电气制图是电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今后从事电气技术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Elecworks电气制图课程是对传统电气制图课程的改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应掌握其教学内容和创新点,在教学中合理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专;电气制图;Elecworks;项目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摘 要: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中职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业水平考试的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也进入到改革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达到学业水平考试的标准,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 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必修公共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5G时代,教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时,应做好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内容和翻转课堂的结合点,组织开展项目化活动,科学设计评价标准,以提高翻转课堂应用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翻转课堂;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
摘 要: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写作是最难掌握的。文章从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关系入手,探究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高效开展写作训练的路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阅读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对话活动,引导创作,巧设问题,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训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