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 
   一、语文创新教学的理念 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长期如此,老师的"一言堂"既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由,又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势必形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的局面,最终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其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也就是授之于"渔",而不是给予"鱼"。 
  因此,必须把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探究式的互动合作的学习模式! 
   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 
   1.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 
  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
   2.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也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能够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
   三、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巧妙点拨 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 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思维激发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和提示下,对课文(作品)进行研究性的阅读,通过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有效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初中语文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育事业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只要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的授课模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地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知道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的教学的整体的改革,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群体是教师必须面对的,忽略了这一群体就无法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将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为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实施途径,号准后进生后进根源的脉搏,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小学语文后进生 转化 策略   所谓后进生就是在思想、学习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的学生,他们对班级影响很大,令教
刘金玉老师针对当今语文教革现状作了精辟概括:"虚教课文,虚以实践,虚做作文",并且指出"不设考纲,只重标准;不考教材,只用教材;不重形式,只求有效"的解决对策。(《语文教学与通讯》(2008年第9B)"三虚"现象的存在,足以反映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学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为了考试,为了升学,教师只得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怎么考就怎么教,考哪儿就教哪儿。在一定
期刊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已经突破了过去以教师为权威、奉教参为圭臬、固守一元解读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向注重体验、张扬个性、突出创造性的多元解读发展。本文就试着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法的必要性进行一些探讨。   一、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的必然性   相对于多元解读法,我们的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包括教学模式的机械化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丧失,而这两大弊端往往又是学生丧失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似乎不再时髦,取而代之的是师生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追求实效的课堂。是的,千变万变唯有实效不会变。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设计学案,指导预习  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字典。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精心设计预习学案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现有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教育,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有赖于电教手段、电教媒体的运用。从教几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电教手段、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是多么地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优美
期刊
【摘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放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阅读 策略   语文是一门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其中的阅读教学是核心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
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创伤不可避免。创面修复是医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创面修复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本
我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记不清指导、研究和倾听多少节语文课了。我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师和课堂教学,见证了语文教师的感叹、困惑、迷惘、惊喜、顿悟。我说不清一个语文教师从不懂语文到懂语文,从不会教到会教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滋味。在课堂大赛的评比中,我曾看到了教师失败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真的在教育的旅途中成长起来,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恐怕不行。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却说不清语文教学怎么
期刊
【摘要】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教师逐渐认识到,要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要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得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意学、会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 学习主动性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
【摘要】 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教学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新型化的要求,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本文认为,应从教师人格、思想、基本功入手,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语文 教师 素质 教学 效率   长期以来的"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已经贯